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泼辣农妇种田忙 > 第30章 回到家里

第30章 回到家里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清墨看着小鸡仔,幽幽道:“一般都是春天孵鸡仔,大婶你怎么现在孵啊。

    现在出壳的鸡,到了冬天它们还没长大,不能下鸡蛋,也不能杀肉吃,不是白养半年吗?”

    清墨一下子问到了点子上,也戳到了大婶的痛处,大婶一下子眼圈就红了。

    “唉,都怨我,没有看好母鸡,好多天没见到那只母鸡,鸡蛋也常丢。

    我,我还以为鸡蛋被老鼠偷了,母鸡被黄皮子拖走了。

    没想到过了二十多天,母鸡就带着二十多只小鸡仔出来了。

    婆婆骂我,说我没看好,让家里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鸡蛋。”

    说完,大婶的眼泪终于掉落下来。

    这,这母鸡抱窝,谁能担得住嘛。

    确实那婆婆有点不讲理了。

    “大嫂,你买了,我在这里蹲了半天,就剩这几只了,卖不完我也不敢回家去,我,我饿。”

    宋原在不远处听到对话,感叹一声,都不容易。

    “好,我买了,我给你十文,你把这筐子给我。再给你一个馒头,可行?”

    “行行行,这筐子是自家编的,本来也该送给你的。”

    她倒是个实在人。

    买了鸡仔,再招呼刀哥要走,却找不到它了。

    刚才看到小鸡仔,刀哥很兴奋,它围着鸡笼打转,把大婶和小鸡仔都吓得不行。

    清墨把它赶走了,没想到它却跑远了。

    也不敢大声喊它,怕吓醒车厢里的孩子。

    周越道:“没事儿,它认得路,会自己回家的。”

    清墨先爬上驴车,惊呼一声,周越忙也爬进去看。

    就连已经上马的宋原也赶紧跳下马过来看。

    周越看清车厢里的情形,松了一口气。

    刀哥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车厢里,此时正乖乖趴在那儿,那个男孩抱着它脖子,睡得很熟。

    和刚才睡得不稳不同,现在孩子睡得很实,能看出来他舒展开来了,和狗狗紧紧贴在一起。

    刀哥轻轻晃动着尾巴,连嘴巴都闭起来了,好像是生怕吵醒那孩子。

    透过轿帘,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情形,俱都松口气。

    把鸡笼放在驴车后面的踏板上,车夫轻轻扬起鞭子,驴车慢慢启动,继续向前。

    到了凤凰台村头,几个在地里干活的村人都看过来,村里人很少有养驴的,驴车更少。

    来了陌生驴车,都过来看热闹。

    “周婶,你家来且了?”邻居家的新媳妇儿林嫂子扛着锄头擦了擦汗道。

    她就是杨墨第一个去要奶的妇人,算是刀哥的奶娘。

    刀哥从帘子后探出头来,看了一眼林嫂子,努力摇了摇尾巴,它竟然还记得气味儿?

    “不是且,是官爷,来我家请教点事儿。”

    村人势利眼,有官爷撑腰的人家,底气总多了几分。

    “大嫂,听说你得了不少好东西,啥时候我去你家开开眼啊?”

    宁远德的媳妇儿孙氏正好走过来,她背着一个大筐,里面有很多草,应该是喂鸡喂猪的。

    “你不说我也正要孩子给你送去呢。”

    “呦,大嫂,看你说的,我就是看看,并不是想要,我可不是那种贪便宜的人。”

    周越笑了,人越是什么样的人,嘴上就越是想撇清。

    “那行,我就说嘛,你肯定不是。好了,我赶紧回家了,出去半天了。”

    “大嫂,你这是买鸡仔了?你说,你家是不是发财了?”

    孙氏又大惊小怪大喊。

    不想跟她多做纠缠,车夫在宋原的眼神示意下赶紧扬鞭,赶车冲出包围圈。

    回到家了,推开大门,就看到宁老头坐在院子里,手里正编着一个背筐。

    杨墨蹲在旁边,手里也拿着一些紫荆条,正认真的学。

    炫墨也回来了,他拿了一块白色石板,在清洗。

    娘嘱托大家出门的时候留意一下,找几块石板,她有大用。

    这石板应该是家人下地的时候找回来的。

    钱氏和春娘在灶间忙碌着做晚饭,垣墨则蹲在爷爷旁边,在爷爷的指导下修理着农具。

    好一派其乐融融的农家乐。

    暮色四合,她们去赶集,走了一整天,家人已经都回来了。

    周越把宋原请进院里,给家人介绍,他们见过一面,也算认识了。

    说明了宋原的来意,说他们这些人要在村里住几天。

    还有那孩子的情况。

    宋原和院里众人点头算是见礼,并朝厨房里出来的二人说叨扰了,饭食不用准备他们的,只给一口热水即可。

    周越指挥儿子把鸡笼搬下车,并把怀里抱着的熟睡的孩子放到炫墨屋里的炕上。

    然后轻轻关上门,嘱咐炫墨要好好带弟弟,弟弟很可怜。

    周越就去厨房忙活了,她把钱氏赶出灶间,让他们都去院里听宋大人详细说那孩子的情况。

    虽然宋大人说客气话,只需一口热汤。

    但农家虽穷,哪里就会真的让客人只喝热水的。

    周越麻利的把钱氏熬好的稀粥舀出来,这些只够他们一家人每人一碗。

    因为战事和制作不易等原因,此时铁奇缺,普通人家没有铁锅,做饭都是陶罐。

    周越看着家里有两个灶眼,上面放着一大一小两个陶罐。

    想了一下,就有了主意。

    洗干净陶罐,她让春娘在大的灶眼烧火,然后用大勺子舀出一些猪油,放到大陶罐里,等温度上来,拿了切好的葱炝锅。

    香味儿很快弥漫灶间,又弥漫出小院。

    在院外正搭帐篷的衙役们对视一眼,都很高兴。

    谢平去村长家打了招呼,他从村长家走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小罐子,是村长送的咸菜。

    周越看了一眼锅里,又擓出一勺猪油放到锅里。

    猪油快要见底了,春娘看到婆婆的行动,欲言又止。

    猪油化完,周越从灶旁边的小水瓮里舀出一勺温水,那个水瓮是砌灶的时候,专门放置的。

    这样灶里的火烧起来,连带着小水瓮里的水也会温热起来。

    这陶锅怕凉水激,高温的时候不能放凉水,不然会裂开,有了小水瓮里的温水放进去,温差没那么大,就好一些。

    每家每户都是这么做的,每年每家不炸一口锅,这一年就是大吉大利,很平安。

    这小水瓮里的温水还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上不用再另外温水了。

    从地里回来,有人想洗洗什么的,还有晚间洗澡,都可以用。

    小水瓮镶嵌在灶台里,很保温,加上灶里有余火,有时候晚饭时候加的水,早上起来还温着呢。

    这设计的很巧妙,很省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0/140238/595127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0/140238/595127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