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这产量!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姜得富觉得声音熟悉。

    “好像是贰大爷!”

    章桂岚从厨房出来说道,她对人声音比较敏感,只要认识的人,听声音就能听出哪个。

    姜得富去开门,发现果然是贰大爷石来旺。

    “贰大爷,您怎么过来了?”

    姜得富知道这段时间,贰大爷家玉米刚收回家,正忙着剥皮晾晒。

    农忙季节,抢收是如今农村最重要的任务,别说成年人,就是五六岁的娃娃,不少都在家里干活。

    石来旺家都是勤快人,贰大爷这人干活也是急性子,这会儿竟然过来了。

    “跟你有些事说,关门!”

    贰大爷也不客气,直接说道。

    显然是有比较重要的事情。

    他前段时间干活碰了脚,走路不方便,一般有什么事,都会让儿子长生过来说。

    “你脚没问题了?”

    姜得富关心道。

    石来旺这人义气且知进退,对姜家确实不错,姜得富对这位老人是很敬重的。

    看他的脚还有略微跛,姜得富扶着他到后院的凉凳坐下,章桂岚则端过来茶水,跟石来旺打了招呼说去地里看看。

    “你二哥还在地里?”

    石来旺吸了口旱烟,嗒了下问道。

    “嗯,我们家玉米成熟的晚,二哥不放心,这会儿非要在地里看着,咱们村子如今的秩序还行,本来跟他说不用的,他还是不放心……”

    姜得富有些无奈地说道。

    “你小子还是年轻!”

    石来旺磕了下旱烟袋,声音中带着轻斥。

    “贰大爷?”

    “你以为那李家兄弟没了,这村子就安全了?得富,你先前在外面,对咱们这里还是不熟悉,那是什么?那是粮食!今年粮食产量还可以,但很多家也就是能安全过冬就不错了,你家地里的玉米着实有些……”

    “你不出门是不知道?现在村子里都在传你们家那块地有神土,不然玉米棒子不会结那么多!你以为得财在地里看着就行了,已经有人掰开那玉米棒子看大小了,那棒子真叫大啊!这么多年俺都没见过那么大的棒子!”

    “贰大爷,那地并没有……”

    姜得富突然觉得这事似乎有些棘手,该怎么说呢?

    “那地没有啥神土,我自然是清楚的!你没回来的时候,得财种地都是俺来指挥的,那地啥样,我能不清楚?你就说,这地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玉米是不是你采用了什么办法?”

    石来旺直接问道。

    “贰大爷,我确实采用了跟你们种地不同的方法!”

    姜得富看着贰大爷的眼睛说道。

    其实一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姜得富知道早晚都会露馅,毕竟用过化肥的庄稼跟没用过的相差确实有些大。

    如今的玉米可能有皮包裹现实不是那么清楚。

    这以后如果要收红薯,还有他们还种了萝卜,这个头大起来也是惊人的。

    前世他爷爷就说过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的那些庄稼那叫一个可怜。

    还有红薯、萝卜长得那叫小巧玲珑,有化肥之后,产量提高简直不要太多。

    种地不比别的,不可能关起门来完成。

    ……

    “他爹,那姜得富家玉米长得那么好,一个棒子超别人几个,也不知道怎么种的,您能不能去打听打听?”

    刘木林的媳妇从地里回来,就冲他嘟囔道。

    现在村子里很多人盯着姜家那块地,都想知道他们家玉米种的那么好的秘密。

    “你闭嘴!”

    刘木林吸了口旱烟训斥道。

    他当了多年村长,且如今这个年代男人在家里的地位,他在家里说话那是绝对有权威的,儿子儿媳听了他的训斥,到嘴边的话也都没敢说出声。

    刘木林自然是知道姜家玉米长势不一般的事情,他在村子里多年,别看他不是太爱出头,但这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还能有他不知道的?

    只是这如果是普通人还好说,毕竟是关系着吃饭的大事情,都是一个村的必须得拿出来的分享。

    可是那人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姜得富!

    这小子可不是一般人!

    且不说他自身能力,就是他外面的那关系,那曾秘书……

    还有这可能就是人家的传家宝,谁会那么傻说传授就传授的!

    还有这小子能力越来越强,他背后还有那石来旺指点,这石凹村估计以后要当家的也要改朝换代了。

    他这个位置估计到时候不想动也得动。

    打是打不过人家,李家那几个兄弟一起上都不是对手。

    至于外面的关系更不用说而来。

    “哎!”

    刘木林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

    “木林!木林在家吗?”

    刘木林正发愁,外面有叫喊拍门声。

    这谁呢?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

    三日后的石凹村那叫一个热闹。

    用村子里的老人来形容,这是十多年前村里的秀才地主老爷过大寿请戏班子才有的光景。

    大人小孩汇聚到一处,几乎全村人出动了,汇聚在一处。

    不过这次并不是看戏,要看的东西也是很特别:

    那就是姜家收玉米!

    一户人家收玉米竟然引起全村人围观,这场景着实惊人。

    姜得富和姜得财被挤在一侧根本上不得手,刘木林指挥着一众村子的年轻人不肖半天功夫就将两块田地,四亩地的玉米收拾到打麦场上。

    “哎呀!这玉米棒子真是大呀!这金灿灿的一大堆,这得多少斤呀!”

    “就是,你看这大米棒子,比俺们家两个都大!”

    “比俺们家三个都大得多,你说他们家的玉米是怎么种的?”

    “这一亩地得打多少斤啊?”

    “不得八九百斤?”

    “哟!那么高,俺们家今年算是收成好,也才近五百斤!”

    一众人看到打麦场上堆着的两大堆玉米,议论纷纷。

    这年代的玉米基本上都是在玉米杆子上晒干然后收回家的,这也是很多农民一直到叶子干枯才收玉米的原因。

    收过的玉米拉到打麦场里剥皮就可以直接入囤了。

    “这一称多少斤?”

    “183斤!”

    这一称多少斤?

    “176斤!”

    “记下来了吗?”

    刘木林忙着问道。

    “记下来了!”

    “嗯,俺一会儿汇总一下!”

    “算出来了没?总共多少斤?”

    “多少斤啊?你怎么不说呢?”

    “村长!村长!”

    “你这家伙,哑巴了不是?”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1/11186/62776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1/11186/62776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