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泼辣农妇种田忙 > 第5章 前世今生(一)

第5章 前世今生(一)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全家人勒紧裤腰带供养长兄一个读书人。

    就这,长兄还每次回来都埋怨家里太穷,没办法让他去州府的府学读书,没办法得到更好的夫子教导,没办法结交更多的有权有势的同窗,没办法得到最新的考试消息。

    长兄埋怨都是因为这些,才导致他多年未中举。

    在宁家老二多次争吵之下,宁老头终于烦不胜烦,同意分家。

    其实这分家,并不是真的分家。

    因为大辉朝的皇帝,以孝治天下。

    朝廷规定,父母在,不能分家。

    况且,宁远才的秀才身份,虽然朝廷发给的廪米不多,都不够宁秀才自己嚼用的。

    可这秀才身份,却有一个天大的好处。

    大辉朝立国日短,前朝末年兵乱时,很多读书人跟着那些泥腿子造反,死于乱兵之中。

    本朝建国之初,很缺读书人做官。

    因此本朝的几位皇帝,都很鼓励人们读书。

    并且一改商人子不能科举的规定,本朝除了罪犯之子,不论士农工商,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改变家族命运。

    这家有秀才公,最大的好处就是秀才家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

    当然兵役不能免除。

    这赋税和徭役可是一项大的负担。

    不说远的,就说这宁家,要不是每年可以免除这些,单凭那几亩薄田,根本养不活这几个孩子。

    宁家老二说了,好处他想继续享受,却不愿意再继续白白供养长兄,去考那遥不可及的举人老爷。

    因此最后,五年前,在宁氏族长的主持之下,宁老头分家了。

    宁家的祖上留下的十二亩良田,一分为三。

    宁秀才家四亩田,宁老二四亩,宁老头老夫妻四亩。

    老夫妻跟着谁,他们的地就归谁种,产出就归谁,另外一个儿子,不需要另外给老夫妻养老钱。

    至于将来宁老二有了孩子,宁老头夫妻也得像给宁老大家看孩子一样,给看着。

    百年之后,老夫妻的四亩地,两个儿子均分,后事由两个儿子一起承担。

    至于那些产出少得可怜的,看老天爷赏饭吃的旱地,则一分为二。

    离家近的那块旱地,唤作西山坳的,连着周围的山林,分给了宁家老大。

    离家稍远的那块旱地,叫做蝎子尖的,连带着山林,分给了宁家老二。

    至于老两口手里有些钱财,拿出来另盖一处宅子。

    和老宅一起,两家抓阄,来决定谁家住哪里。

    最后宁家老大媳妇手气差,抓到了新房子。

    为什么说抓到新房就是手气差呢?

    那是因为所谓的新房,其实因为钱太少,而人口又多,因此需要盖的房子也多。

    只能偷工减料。

    自家住的房子,这盖好后都要传代的,偷工减料也不能影响安全。

    因此狡黠手巧的宁老头,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木头用旧料。

    他自己就是木匠,泥瓦匠的活也能干。

    这新院子的房子,用的石料,都是他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去河里捞,山里捡的。

    木头都是他去收的人家拆老房子拆下来的,本来要当柴烧旧木头。

    他用木柴的价格买下来。

    他自己一双巧手,带着当时不到十岁的孙女宁杨墨。

    爷孙俩七鼓捣八鼓捣,赋予了那些老木头以新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才盖起来几年的新房这边,看上去还是像一座老宅院,处处透着那么一股子腐朽之气。

    这次分家表面上看着公平,其实不然。

    不说宁老二家其实只有两口人,那几亩地只供养二人吃喝,绰绰有余。

    反观老大这里,有四个孩子要养,最大的长女才十七岁,长子十三,次女九岁,最小的儿子才堪堪五岁。

    只有长女和长子算个劳力,能下地干活。

    宁老大夫妻,加上四个孩子,六口人也是那四亩地和一些贫瘠的旱地来供养。

    况且宁老大不事农桑,读书花费很大。

    家里的劳力主要靠宁秀才的媳妇周月和两个半大孩子。

    还有,他们分家,只在族里说一下,并不去村里过明路的。

    因此,宁老二还继续享受长兄秀才公的免除徭役赋税的优惠,却不再负担长兄读书的费用,他占了大便宜。

    好在说定了,这家的兵役,由宁老二宁远德去服。

    宁老头老两口心疼长子长媳的辛劳,也爱这边的孙子女们,偏心的选择了住在长子家养老。

    把他们名下的四亩良田带到了长子家,这样孙子女们才勉强吃得上饭,而不被饿死。

    而宁老二媳妇在分家后一年,就生下来他们的唯一儿子,宁掏墨,更加使得宁老二和他媳妇孙氏认定了分家决定的正确性。

    孙氏成亲两年都没能有孕,分家后很快有孕生子,虽然后来她生下长子后再没能有孕。

    但也不妨碍她认定了原来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妨的她没有孩子。

    她虽然羡慕长嫂生了两子两女,人丁兴旺,但自家孩子也不差,特别皮。

    老人说,这皮的孩子,聪明。

    那就是了,这孩子定会像他大伯一样,将来考中秀才,然后考中举人,做那京里的大官,一家子吃香喝辣。

    村长想着事,慢慢走回自家。

    周越在村长等人走后不久就醒转过来。

    她睁开眼,看着满是尘土的房顶,好半天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她只记得那天她送了儿子去学校,开车去上班的途中。

    那是一条不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的窄街。

    她慢慢开着车,看见一位骑车的大爷,正在车把上挂着一个收音机,正听着京剧《游龙戏凤》。

    然后他们同时停下等红灯,听着大爷收音机里熟悉的唱腔,她笑意满面。

    不自主的跟着唱起来,大爷听到跟唱,扭头看到开着车窗的她,也冲她笑了笑。

    ”大爷,游龙戏凤。“

    生活美好,她不由得想跟大爷搭句话。

    大爷的笑意立刻真诚了起来,点点头:”嗯,对。”

    很快绿灯亮起来,周越冲摇摇手,松开手刹,慢慢融入车流,和大爷分道扬镳。

    她开车到了下一个路口,再次停下等红灯,不见大爷,也许他拐弯了。

    她正等的无聊,忽然车后跑来几个人。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0/140238/595127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0/140238/595127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