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彪悍的舅妈们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第二天一早,大舅胡建国果然带了好几个壮劳力,过来给妹子家收稻谷了。

    大舅妈江秀秀也挎着菜篮子,里面装了几斤猪肉,两条鱼,逢人就说他们去妹子家割稻子。

    你问她妹子是谁?

    不就是柳渚头村刚死了男人和婆婆的胡琼芳?

    她这小姑子可怜啊~男人前脚刚死,后脚,小叔子就拿了家里的钱和他们分家了。

    她一个女人,带着俩孩子,本来生活就艰难,家里也没个男人帮忙收稻子,可不得他们这些娘家人来搭把手?

    大舅妈真的深谙“给人上眼药”的技巧。

    她是一句姜家人的坏话都没说,但听到这些话的人,背后都忍不住开始嘀嘀咕咕议论起来。

    是啊,按理说姜家在柳渚头村是大姓,胡琼芳没了男人之后,也没有丢下两个孩子再嫁,而是本本分分的留在姜家,替姜家养育姜乐平的两个孩子。

    摊上这样贤惠的媳妇,姜家不说经济上帮衬着点,起码农忙的时候,安排几个人,帮人家把地里的稻子收回来?

    又不是三十亩!就三亩多水田,几个大男人,半天时间就割完了,有多难?

    连胡琼芳这样贤惠的女人,在柳渚头村都过不下去,往后谁家有闺女,还敢往这个村子里嫁?

    江秀秀一路走,一路跟人说她小姑子有多可怜,一句脏话都没有,硬是把整个姜家骂得抬不起头来。

    这战斗力!

    姜甜觉得自己和大舅妈真的是相见恨晚。

    二舅说的没错,就三亩多水稻,大舅带了四个人过来,他们六个大男人,半天就割完了。

    大舅妈战斗力也很可以,胡琼芳是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性子,陈晓红真想给小姑子翻个白眼。

    有时候你越是不愿意麻烦别人,别人就越是觉得你不需要帮助。

    要不怎么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呢?

    陈晓红在小姑子家打量了一下,笑嘻嘻地把姜诚给牵上,去了村长家,要借村里的拖拉机,给胡琼芳拉稻。

    割下来的稻穗捆成捆,要先拉到打谷场。再把稻穗解开,摊平晾一天,等稻穗上的水分蒸发掉,这样打谷子的时候,稻穗上的稻谷一打就下来了。

    早些年村里都是用扁担把稻穗挑到打谷场上,后来村里有了拖拉机,村里人都是轮流去借来用,这样割稻的时候就省力很多。

    柳渚头村只有两台拖拉机,一台村里集体所有的,另一台是别人家买的,这家买拖拉机是专门给人拉砖的,村里人要借,就只能去借村里的那台。

    当然了,狼多肉少,谁家先用,谁家后用,谁家想借也借不到,都要看村长的意思了。

    反正每年农忙前,请村长和其他村干部吃饭的人就特别多。

    胡琼芳一个年轻寡妇,当然不方便在家里请几个大男人来吃饭喝酒。

    不过,也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二舅妈带着瘦巴巴的姜诚,去村长家溜达了一圈,卖了个惨,就把拖拉机给借来了。

    不借?

    不借他们老胡家不是更有理由,在外面埋汰他们村欺负孤儿寡母了?

    村长周林海虽然不姓姜,但他媳妇姓姜啊!

    周林海现在也有些怨上胡琼芳这个女人了。

    你说你一个寡妇,就不能安生点?

    老老实实在村里种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真遇到困难了,村里还能不搭把手?

    周林海想把姜甜说给自己家小儿子,憋着不出声,一直等着胡琼芳上门来求他帮忙呢。

    自古人情债最难还,今年帮一点,明年帮一点,等到胡琼芳自己都觉得欠了他们家太多人情,到时候,他再托媒人上门替小儿子求亲,胡琼芳还能不答应?

    结果没想到,这个胡琼芳,简直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脾气又臭又硬!

    你说你一个女人家的,就不能软和些?

    又是大晚上跑出去钓黄鳝,又是大中午跑去挖泥鳅。明明说几句软话,求求姜家的长辈们,就能找人把地里的稻子给割了,非要自己花钱雇人来割稻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柳渚头村尽逮着一个寡妇欺负呢。

    这下好了,被胡家这俩碎嘴婆娘一宣扬,全村男人的脸都被人扇肿了。

    周林海觉得自己想卖人情没卖出去,现在又被胡家两个儿媳妇打脸,对“把姜甜说给小儿子”这件事,也没有一开始那么兴头了。

    他还是老思想,觉得女人就该温顺、贤惠、听话才好。

    以前觉得胡琼芳孝顺又贤惠,教出来的女儿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自从胡琼芳开始“靠自己”,周林海就觉得她八成要带坏了姜甜,果然姜甜现在越来越泼辣了,先前有人给胡琼芳说亲,她还拿粪水泼人家。

    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能做的事儿吗?

    现在敢拿粪水泼人,以后岂不是要拿菜刀砍他儿子了?

    因为这几桩事儿,周林海对胡琼芳母子三个,也不如之前那般上心了。

    现在听说等稻子收了之后,胡琼芳要带着两个孩子搬到省道的镇上去,愈发觉得这个女人不安于室。

    这是瞧不上他们村里,要到镇上攀高枝去?

    周林海现在倒是巴不得他们赶紧走。

    不然这老胡家两个媳妇,一趟一趟的拿着东西往他们村跑。

    来一次,就要念叨一次她家小姑子日子过得多么艰难。

    是,这俩碎嘴婆娘,确实没有指名道姓的骂谁,可大伙儿谁不知道,胡琼芳是他们柳渚头村的呀?

    再让她们多跑几趟,他们柳渚头村的名声就要发臭了。

    拖拉机就是比牛好使,稻穗拉到打谷场,胡建国陪着来帮忙的几个族兄弟喝了一顿酒,把人送回去,又和胡建军俩人忙了两天,总算把妹妹家的稻子都收回来了。

    接下来就是排队交公粮了。

    胡建军有个好兄弟就在乡粮站,他让胡琼芳不要自己去排队,到时候把家里要交的公粮秤出来,到了日子,他来拉过去,两家一起交,还省得胡琼芳去排队了。

    胡琼芳满脸羞愧:“大哥,二哥,当年,是我对不住你们,对不住爸妈。”

    胡建军叹息一声,拍了拍妹子:“一家人哪有什么隔夜仇?都过去了,等忙完,带孩子们回去给爸妈看看。”

    胡琼芳忍着泪答应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13466/68765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13466/68765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