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调派将领
推荐阅读:进入宗门后,我开始摆烂、绝美妻子的失踪、救命!重生在高考考场怎么办?、透视:从捡漏开始暴富、重生当天断绝关系,我变身万亿富翁、假千金算命火遍全网,家人哭惨了、透视眼你不去乱看,赌什么石呢!、重生被读心后,高冷战爷跪地哄、全院轮转,皮科大夫请求出战、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大家并不期望比秦桧的亲兵们多,当初备战时,他们做什么,秦桧的亲兵们就跟着做什么,大家一同修桥、拦坝,最后的作战也没少了谁。
他们之前担忧的是自己等人的赏赐会比秦桧的亲兵差。
但如今事实证明,秦桧的阴谋诡计已经被朝廷和陛下识破了,最终还是正义得到了伸张。
宣布完这些,最后就是对于边军人的处置。
这些人在东北边关连战连败,将防线完全丢失,把与异族的战场从朝廷的最北疆一路打到朝廷腹地,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左威卫都只能算是上来帮他们收拾首尾的。
下面的普通士卒非常紧张,一众边将们则更加紧张。
如今虏贼大军还在大乾境内,朝廷还用得着他们边军作战,大概会对下面的士卒们进行安抚。
但他们这些将领就不一样了,作战不利很多时候都是将领的过错,朝廷可以随时换人。
虽说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但他们之中的许多将领本来就不是“原装货”。
当初在边关突围时,有的将领自己跑出来了,但麾下兵马却没跑出来;有的却是只有兵马跑出来,人却没在里面了。
后来在延平镇里,吴三桂这个总兵又对这两部分人进行了再分配。
这些没相处多久的士卒和将领们之间本来就是临时换上来的,自然也不存在什么临阵换将一说。
而且士卒和将领双方相处的时间不长,双方之间没什么感情,没什么默契,也没什么共同的利益,下面那些大头兵们更不可能为了他们这些将领去对抗朝廷的决定。
所以现在才是边将的最忐忑的时候。
宣旨的红衣钦差面无表情,说边军们连战连败,以至于边关已至失无可失之境,冀州生民涂炭……
听得诸多边将们心都凉了一半。
不过临到最后,诏书上的内容似又有了转折。
说他们虽有大过,但多年为国家戍边,忠勇可嘉,特予他们继续作战、戴罪立功的机会。
此外,还有这次的内黄之战胜势喜人、提振士气,边军们在其中的功劳不小,诏书上也酌情对他们做了一些嘉奖,这让大家都非常开心。
赏赐的内容自然不能和左威卫那边比,但其中表现出来的意思却让大家非常开心。
除了这些之外,诏书还对边将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这也是其他两军所没有的。
虽然名义上是对他们的封赏,但其中也有对个别人的免职,贬黜……
落得这个结果的人面上写满了不甘,但在大势下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只得乖乖接受。
此外就是一些杂项了,对后勤的民夫都有赏赐,对这边将士们的言辞鼓励,激励他们继续英勇奋战,剿灭虏贼等等。
宣读完诏书,便到了发放奖励的环节。
其实早在钦差进城之前,外面的兵将们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
毕竟这长长一队的酒肉粮食可是用马车拉过来的,这么大的动静可瞒不住人。
得知了动静的士卒们早就围在外面旁观了,但没有上面的意思,大家谁都不敢妄动,只是在外面看着,眼中流露着向往的神情。
直到这会儿一个个官员、小吏从城里走出来,主持发放赏赐。
得了好吃的好喝的士卒们自然是欢天喜地,尤其是左威卫的士卒们更是喜不自胜,口中说着什么,感谢皇帝陛下、感谢朝廷的话,还有些人则念叨起了秦桧的名字,只是附带的字眼不怎么好听罢了。
另一边的边军们没想到自己等人居然也有很多,酒肉之类的吃食并没有比另一边的左威卫、秦桧亲兵少太多。
当然,银两钱币之类的东西就不多了,只给了一点儿意思意思。
但即便如此,大多数边军还是很满足了,日常吃食上没太大差距,就意味着不用在别人吃饭的时候,他们只能闻味儿……
兵营中发放赏赐的活动热火朝天,但内黄县衙中的气氛却陷入了尴尬,钦差看着眼前即将发往朝廷的军报,久久无言。
下面的将领们也是个个都不说话,似乎只要我不出声,就不尴尬。
良久之后,那钦差还是笑着抬起头,对秦桧道:“秦相,下官完成了差事,也不在此多留了,就早日回京城向陛下复命了。前线战事紧急,也不劳秦相和诸位将军再费心力来招待我一个闲杂人等了。”
“至于这份军报……”
他顿了片刻,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但还是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想必陛下和朝中诸位大人也都会理解。”
他说要走,秦桧自然也不会留下这人,让这里的所有人都不自在。
双方客套了几句话之后,钦差收拾完这边事务的手尾,便领着来时的一干官员一同踏上了回程。
只留下神色复杂的将领们。
朝廷的封赏刚刚送到,他们就把吃了败仗的消息回报过去了,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儿……
京城。
自从赏赐的文书发出去后,李乾又对冀州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但也仅限于了解,他并未发什么诏令指挥战局。
上次之所以指挥秦桧和左威卫他们做事,就是因为那边的局势了解的比较清晰,在那种大规模的战役下,李乾结合诸葛亮的计划,也有几分指挥的余地。
但后面金虏已经化整为零,开始在各个郡县劫掠,这种小规模的作战就不是李乾再能置喙的了。
因为局势随时都有可能有变动,今天还在这的虏贼,明天可能就流窜到另外的地方去了,在京城的决策怎么可能来得及指挥前线将领和兵马?
若李乾强行为之,可能还会闹出骑兵阵地左移五米之类的笑话,到时候可就真成给对手送装备的物流大师了……
这时候只能寄希望于前线的将领们,指望他们创造奇迹了。
但不瞎指挥并不意味着李乾只是在京城里干看着什么也不干,他又将目光望向了更南方。
远征吴国的禁军中可谓人才济济,如今那些禁军被拖住了脚步,他在考虑是不是要从其中调派一个将领北上,帮赵匡义和秦桧等人作战……
他们之前担忧的是自己等人的赏赐会比秦桧的亲兵差。
但如今事实证明,秦桧的阴谋诡计已经被朝廷和陛下识破了,最终还是正义得到了伸张。
宣布完这些,最后就是对于边军人的处置。
这些人在东北边关连战连败,将防线完全丢失,把与异族的战场从朝廷的最北疆一路打到朝廷腹地,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左威卫都只能算是上来帮他们收拾首尾的。
下面的普通士卒非常紧张,一众边将们则更加紧张。
如今虏贼大军还在大乾境内,朝廷还用得着他们边军作战,大概会对下面的士卒们进行安抚。
但他们这些将领就不一样了,作战不利很多时候都是将领的过错,朝廷可以随时换人。
虽说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但他们之中的许多将领本来就不是“原装货”。
当初在边关突围时,有的将领自己跑出来了,但麾下兵马却没跑出来;有的却是只有兵马跑出来,人却没在里面了。
后来在延平镇里,吴三桂这个总兵又对这两部分人进行了再分配。
这些没相处多久的士卒和将领们之间本来就是临时换上来的,自然也不存在什么临阵换将一说。
而且士卒和将领双方相处的时间不长,双方之间没什么感情,没什么默契,也没什么共同的利益,下面那些大头兵们更不可能为了他们这些将领去对抗朝廷的决定。
所以现在才是边将的最忐忑的时候。
宣旨的红衣钦差面无表情,说边军们连战连败,以至于边关已至失无可失之境,冀州生民涂炭……
听得诸多边将们心都凉了一半。
不过临到最后,诏书上的内容似又有了转折。
说他们虽有大过,但多年为国家戍边,忠勇可嘉,特予他们继续作战、戴罪立功的机会。
此外,还有这次的内黄之战胜势喜人、提振士气,边军们在其中的功劳不小,诏书上也酌情对他们做了一些嘉奖,这让大家都非常开心。
赏赐的内容自然不能和左威卫那边比,但其中表现出来的意思却让大家非常开心。
除了这些之外,诏书还对边将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这也是其他两军所没有的。
虽然名义上是对他们的封赏,但其中也有对个别人的免职,贬黜……
落得这个结果的人面上写满了不甘,但在大势下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只得乖乖接受。
此外就是一些杂项了,对后勤的民夫都有赏赐,对这边将士们的言辞鼓励,激励他们继续英勇奋战,剿灭虏贼等等。
宣读完诏书,便到了发放奖励的环节。
其实早在钦差进城之前,外面的兵将们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
毕竟这长长一队的酒肉粮食可是用马车拉过来的,这么大的动静可瞒不住人。
得知了动静的士卒们早就围在外面旁观了,但没有上面的意思,大家谁都不敢妄动,只是在外面看着,眼中流露着向往的神情。
直到这会儿一个个官员、小吏从城里走出来,主持发放赏赐。
得了好吃的好喝的士卒们自然是欢天喜地,尤其是左威卫的士卒们更是喜不自胜,口中说着什么,感谢皇帝陛下、感谢朝廷的话,还有些人则念叨起了秦桧的名字,只是附带的字眼不怎么好听罢了。
另一边的边军们没想到自己等人居然也有很多,酒肉之类的吃食并没有比另一边的左威卫、秦桧亲兵少太多。
当然,银两钱币之类的东西就不多了,只给了一点儿意思意思。
但即便如此,大多数边军还是很满足了,日常吃食上没太大差距,就意味着不用在别人吃饭的时候,他们只能闻味儿……
兵营中发放赏赐的活动热火朝天,但内黄县衙中的气氛却陷入了尴尬,钦差看着眼前即将发往朝廷的军报,久久无言。
下面的将领们也是个个都不说话,似乎只要我不出声,就不尴尬。
良久之后,那钦差还是笑着抬起头,对秦桧道:“秦相,下官完成了差事,也不在此多留了,就早日回京城向陛下复命了。前线战事紧急,也不劳秦相和诸位将军再费心力来招待我一个闲杂人等了。”
“至于这份军报……”
他顿了片刻,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但还是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想必陛下和朝中诸位大人也都会理解。”
他说要走,秦桧自然也不会留下这人,让这里的所有人都不自在。
双方客套了几句话之后,钦差收拾完这边事务的手尾,便领着来时的一干官员一同踏上了回程。
只留下神色复杂的将领们。
朝廷的封赏刚刚送到,他们就把吃了败仗的消息回报过去了,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儿……
京城。
自从赏赐的文书发出去后,李乾又对冀州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但也仅限于了解,他并未发什么诏令指挥战局。
上次之所以指挥秦桧和左威卫他们做事,就是因为那边的局势了解的比较清晰,在那种大规模的战役下,李乾结合诸葛亮的计划,也有几分指挥的余地。
但后面金虏已经化整为零,开始在各个郡县劫掠,这种小规模的作战就不是李乾再能置喙的了。
因为局势随时都有可能有变动,今天还在这的虏贼,明天可能就流窜到另外的地方去了,在京城的决策怎么可能来得及指挥前线将领和兵马?
若李乾强行为之,可能还会闹出骑兵阵地左移五米之类的笑话,到时候可就真成给对手送装备的物流大师了……
这时候只能寄希望于前线的将领们,指望他们创造奇迹了。
但不瞎指挥并不意味着李乾只是在京城里干看着什么也不干,他又将目光望向了更南方。
远征吴国的禁军中可谓人才济济,如今那些禁军被拖住了脚步,他在考虑是不是要从其中调派一个将领北上,帮赵匡义和秦桧等人作战……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27/127612/551788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27/127612/551788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