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伪装者(下)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那个地方,应该是他们终其一生想要抵达的梦想乡。
但不是所有人有幸成为詹姆斯邦德,大多数只会收到上帝的请柬。
工作性质使其需要时刻隐藏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另外一个人,乃至多个身份自由转换。
但凡露出一点点纰漏,就有可能暴露,招来杀身之祸。
余如饴显然把陆迟错认成了某个上级,又或是某位知心老友。
将零碎信息一点点拼凑起来,总算还原了大概过往经历。
当年事发被波及,陈年旧事被挖出,最终余老被判了十几年有期徒刑。
谁知命运多舛,刑满获释时运气太差又撞上枪口,坐实“罪名”再度被羁押,中途被辗转送往劳改农场改造就业。
一直到前几年,才终于得以见天日,却早已物是人非,生活大变样。
几番打听之下,找到曾经的一位朋友,原来这些年来发生了太多事。
家人因他受尽委屈,还时常受到恐吓,长期惊恐不安的状态。
期间妻子含愤自杀,儿女也不堪重负。
最后回到青山隐居,可就算正名,也很难用原名行走于世间,注定无法将所有真相公之于众,还是容易引来他人憎恨。
牢狱生涯遭受的诋毁与众叛亲离,哪怕是平反后,难免还有不清楚原委的人将他视作异端。
膝下子孙无不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生怕授人以柄而连累全家。
自前几年开始,儿女纷纷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只给老人留下一个才两岁大的孙子。
那就是大多数最真实的写照,过程或许迥异,结果却是注定。
可即便如此,虽千万人吾往矣。
自那以后,陆迟又多了一项行程。
作为和平年代生人,即便沐浴无数熏陶,瞻仰无数先贤的事迹,很难切身感受那些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但余老认知清醒的时候不多,常年压抑的生活,致使精神紊乱,且没能及时得到改善救治。
时而嚎啕大哭,时而无故骂人,喜怒无常。
所幸,还是听闻了不少当代事迹。
“当时嫌情报送达不够快,就撺掇着领事,在公馆设立了一个和延安联系的电台。”
“哈哈,那还真是应了那句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除了传递出不胜枚举的情报,我还在公馆每个办公室里,裱上了两个字的横幅。”
“要是我猜的没错——忠诚!”
可以理解为黑色幽默,误以为是衷心己方的表现,实际上是不忘初心。
“也曾有一些同志不慎暴露,而我能做的只有”
在那样的情况下,互相理解反倒是最残忍。
再者事后翻旧账,更是作为投敌功绩,背叛同胞的铁证。
真的难以想象,在那条洗刷冤屈的道路上,到底经历了多少辛酸。
“就算不被任何人理解,总有些事,要高于其他。”
每次在余老跟前聆听教诲,陆迟受益匪浅,心境也再度活泛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余老身体每况愈下,即便从城里请来老中医也是一个劲摇头。
除了身体机能的问题,更多是心病不可医。
渐渐地,余老日渐衰弱,两颊深深陷了下去,苍老又无力。
“我从不怪任何人,他们不了解我从事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质。”
“组织的伟大光荣沐浴我身,一切歪曲事实,在实事求是的精神照耀下终将无所遁形。”
“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在阳光下。”
那是老人临终之际,留在世间的最后三句话。
很多年后,陆迟才终于想通老人心中的执着,并非只是期望得到平反。
尽管屡屡直面坎坷,坚持信仰,惟愿切身感受那阳光普照的盛世——初心仍在。
按照土葬习俗,将余老葬在了山腰处,一切从简。
陆迟唯一能做的,花光了积蓄,从城里请来一位大家题字。
豪情自负忘生死,毁誉一生甘自羞,出自余老生前留下的一句诗。
当日子回归正轨,陆迟又成了山顶垂钓老翁,似乎没有多大变化。
当然,多了个小跟屁虫。
“你别跟着我。”
“爷爷说,让我以后跟着您,并认您为义父。”
没错,余老生前许是回光返照,难得清醒一回。
除了委托照料小男孩,还送给陆迟一句话。
“一个人,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干点什么,才不负此生。”
余如饴的阅历足够令人研学几辈子,能看出陆迟心境堵塞不足为奇,观人之术更经过数不清的锤炼。
但尊敬余老不假,并不代表什么都能听进去。
“放心,我会帮你找一家合适的收养人家,不会亏待你。”
“我想跟着您。”
“我不打算下山,难道你准备学我当一辈子山顶洞人?”
小男孩只是摇头,神色认真又执拗。
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接下来几天,小男孩往山顶跑的频繁。
时间一长,终于忍不住问出心底最大的疑惑。
“叔叔您好,我有个问题不解,希望您能为我解惑。”
陆迟老神在在持着鱼竿垂钓,漫不经心嗯了声。
毕竟出生于书香门第,小小年纪言行举止得体,挑不出毛病。
据余老所言,小男孩前两年跟在父母身边,还是受了不少熏陶。
“您好像是知道这条河无鱼的,可却坚持了半年有余,不论风吹日晒。”
这番话,倒让陆迟想起三年前,初到青山的所见所闻。
当时,他就在这条河水边,偶然撞见了年轻时的张台南与陆平晖。
实在忍不住暗中观察,最后偷听到一些惊天大瓜,偷看到一些辣眼睛的互动。
而后面那两人就再也没出现过,因此理清了大致时间线。
同样是作伴垂钓,他们肯定知晓此河无鱼。
简单阐述例子后,小男孩表情更困惑了。
“既然水中无鱼,何必要做那无用功,莫非”
陆迟笑,“垂钓只是一种明面上的形式,深意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
小男孩点点头,但也只能理解大概。
解惑后,又回到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我好像明白了,您跟爷爷一样心中有执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对,除非能钓上来鱼,否则你就只能答应我提议的,找户好人家收养。”
这已经不算愿者上钩,因为这条河实实在在
哪怕再猝不及防,鱼漂忽然动了。
陆迟愣神之际,已钓上来一条肥嫩的草鱼,市场最常见的那种。
活蹦乱跳,鱼鳞被阳光衬得熠熠生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
难道真是天意,怎么可能。
当满脸呆滞望向鱼篓,心中五味杂陈,没注意小男孩眼里闪过的得逞笑意。
“叔叔,以后请多指教,还不知道您的名字是”
正准备回答,却及时醒悟过来。
若是决定要下山,为了方便,不能再用陆迟的名字了。
“陆冬楠。”
问清每个字后,小男孩将其记在心里。
陆迟整理好百般思绪,望向那张满是诚挚的小脸,神色复杂起来。
这让他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上辈子那胎死腹中的儿子,应该也是如此睿智招人疼。
清河
“我会将你抚养成人,管饱,遮风挡雨。”
既然都喊了叔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好歹也成了抚养人。
“要是不介意,以后我就是你爹。”
“爹?”
听着奶声奶气的,垂眸望去愣了瞬,那双桃花眼浸满了孩童独有的纯真。
莫名心一软,摸了摸小男孩仰起的脑袋。
“乖。”
下山路上,夕阳逐渐拉长两道影子,大手拉小手。
“爹,我们现在进城吗?”
“啊,第一步,先想办法把陆冬楠引出来。”
“陆冬楠?把您自己引出来?引出来做什么?”
“因为我没钱了啊,在找到人之前,大概只能先找个桥洞将就几天了。”
虽听得云里雾里,心里忽然意识到好像跟错了人,小男孩却将陆迟的大手攥得更紧。
“爹,以后我会照顾您,给您养老,爷爷还没给我取名字”
很难想象,三岁小孩能说出这样的孝心之言。
若不是看出眼里的赤诚,不禁令人怀疑是否苏醒。
陆迟低头瞥了眼手里的鱼竿,随口回,“鱼竿。”
甘之如饴余甘顿时受教,恭敬一礼,“谢谢您,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陆迟停下脚步,拉起他的稚嫩小手,忽然语重心长的告诫。
恰逢晚霞漫天,肆意绽放余晖,仍逃不过坠入地平线的宿命。
“余甘,不可否认你是个天才,但天才仍需付出千倍百倍的努力。”
“由于余老工作的多面性,手上难免沾满鲜血,注定不被人们理解,每当面对电车难题等必要的牺牲,深受煎熬的首先是自己。”
“能正名,就已足够幸运,身份太过敏感,注定无法将诸多传奇事迹公诸于世,人民仍有偏见,非朝夕可抹除。”
“只有当你站在足够的高度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足够的贡献,才好公开承认自己是余如饴的直系子孙。”
“你要做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报效祖国造福人民,拿回属于你们余家的荣耀,该有的荣耀。”
“那不仅是余老希望看到的,也是你作为他的亲孙子,最该去完成的事。”
诚然,将这份沉重强加给三岁孩子,又实在苛刻。
但每个人行走世间,总会有特殊的使命存在,不论平凡伟大,哪怕偏见质疑。
“就算不被任何人理解,总有些事,要高于其他!!!”
当发现那双大眼睛满是懵懂,不禁笑着摸摸昂起的小脑袋。
平静的承诺,好似带有莫大力量。
“不用怕,我会一直陪你走下去。”
“好的,爹爹。”
话说回来,这听多了就属实膈应。
陆迟神色有些古怪,突然就想到了赵清河曾说的那句话。
要是找不到那个人,就试着自己去成为。
只是没想到,这一世,他竟比父亲先一步找到了余甘。
如果,如果能先一步把那些孩子全都找到,就能让父亲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
取而代之,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战而胜。
首先,就从称谓上作出改变。
思及此,陆迟不禁嘴角一勾。
“不如以后就称我为——父亲。”
但不是所有人有幸成为詹姆斯邦德,大多数只会收到上帝的请柬。
工作性质使其需要时刻隐藏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另外一个人,乃至多个身份自由转换。
但凡露出一点点纰漏,就有可能暴露,招来杀身之祸。
余如饴显然把陆迟错认成了某个上级,又或是某位知心老友。
将零碎信息一点点拼凑起来,总算还原了大概过往经历。
当年事发被波及,陈年旧事被挖出,最终余老被判了十几年有期徒刑。
谁知命运多舛,刑满获释时运气太差又撞上枪口,坐实“罪名”再度被羁押,中途被辗转送往劳改农场改造就业。
一直到前几年,才终于得以见天日,却早已物是人非,生活大变样。
几番打听之下,找到曾经的一位朋友,原来这些年来发生了太多事。
家人因他受尽委屈,还时常受到恐吓,长期惊恐不安的状态。
期间妻子含愤自杀,儿女也不堪重负。
最后回到青山隐居,可就算正名,也很难用原名行走于世间,注定无法将所有真相公之于众,还是容易引来他人憎恨。
牢狱生涯遭受的诋毁与众叛亲离,哪怕是平反后,难免还有不清楚原委的人将他视作异端。
膝下子孙无不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生怕授人以柄而连累全家。
自前几年开始,儿女纷纷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只给老人留下一个才两岁大的孙子。
那就是大多数最真实的写照,过程或许迥异,结果却是注定。
可即便如此,虽千万人吾往矣。
自那以后,陆迟又多了一项行程。
作为和平年代生人,即便沐浴无数熏陶,瞻仰无数先贤的事迹,很难切身感受那些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但余老认知清醒的时候不多,常年压抑的生活,致使精神紊乱,且没能及时得到改善救治。
时而嚎啕大哭,时而无故骂人,喜怒无常。
所幸,还是听闻了不少当代事迹。
“当时嫌情报送达不够快,就撺掇着领事,在公馆设立了一个和延安联系的电台。”
“哈哈,那还真是应了那句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除了传递出不胜枚举的情报,我还在公馆每个办公室里,裱上了两个字的横幅。”
“要是我猜的没错——忠诚!”
可以理解为黑色幽默,误以为是衷心己方的表现,实际上是不忘初心。
“也曾有一些同志不慎暴露,而我能做的只有”
在那样的情况下,互相理解反倒是最残忍。
再者事后翻旧账,更是作为投敌功绩,背叛同胞的铁证。
真的难以想象,在那条洗刷冤屈的道路上,到底经历了多少辛酸。
“就算不被任何人理解,总有些事,要高于其他。”
每次在余老跟前聆听教诲,陆迟受益匪浅,心境也再度活泛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余老身体每况愈下,即便从城里请来老中医也是一个劲摇头。
除了身体机能的问题,更多是心病不可医。
渐渐地,余老日渐衰弱,两颊深深陷了下去,苍老又无力。
“我从不怪任何人,他们不了解我从事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质。”
“组织的伟大光荣沐浴我身,一切歪曲事实,在实事求是的精神照耀下终将无所遁形。”
“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在阳光下。”
那是老人临终之际,留在世间的最后三句话。
很多年后,陆迟才终于想通老人心中的执着,并非只是期望得到平反。
尽管屡屡直面坎坷,坚持信仰,惟愿切身感受那阳光普照的盛世——初心仍在。
按照土葬习俗,将余老葬在了山腰处,一切从简。
陆迟唯一能做的,花光了积蓄,从城里请来一位大家题字。
豪情自负忘生死,毁誉一生甘自羞,出自余老生前留下的一句诗。
当日子回归正轨,陆迟又成了山顶垂钓老翁,似乎没有多大变化。
当然,多了个小跟屁虫。
“你别跟着我。”
“爷爷说,让我以后跟着您,并认您为义父。”
没错,余老生前许是回光返照,难得清醒一回。
除了委托照料小男孩,还送给陆迟一句话。
“一个人,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干点什么,才不负此生。”
余如饴的阅历足够令人研学几辈子,能看出陆迟心境堵塞不足为奇,观人之术更经过数不清的锤炼。
但尊敬余老不假,并不代表什么都能听进去。
“放心,我会帮你找一家合适的收养人家,不会亏待你。”
“我想跟着您。”
“我不打算下山,难道你准备学我当一辈子山顶洞人?”
小男孩只是摇头,神色认真又执拗。
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接下来几天,小男孩往山顶跑的频繁。
时间一长,终于忍不住问出心底最大的疑惑。
“叔叔您好,我有个问题不解,希望您能为我解惑。”
陆迟老神在在持着鱼竿垂钓,漫不经心嗯了声。
毕竟出生于书香门第,小小年纪言行举止得体,挑不出毛病。
据余老所言,小男孩前两年跟在父母身边,还是受了不少熏陶。
“您好像是知道这条河无鱼的,可却坚持了半年有余,不论风吹日晒。”
这番话,倒让陆迟想起三年前,初到青山的所见所闻。
当时,他就在这条河水边,偶然撞见了年轻时的张台南与陆平晖。
实在忍不住暗中观察,最后偷听到一些惊天大瓜,偷看到一些辣眼睛的互动。
而后面那两人就再也没出现过,因此理清了大致时间线。
同样是作伴垂钓,他们肯定知晓此河无鱼。
简单阐述例子后,小男孩表情更困惑了。
“既然水中无鱼,何必要做那无用功,莫非”
陆迟笑,“垂钓只是一种明面上的形式,深意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
小男孩点点头,但也只能理解大概。
解惑后,又回到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我好像明白了,您跟爷爷一样心中有执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对,除非能钓上来鱼,否则你就只能答应我提议的,找户好人家收养。”
这已经不算愿者上钩,因为这条河实实在在
哪怕再猝不及防,鱼漂忽然动了。
陆迟愣神之际,已钓上来一条肥嫩的草鱼,市场最常见的那种。
活蹦乱跳,鱼鳞被阳光衬得熠熠生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
难道真是天意,怎么可能。
当满脸呆滞望向鱼篓,心中五味杂陈,没注意小男孩眼里闪过的得逞笑意。
“叔叔,以后请多指教,还不知道您的名字是”
正准备回答,却及时醒悟过来。
若是决定要下山,为了方便,不能再用陆迟的名字了。
“陆冬楠。”
问清每个字后,小男孩将其记在心里。
陆迟整理好百般思绪,望向那张满是诚挚的小脸,神色复杂起来。
这让他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上辈子那胎死腹中的儿子,应该也是如此睿智招人疼。
清河
“我会将你抚养成人,管饱,遮风挡雨。”
既然都喊了叔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好歹也成了抚养人。
“要是不介意,以后我就是你爹。”
“爹?”
听着奶声奶气的,垂眸望去愣了瞬,那双桃花眼浸满了孩童独有的纯真。
莫名心一软,摸了摸小男孩仰起的脑袋。
“乖。”
下山路上,夕阳逐渐拉长两道影子,大手拉小手。
“爹,我们现在进城吗?”
“啊,第一步,先想办法把陆冬楠引出来。”
“陆冬楠?把您自己引出来?引出来做什么?”
“因为我没钱了啊,在找到人之前,大概只能先找个桥洞将就几天了。”
虽听得云里雾里,心里忽然意识到好像跟错了人,小男孩却将陆迟的大手攥得更紧。
“爹,以后我会照顾您,给您养老,爷爷还没给我取名字”
很难想象,三岁小孩能说出这样的孝心之言。
若不是看出眼里的赤诚,不禁令人怀疑是否苏醒。
陆迟低头瞥了眼手里的鱼竿,随口回,“鱼竿。”
甘之如饴余甘顿时受教,恭敬一礼,“谢谢您,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陆迟停下脚步,拉起他的稚嫩小手,忽然语重心长的告诫。
恰逢晚霞漫天,肆意绽放余晖,仍逃不过坠入地平线的宿命。
“余甘,不可否认你是个天才,但天才仍需付出千倍百倍的努力。”
“由于余老工作的多面性,手上难免沾满鲜血,注定不被人们理解,每当面对电车难题等必要的牺牲,深受煎熬的首先是自己。”
“能正名,就已足够幸运,身份太过敏感,注定无法将诸多传奇事迹公诸于世,人民仍有偏见,非朝夕可抹除。”
“只有当你站在足够的高度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足够的贡献,才好公开承认自己是余如饴的直系子孙。”
“你要做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报效祖国造福人民,拿回属于你们余家的荣耀,该有的荣耀。”
“那不仅是余老希望看到的,也是你作为他的亲孙子,最该去完成的事。”
诚然,将这份沉重强加给三岁孩子,又实在苛刻。
但每个人行走世间,总会有特殊的使命存在,不论平凡伟大,哪怕偏见质疑。
“就算不被任何人理解,总有些事,要高于其他!!!”
当发现那双大眼睛满是懵懂,不禁笑着摸摸昂起的小脑袋。
平静的承诺,好似带有莫大力量。
“不用怕,我会一直陪你走下去。”
“好的,爹爹。”
话说回来,这听多了就属实膈应。
陆迟神色有些古怪,突然就想到了赵清河曾说的那句话。
要是找不到那个人,就试着自己去成为。
只是没想到,这一世,他竟比父亲先一步找到了余甘。
如果,如果能先一步把那些孩子全都找到,就能让父亲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
取而代之,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战而胜。
首先,就从称谓上作出改变。
思及此,陆迟不禁嘴角一勾。
“不如以后就称我为——父亲。”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1/11151/62641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1/11151/62641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