黎书——天堂向左,先生往右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我叫黎书,黎是众多,书是道理。
从小就听村里老人念叨,一个人的名字,往往会影响那个人的一生。
也许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书,但村里条件很困难,除开四大名着就没有其他的了。
这种情况,直到离开村子去城里上大学后,才有所改观。
大学四年里,我近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图书馆。
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囊括了近乎人生中的所有大小道理。
因此,我很喜欢看书。
大学毕业后,我马不停蹄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家乡,成为了一名小学启蒙教师。
我没什么大志向,若能给条件差上不起学的孩子无偿授课,我很乐意。
但当我回到村里,却发现多了个来历不明的教书先生,听说是温奶奶介绍来的。
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他不像个好人,直觉。
温奶奶虽很有智慧,但基本一辈子都待在村里见识少,也许是被人给骗了。
于是在之后几天里,我暗暗与他较劲,考校了他不知多少理论知识。
但令我十分惊讶的是,他知识面涉及之广,好像什么都懂一点,我曾在大学图书馆钻研过那么多书籍,有关于书上内容他总能答上来一些。
看样子他也不过跟我差不多大,可为什么那么厉害?
我想,他应该也很喜欢看书。
抱着说不清的想法,我时常去找他挑刺,偶尔请教,偶尔探讨,关系始终不温不火。
村里没接受过教育的孩子有很多,还有温奶奶从外面带回来的一些孤儿。
他很有想法,干劲也很足,将废弃教室改建以解决安全隐患,还经常去每个学生的家里家访
可他的身份一直都是个谜,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不让学生们喊他老师,而称呼为先生。
因此,我曾多次旁敲侧击问起他姓名,他却总是避而不谈。
每当我问他,他就只会回答一句,名字不过只是一个代号而已,重要吗?
我觉得很重要,因为那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尊重。
但也许他有什么难言之隐,或是拥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想通后,我就没再纠结他的名字。
当日子一天天过去,温奶奶又从外面带回来一批孤儿。
人不多,都只有两岁大点,可个个聪明伶俐得很,他看起来好激动,主动负责起那些孩子的教学以及日常生活,还逐一为其取了名。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笑,笑得像个被奖励了玩具的孩子。
村里就我跟他两个老师,学生却有上百号人,而且大多数是没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底子特别差。
那些学生里,有一问三不知的,有闷声不开腔的,还有总是朝你嬉皮笑脸的。
我也是人,会产生情绪,耐心会有消磨殆尽的那一天。
各方面压力一堆着,在某一天的课堂上突然爆发。
我从小就患有癫痫,村里人把它叫做“母猪疯”,病发时间向来不固定,也许是受了应激影响,持续了好长时间才消停下来。
村里人见我张牙舞爪,个个露出恐惧生疏的目光,还合计着把我隔离起来禁止所有人靠近,怕被传染。
同意把我关起来的人里面,还有我那些学生的家长们。
温奶奶恰好不在,而村里人文化程度普遍低下,我百口莫辩,很快就被关进了一个小黑屋里。
只有他来看我,还带了饭盒。
我问他,为什么你要来?
他回答得很快,“因为癫痫不会传染啊,而且你需要进食。”
他分明说的全是实话,可我就是想笑,还哼哼学了两声猪叫。
紧接着,我忍不住向他诉苦,为什么我的那些学生家长也会同意将我隔离,甚至都不带一点犹豫。
一直以来,我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真的很用心。
他很懂得安慰人,没有说些什么大道理,更没有说那些家长的坏话。
他只说了一句,“等你出去了,把那些孩子的家长都记个小本本,无偿授课改为天价讲座。”
我知道他是在逗我开心,心里舒服多了。
之后在被隔离的一周里,我跟他分享了很多教学方法与理念,他没有提过怎么救我出去,我也明白他在村里人微言轻,说的话不管用。
等到温奶奶回村后,风波暂平,我对他的印象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改观。
说到先生的课,很特别,每一次都能让我耳目一新。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堂课,他先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用什么听课?
同学们纷纷答,耳朵。
但先生却笑着摇头,不,用眼睛。
用眼睛听人说话,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对方还能感受到你的认真,但是呢,如果你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可以尝试看对方双眼的中间位置。
先生如是说道。
还有很多事例,比如他让孩子们在头上顶本书保持不掉落,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甚至连他自己也会跟着顶本书。
那些孩子都喜欢围着他转。
先生总能轻易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课后他甚至还会跟孩子们一起嬉戏玩乐。
这在我跟温奶奶看来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师生之间怎么能打打闹闹的?作为老师的威严都没了。
不过,这年纪的孩子调皮爱动是天性,好在当初跟他一起来的那个小男孩倒从未逾矩,对他一直都尊敬有加。
先生是我见过做事最专注的人,很难被外界环境干扰,琐事上也就显得很笨拙。
依稀记得有一次临近晌午,他一边做饭一边批改试卷,之后却忘了厨房里还烧着水。
结果是水都烧干了,锅和里面的肉也被烧糊了。
自那以后,我便顺理成章负责起先生的一日三餐。
时间慢慢流逝,日子过的很充实。
某天,我把自己也当成先生的学生,坐在教室里旁听。
“嗯,今天与同学们分享的是‘如何才能像小狗一样开心’。”
我坐在教室最后面,目不转睛望向讲台上的先生,正对孩子们循循善诱。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狗一般是怎么叫的?”
“汪汪汪!”
回应如浪如潮,那一张张纯真至极的笑脸,让我心情也愉悦不少。
“同学们,‘汪’与‘忘’谐音,小狗想要告诉你们的是”
“只要能学会忘记,就能少许多烦恼。”
相处这么久以来,先生记性极好我是知道的,说是过目不忘也一点不夸张。
何况这句话对现阶段这些孩子来说,太超纲了。
先生肯定有心事。
怎么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我有些气馁的托着腮,目光不由扫过教室里的每个孩子。
这班里的孩子都归先生一个人照顾,除开有一个笨笨的小胖子,其他人都特别早慧。
这些孩子都很讨人喜欢,但非要说我最喜欢的,应该是那个叫吱吱的小女孩,懂事又能干,可貌似不怎么受他待见。
说起最令人头疼的孩子,那就只能是
教室内,就在其他同学有所收获之际,我就看见那孩子突然举起了小手。
“父父父亲,恕我直言言!”
这孩子我知道,一直都不善言辞,可心里想表达的东西却挺多。
我坐在台下,静静看着先生对那孩子轻声鼓励。
他一脸认真,也耐心十足,直到等那孩子说出完整的一句话。
“父亲,就大院门口那老黄狗,您瞧它每次冲温奶奶叫,难道不是‘勿忘!勿忘!勿忘!’?”
我能很清晰的看到,他似乎没有反应过来,差点就从讲台上摔下来。
“下课来我办公室。”
小赵今辞:“???”
当时,我很不淑女的笑出了声。
怎么也没想到,先生竟会有吃瘪的时候。
到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是他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堂课——结业课。
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半年了。
也许是预感到什么,也许是见我跟先生的关系日渐升温,温奶奶突然就有了撮合我们的打算。
温奶奶特地先来询问了我的想法。
我心里很明白,温奶奶是想以此来留住先生。
这里穷乡僻壤的,像先生那样学识渊博又出类拔萃的人,应该迟早是会离开的?
那一天,我没有经过太多犹豫就点了点头,只不过,好像脸红了。
温奶奶还说,女追男,隔层纱。
我为此准备了一周,翻阅了以前的很多书籍,思考,措辞,反复思考,反复措辞。
直到写下了一篇,找不出任何差错的求爱信。
可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我,真到见了面的时候,也只憋出了一句。
“先生,我想与你生活在一起。”
成年人的告别,总是悄无声息的。
那天,村里下着蒙蒙细雨,而夏日的雨,用来告别再合适不过。
先生要走了。
雨中一片朦胧,他立于村口,穿着一身最为钟爱的黑色衬衫,看不清面容。
“先生,你要去哪?”
“还没想好,但不能停下来。”
“那先留下来好不好?我们可以一起教那些孩子,等他们上中学,大学,结婚生女”
那是我第二次鼓起全身心勇气,应该没办法再第三次。
但先生只是微微摇头,“至少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天堂。”
所以,就不带上你了。
那是我第一次哭,心里乱糟糟的,很不是滋味。
眼看着那道背影越走越远,我近乎本能的抬脚追上前去。
我追了一路,可怎么追也追不上,太狼狈了。
直到从我的后脑勺,传来了一阵剧痛。
雨势渐急,瓢泼大雨不期而至。
山间小道,两边的灌木丛茂密且浓厚,携着滔天雨势谱写出一阵凄婉诗意。
我痛呼着,撑起身子想从泥泞中爬起来。
脑子里晕眩眩的,刹那间,我想到了很多东西。
温奶奶最近再三强调村外有人贩子出没,已经有不少小女孩失踪,幸运的是有很多都找回来了先生还会回来吗?
这一刻,我只想再往前多走几步。
在彻底失去意识前,在我视野中出现了一张不怀好意的脸。
“先生”
声音渗透雨雾,却被瞬间淹没。
那道黑衣身影仍在雨中穿行,一步未回头。
醒来后,我被关在了一个小黑屋里。
身份证,手机等等所有东西都被人拿走了。
在好多天以后,我才得知了一件事实,我被人贩子以五千元的价格卖到了一个偏远山村中。
买我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邋遢老头,不会说普通话,方言我也听不懂。
我不知道这里是哪,也不知道该如何自救。
但我曾在书中看到过一句话,只要内心永远不肯放弃,希望总是会出现的。
之后几天里,因为我始终不肯就范,还多次以死相逼,甚至连癫痫也再度复发,那老头叽里呱啦几句,就把我关在了猪圈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耗着,我本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多少还能忍受猪圈里的脏乱恶臭。
还记得以前那次发病,先生不仅不歧视我患有癫痫,反而很贴心的陪我说话,但他肯定会嫌弃我身上的异味?
终于在有一天,我找到一次从地狱爬回人间的机会。
那天清晨,趁那老头酒醉不醒,我从猪圈里逃了出去。
我已经被关了太久,久违的蓝天白云让我一时无所适从。
这是一座我不认识的深山,我觉得它就像一座牢笼。
我拼了命的向前跑,不停呼救着,跟在我后面的恶魔却越来越多,数不尽,一眼望不到头。
那些人,全都是来抓我回去的。
就快临近崖边时,我还是被两个壮汉抓住了,那老头姗姗来迟,叽里呱啦几句似在道谢。
多日耳濡目染之下,当地方言我已能理解个大概。
原来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被买来的,就只有我不知道。
自始至终,他们只有一脸的习以为常。
在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这里是一个法外之地,恶魔的栖居地。
想通这一点,我浑身泛起无力感,突然觉得书上都是骗人的,希望真的会出现?
我就像个提线木偶被人拖走,直到余光不经意一瞥,定定怔住了。
崖边有光升起,照亮那一袭白衣。
我不可置信的睁大了眼睛,立马想看的再清楚一些。
是先生!
先生从不穿白色的衣服,这点我是知道的。
但那张脸,我不可能认不出来。
我用尽前所未有的全身气力,竟挣脱掉了两个大汉的束缚,一路狼狈的跑到先生跟前。
我喜极而泣,却不是因这段暗无天日的经历而生出的委屈,只是再次见到了先生。
先生会安慰我的?也许还会
曾经那半年的相处中,我从未见过先生发脾气,甚至没有大声说过话,声音总是听上去那么的令人安心。
一如此时,平静又温柔。
“带她回去。”
带带谁?
我愣在原地,身后那两个大汉已追上来,一时间忘了挣扎。
对了,先生向来很懂得安抚对方情绪,且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
他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
可眼中现实,太过清晰刻骨。
那些大汉为防止我再次挣脱,用力不知轻重。
手臂逐渐被勒的有点痛,但怎么痛得过心里。
浑浑噩噩的,我忘记了反抗,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
就在再次踏进地狱的那一刻,我带着一丝期望回头。
远远望去,先生于崖边背光而立,正毫不避讳的直视着我,眼神很淡。
他嘴唇微动,似无声吐出几个字,你真的太笨了。
我听不懂,只觉从未见过那般平静的目光。
应该只是个噩梦?
这里人丁稀薄,位置偏远,向外界购买人口以繁衍后代是常事。
于是就有了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能为这里的人诞下子嗣,会被所有人重视对待。
虽然也有不少女孩向命运低了头,但我始终没有屈服。
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
也许是见我太过刚烈,还患有癫痫,那老头也就逐渐放弃,任由我自生自灭。
不知何时,我整个人看上去越来越邋遢,活像个长发乱飘的女疯子。
起码在其他人看来,我是有病的,每天就坐在崖边又哭又笑。
我曾读过那么多书籍,知道了那么多道理。
可我却不知道,也不理解,为什么先生会那样对我。
我没再想过逃离这里,太累了。
年复一年,周围还能保持清醒的姐妹,说的最多就是想回到村子,回到那个养育并抛弃我们的村子。
自了解到真相,我不敢苟同,到底是心软了。
“那么想回家,我来帮你们实现愿望”
从小就听村里老人念叨,一个人的名字,往往会影响那个人的一生。
也许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书,但村里条件很困难,除开四大名着就没有其他的了。
这种情况,直到离开村子去城里上大学后,才有所改观。
大学四年里,我近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图书馆。
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囊括了近乎人生中的所有大小道理。
因此,我很喜欢看书。
大学毕业后,我马不停蹄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家乡,成为了一名小学启蒙教师。
我没什么大志向,若能给条件差上不起学的孩子无偿授课,我很乐意。
但当我回到村里,却发现多了个来历不明的教书先生,听说是温奶奶介绍来的。
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他不像个好人,直觉。
温奶奶虽很有智慧,但基本一辈子都待在村里见识少,也许是被人给骗了。
于是在之后几天里,我暗暗与他较劲,考校了他不知多少理论知识。
但令我十分惊讶的是,他知识面涉及之广,好像什么都懂一点,我曾在大学图书馆钻研过那么多书籍,有关于书上内容他总能答上来一些。
看样子他也不过跟我差不多大,可为什么那么厉害?
我想,他应该也很喜欢看书。
抱着说不清的想法,我时常去找他挑刺,偶尔请教,偶尔探讨,关系始终不温不火。
村里没接受过教育的孩子有很多,还有温奶奶从外面带回来的一些孤儿。
他很有想法,干劲也很足,将废弃教室改建以解决安全隐患,还经常去每个学生的家里家访
可他的身份一直都是个谜,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不让学生们喊他老师,而称呼为先生。
因此,我曾多次旁敲侧击问起他姓名,他却总是避而不谈。
每当我问他,他就只会回答一句,名字不过只是一个代号而已,重要吗?
我觉得很重要,因为那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尊重。
但也许他有什么难言之隐,或是拥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想通后,我就没再纠结他的名字。
当日子一天天过去,温奶奶又从外面带回来一批孤儿。
人不多,都只有两岁大点,可个个聪明伶俐得很,他看起来好激动,主动负责起那些孩子的教学以及日常生活,还逐一为其取了名。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笑,笑得像个被奖励了玩具的孩子。
村里就我跟他两个老师,学生却有上百号人,而且大多数是没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底子特别差。
那些学生里,有一问三不知的,有闷声不开腔的,还有总是朝你嬉皮笑脸的。
我也是人,会产生情绪,耐心会有消磨殆尽的那一天。
各方面压力一堆着,在某一天的课堂上突然爆发。
我从小就患有癫痫,村里人把它叫做“母猪疯”,病发时间向来不固定,也许是受了应激影响,持续了好长时间才消停下来。
村里人见我张牙舞爪,个个露出恐惧生疏的目光,还合计着把我隔离起来禁止所有人靠近,怕被传染。
同意把我关起来的人里面,还有我那些学生的家长们。
温奶奶恰好不在,而村里人文化程度普遍低下,我百口莫辩,很快就被关进了一个小黑屋里。
只有他来看我,还带了饭盒。
我问他,为什么你要来?
他回答得很快,“因为癫痫不会传染啊,而且你需要进食。”
他分明说的全是实话,可我就是想笑,还哼哼学了两声猪叫。
紧接着,我忍不住向他诉苦,为什么我的那些学生家长也会同意将我隔离,甚至都不带一点犹豫。
一直以来,我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真的很用心。
他很懂得安慰人,没有说些什么大道理,更没有说那些家长的坏话。
他只说了一句,“等你出去了,把那些孩子的家长都记个小本本,无偿授课改为天价讲座。”
我知道他是在逗我开心,心里舒服多了。
之后在被隔离的一周里,我跟他分享了很多教学方法与理念,他没有提过怎么救我出去,我也明白他在村里人微言轻,说的话不管用。
等到温奶奶回村后,风波暂平,我对他的印象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改观。
说到先生的课,很特别,每一次都能让我耳目一新。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堂课,他先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用什么听课?
同学们纷纷答,耳朵。
但先生却笑着摇头,不,用眼睛。
用眼睛听人说话,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对方还能感受到你的认真,但是呢,如果你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可以尝试看对方双眼的中间位置。
先生如是说道。
还有很多事例,比如他让孩子们在头上顶本书保持不掉落,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甚至连他自己也会跟着顶本书。
那些孩子都喜欢围着他转。
先生总能轻易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课后他甚至还会跟孩子们一起嬉戏玩乐。
这在我跟温奶奶看来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师生之间怎么能打打闹闹的?作为老师的威严都没了。
不过,这年纪的孩子调皮爱动是天性,好在当初跟他一起来的那个小男孩倒从未逾矩,对他一直都尊敬有加。
先生是我见过做事最专注的人,很难被外界环境干扰,琐事上也就显得很笨拙。
依稀记得有一次临近晌午,他一边做饭一边批改试卷,之后却忘了厨房里还烧着水。
结果是水都烧干了,锅和里面的肉也被烧糊了。
自那以后,我便顺理成章负责起先生的一日三餐。
时间慢慢流逝,日子过的很充实。
某天,我把自己也当成先生的学生,坐在教室里旁听。
“嗯,今天与同学们分享的是‘如何才能像小狗一样开心’。”
我坐在教室最后面,目不转睛望向讲台上的先生,正对孩子们循循善诱。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狗一般是怎么叫的?”
“汪汪汪!”
回应如浪如潮,那一张张纯真至极的笑脸,让我心情也愉悦不少。
“同学们,‘汪’与‘忘’谐音,小狗想要告诉你们的是”
“只要能学会忘记,就能少许多烦恼。”
相处这么久以来,先生记性极好我是知道的,说是过目不忘也一点不夸张。
何况这句话对现阶段这些孩子来说,太超纲了。
先生肯定有心事。
怎么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我有些气馁的托着腮,目光不由扫过教室里的每个孩子。
这班里的孩子都归先生一个人照顾,除开有一个笨笨的小胖子,其他人都特别早慧。
这些孩子都很讨人喜欢,但非要说我最喜欢的,应该是那个叫吱吱的小女孩,懂事又能干,可貌似不怎么受他待见。
说起最令人头疼的孩子,那就只能是
教室内,就在其他同学有所收获之际,我就看见那孩子突然举起了小手。
“父父父亲,恕我直言言!”
这孩子我知道,一直都不善言辞,可心里想表达的东西却挺多。
我坐在台下,静静看着先生对那孩子轻声鼓励。
他一脸认真,也耐心十足,直到等那孩子说出完整的一句话。
“父亲,就大院门口那老黄狗,您瞧它每次冲温奶奶叫,难道不是‘勿忘!勿忘!勿忘!’?”
我能很清晰的看到,他似乎没有反应过来,差点就从讲台上摔下来。
“下课来我办公室。”
小赵今辞:“???”
当时,我很不淑女的笑出了声。
怎么也没想到,先生竟会有吃瘪的时候。
到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是他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堂课——结业课。
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半年了。
也许是预感到什么,也许是见我跟先生的关系日渐升温,温奶奶突然就有了撮合我们的打算。
温奶奶特地先来询问了我的想法。
我心里很明白,温奶奶是想以此来留住先生。
这里穷乡僻壤的,像先生那样学识渊博又出类拔萃的人,应该迟早是会离开的?
那一天,我没有经过太多犹豫就点了点头,只不过,好像脸红了。
温奶奶还说,女追男,隔层纱。
我为此准备了一周,翻阅了以前的很多书籍,思考,措辞,反复思考,反复措辞。
直到写下了一篇,找不出任何差错的求爱信。
可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我,真到见了面的时候,也只憋出了一句。
“先生,我想与你生活在一起。”
成年人的告别,总是悄无声息的。
那天,村里下着蒙蒙细雨,而夏日的雨,用来告别再合适不过。
先生要走了。
雨中一片朦胧,他立于村口,穿着一身最为钟爱的黑色衬衫,看不清面容。
“先生,你要去哪?”
“还没想好,但不能停下来。”
“那先留下来好不好?我们可以一起教那些孩子,等他们上中学,大学,结婚生女”
那是我第二次鼓起全身心勇气,应该没办法再第三次。
但先生只是微微摇头,“至少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天堂。”
所以,就不带上你了。
那是我第一次哭,心里乱糟糟的,很不是滋味。
眼看着那道背影越走越远,我近乎本能的抬脚追上前去。
我追了一路,可怎么追也追不上,太狼狈了。
直到从我的后脑勺,传来了一阵剧痛。
雨势渐急,瓢泼大雨不期而至。
山间小道,两边的灌木丛茂密且浓厚,携着滔天雨势谱写出一阵凄婉诗意。
我痛呼着,撑起身子想从泥泞中爬起来。
脑子里晕眩眩的,刹那间,我想到了很多东西。
温奶奶最近再三强调村外有人贩子出没,已经有不少小女孩失踪,幸运的是有很多都找回来了先生还会回来吗?
这一刻,我只想再往前多走几步。
在彻底失去意识前,在我视野中出现了一张不怀好意的脸。
“先生”
声音渗透雨雾,却被瞬间淹没。
那道黑衣身影仍在雨中穿行,一步未回头。
醒来后,我被关在了一个小黑屋里。
身份证,手机等等所有东西都被人拿走了。
在好多天以后,我才得知了一件事实,我被人贩子以五千元的价格卖到了一个偏远山村中。
买我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邋遢老头,不会说普通话,方言我也听不懂。
我不知道这里是哪,也不知道该如何自救。
但我曾在书中看到过一句话,只要内心永远不肯放弃,希望总是会出现的。
之后几天里,因为我始终不肯就范,还多次以死相逼,甚至连癫痫也再度复发,那老头叽里呱啦几句,就把我关在了猪圈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耗着,我本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多少还能忍受猪圈里的脏乱恶臭。
还记得以前那次发病,先生不仅不歧视我患有癫痫,反而很贴心的陪我说话,但他肯定会嫌弃我身上的异味?
终于在有一天,我找到一次从地狱爬回人间的机会。
那天清晨,趁那老头酒醉不醒,我从猪圈里逃了出去。
我已经被关了太久,久违的蓝天白云让我一时无所适从。
这是一座我不认识的深山,我觉得它就像一座牢笼。
我拼了命的向前跑,不停呼救着,跟在我后面的恶魔却越来越多,数不尽,一眼望不到头。
那些人,全都是来抓我回去的。
就快临近崖边时,我还是被两个壮汉抓住了,那老头姗姗来迟,叽里呱啦几句似在道谢。
多日耳濡目染之下,当地方言我已能理解个大概。
原来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被买来的,就只有我不知道。
自始至终,他们只有一脸的习以为常。
在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这里是一个法外之地,恶魔的栖居地。
想通这一点,我浑身泛起无力感,突然觉得书上都是骗人的,希望真的会出现?
我就像个提线木偶被人拖走,直到余光不经意一瞥,定定怔住了。
崖边有光升起,照亮那一袭白衣。
我不可置信的睁大了眼睛,立马想看的再清楚一些。
是先生!
先生从不穿白色的衣服,这点我是知道的。
但那张脸,我不可能认不出来。
我用尽前所未有的全身气力,竟挣脱掉了两个大汉的束缚,一路狼狈的跑到先生跟前。
我喜极而泣,却不是因这段暗无天日的经历而生出的委屈,只是再次见到了先生。
先生会安慰我的?也许还会
曾经那半年的相处中,我从未见过先生发脾气,甚至没有大声说过话,声音总是听上去那么的令人安心。
一如此时,平静又温柔。
“带她回去。”
带带谁?
我愣在原地,身后那两个大汉已追上来,一时间忘了挣扎。
对了,先生向来很懂得安抚对方情绪,且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
他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
可眼中现实,太过清晰刻骨。
那些大汉为防止我再次挣脱,用力不知轻重。
手臂逐渐被勒的有点痛,但怎么痛得过心里。
浑浑噩噩的,我忘记了反抗,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
就在再次踏进地狱的那一刻,我带着一丝期望回头。
远远望去,先生于崖边背光而立,正毫不避讳的直视着我,眼神很淡。
他嘴唇微动,似无声吐出几个字,你真的太笨了。
我听不懂,只觉从未见过那般平静的目光。
应该只是个噩梦?
这里人丁稀薄,位置偏远,向外界购买人口以繁衍后代是常事。
于是就有了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能为这里的人诞下子嗣,会被所有人重视对待。
虽然也有不少女孩向命运低了头,但我始终没有屈服。
时光如白驹过隙,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
也许是见我太过刚烈,还患有癫痫,那老头也就逐渐放弃,任由我自生自灭。
不知何时,我整个人看上去越来越邋遢,活像个长发乱飘的女疯子。
起码在其他人看来,我是有病的,每天就坐在崖边又哭又笑。
我曾读过那么多书籍,知道了那么多道理。
可我却不知道,也不理解,为什么先生会那样对我。
我没再想过逃离这里,太累了。
年复一年,周围还能保持清醒的姐妹,说的最多就是想回到村子,回到那个养育并抛弃我们的村子。
自了解到真相,我不敢苟同,到底是心软了。
“那么想回家,我来帮你们实现愿望”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1/11151/62638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1/11151/62638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