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胡姥姥的人生哲学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胡琼芳是红着眼睛走进家门的。

    一进门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胡姥姥和胡姥爷重重磕了几个头。

    向来疼爱她的大哥二哥,都没有拉她起来。

    这是小妹应该磕的头。

    磕了头,爹娘受了,过去的恩怨就一笔勾销。

    没了姜家人在中间,胡琼芳依然是胡家最受宠的小女儿。

    胡姥爷是个精神的小老头,剃了短短的头发,食指和中指之间被香烟熏得蜡黄,笑起来一双眼睛和胡琼芳简直一模一样,一看就是亲父女。

    胡姥姥一头花白的头发,整齐地在脑后梳了一个小髻,拿两个扁平的黑色发夹,呈十字形扣住了,收拾得十分干净利落,还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衣裳。

    二老一直强忍着泪水,等到胡琼芳磕完头,又拽着姜甜和姜诚给姥姥姥爷磕头,这才站起来,搂住母子三个,抱头痛哭起来。

    胡建国兄弟俩也红着眼圈,江秀秀擦了擦眼泪,上前去劝道:“爸,妈,快让小妹他们回家喝口水,这一路走过来,连个自行车都没有。”

    越说越心酸,又在心里狠狠诅咒了姜家人几句。

    尤其是姜乐平!

    她就不信姜家连最基本的彩礼钱都拿不出来。

    没钱怎么会送老二姜乐生去念书?

    说白了,就是想一分钱不花,白讨个漂亮媳妇回家。

    说不定还是看中了胡家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想着先把胡琼芳娶回家,到时候夫妻俩日子不好过,难道老丈人能眼睁睁看着宝贝女儿在婆家吃苦?

    胡姥爷的能干,可是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

    刚包产到户那会儿,别人家都是老老实实种粮食,只有他跟旁人不一样,种甘蔗、种西瓜、种草莓,让两个儿子拉到省城去摆摊,赚的可比种粮食多得多。

    胡家还有两个儿子,也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

    这样兴旺的家庭,也难怪年轻的时候,胡琼芳就是媒婆们眼里的香饽饽,没想到最后却被姜家老大给弄到手了。

    只是,姜家怎么也没有想到,胡姥爷夫妇俩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江秀秀以前还不理解公婆为什么要和小姑子断绝关系,直到见识到了姜家人的自私凉薄,她才有些明白过来。

    如果当年公婆真的舍不得小姑子,拼命拿钱贴补她,最后这笔钱,大概率也会落到姜家那个老太婆手里,就像现在这样,兄弟俩一分家,家里的钱,不都叫那个小叔子拿走了吗?

    反正,如果换成江秀秀自己的话,她的钱肯定也只给自己亲生的花。

    听说女儿带着俩孩子出门,连个自行车都没有,胡姥姥擦了擦眼泪,先是狠狠拧了闺女两把,然后,进了里屋,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个饼干盒子。

    打开来,里面是一叠十元、五十元的钞票。

    胡姥姥把钱交到女儿手里,叹息道:“这些本来就是我跟你爸给你攒的嫁妆,你这孽障,自己不声不响的跟个男人跑了,连嫁妆都不要了是?”

    胡琼芳哭得说不出话来。

    哭完了,把眼泪一抹,钱也推了回去。

    “爸,妈,这钱你们收回去。我当初走的时候跟他家说好的,他们家不给聘礼,我也不带嫁妆,这些年,我孝顺婆婆,照顾小叔子,还给姜家生了一儿一女,够对得起他们姜家了,没有让你们再补嫁妆的道理。”

    两边推来推去,胡姥姥都要生气了,姜甜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扯了扯胡琼芳的衣角,低声提醒道——

    “妈,你就把钱收下。咱家在省道那块地,不是还有空的地方吗?到时候用这钱再盖两间门面房,咱家不用,就租出去,每年租金拿来孝顺姥姥姥爷呗?”

    姜甜一开口,胡姥姥和姥爷都看了过来。

    他们先前听说姜家那老太婆借口家里没钱,让大孙女辍学回家务农,还对村里人说,是姜甜脑子太笨了,读书读不进去,呸!他们外孙女聪明着呢。

    谁说只有成绩好才算是聪明?

    胡姥爷欣慰地看了外孙女一眼。

    能想到把嫁妆变成省道旁边的门面房,他这外孙女,倒像是他的亲孙女。

    胡姥姥不想和女儿拉扯这些,干脆一锤定音,把钱塞到了外孙女怀里。

    “拿着!你妈是个傻子,有钱也不要。你可别学她,甭管是娘家的钱,还是婆家的钱,这钱到了自己手里,才算是自己的,知道不?”

    这话一说出来,两个舅妈都忍不住笑了。

    胡家和很多乡下人家不一样,这年头乡大多数家庭,只要父母还在世,一般都不会分家。

    哪怕父母只有一方在世,也要等老人家仙去之后,子女再坐下来谈分家的事情。

    但胡家不一样。

    胡姥姥和胡姥爷都坚信,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不是父母手把手教出来的。

    所以,两个儿子结了婚之后,胡姥爷就亲自主持了分家,把家里的宅子、田地和存款,分出来三份,两个儿子各一份,让他们自己和媳妇儿奋斗去。

    用胡姥爷的话说就是:如今连国家都号召包产到户,让农村各干各的了,国家的决定那还能有错?必然是这种办法比大家一起吃大锅饭要好,不然为啥要包产到户?

    他老人家在这边主持分家,那边,胡姥姥这个婆婆,也把两个儿媳妇叫到了一边,传授她们“驯夫之道”。

    “男人身上有了钱,骨头都要轻二两!”

    “妈知道你们两个都是好的,贤惠又能干。等分了家,你们要把家里的钱都捏在手里,男人给吃给喝就行了,不要让他们两个手里有钱!”

    “家里的大事,你们商量着办,该花钱的时候也别舍不得。不该花钱的地方,不是我这个做婆婆的说话难听,不管是你们亲爹妈,还是我们做公婆的,说到底都是外人,你们夫妻两个,才是要过一辈子的呢,别为了外人,和自己男人离了心!”

    总之,胡姥姥给两个儿媳妇传授的驯夫心得就是:

    第一,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别让自家男人学坏了。

    第二,该花钱的地方不要小气,不该花钱的地方,比如说女人贴补娘家,男人偷偷给公婆钱,这种事情坚决不允许发生!

    亲戚遇到难处了,夫妻俩商量着来,别不管不顾的把家底子都给了别人。

    还别说,自从分家后,两个儿媳妇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得风生水起,都不用他们当老人的在耳边唠叨,自己就想着法儿的挣钱去了。

    不挣钱不行呀。

    公婆摆明了不想插手他们的小家庭,分了家,过的好不好,全凭各自本事。

    江秀秀和陈晓红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听到村里的谁谁嫁人之后,被公婆磋磨,还要忍受无理取闹的小姑子,和两面三刀的妯娌,都特别希望以后嫁人了能快点和公婆分家。

    可是,真到了分家之后,可能是“远香近臭”,和公婆分开了,她们反倒开始念着和公婆在一块的好处了。

    这就是胡姥姥做人的智慧了。

    有时候,不让孩子们尝尝单打独斗的苦,他们永远都不知道父母兄弟团结起来,会有多大的好处。

    现在,三家虽然表面上分了家,但实际上很多东西依然混在一起。

    但属于胡琼芳的这份嫁妆,从分家的那天起,两位舅妈就知道了,这笔钱,除了胡琼芳,谁也不能动。

    不过,妯娌两个对婆婆的做法表示支持。

    因为当初她们分家的时候,婆婆也是这样,分给她们一笔钱,让她们能有底气撑起一个小家庭。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13466/68765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13466/68765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