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泼辣农妇种田忙 > 第32章 酸枣木碗

第32章 酸枣木碗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在这边说话的功夫,那边早有几个衙役把大锅端出了门。

    宁家这座宅子在村外,挨着山地,旁边没有别的人家。

    周越走出大门一看,只见门前的空地上,早已搭建好一大一小两座帐篷。

    那口陶罐大锅,被他们安置在帐篷旁边的地上,有几个衙役正拿了两根小木棍儿从锅里夹菜,不顾汤还有些烫,嘻哈嘻哈的吃着。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旁边的树上折着树枝,看来他们所谓的餐具,就是随手折的小棍子,而碗,并没有。

    他们用树枝做筷,以手接着,就用这么原始的方式吃饭,面上还挺高兴的。

    周越眼睛一酸,好玄没掉下泪来。

    她想起来她那个时代里的最可爱的人,没想到在这古代也有这样的人,还真是开了眼。

    周越没有惊动他们,忙快步走回院里,到灶间找钱氏,看家里可有多余碗筷。

    钱氏听了周越的话,也眼圈发红,看那些官爷,年纪都不大,像自己大孙子一般大。

    钱氏想了想,在灶间翻了翻,才堪堪找到几只土陶碗和几双筷子。

    她忙又走到院里正招呼大家入座的宁老头身边,耳语几句。

    宁老爷子满脸不可置信,看了宋原和周越一眼。

    对钱氏点点头。

    钱氏招手唤过周越和孙女们,去了正屋。

    她一边走一边从腰里拿出一串钥匙,打开正屋的柜子,然后拿出了几只木碗,还有有几只木盘子。

    清墨和杨墨对视一眼,忙上前帮着奶奶拿东西。

    周越看着她们从柜子里拿出来的木碗,足足有二三十个,里外都打磨的很光滑,做的十分精致。

    那个大气古朴的红色,浑然天成的花纹,一看就是好东西。

    当她们几人从屋里捧着碗和盘子出来,宁家人都注目,脸上浮现不可思议之色。

    宋原不明所以,也盯着看。

    宁老爷子面露得色,对宋原道:“这是我偶然得的一块雷击酸枣木。

    酸枣是野生的,很难长成木材,山野日长,长成木材的虽然罕见,但也不能说没有。

    更难得的是它在我眼皮子底下被雷劈了。

    这雷击木难得,雷击酸枣木最难得。

    老朽活了五十多岁,自小学木匠手艺,在山里也跑了四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

    我把这木头拿回家,放了几年,想着将来孙女们出嫁,给他们做个陪嫁,图个吉利,也是个面子好看。”

    雷击木据说是道家难得的法器,酸枣树更兼有恶名,宋原不懂为什么要给孙女陪嫁这酸枣木碗。

    看宋原面露疑惑,宁老爷子道:

    “宋大人想来是出身于高门贵族之家,读过书,知道这酸枣是恶木,真算不得吉利。

    老朽这么说,自有我的道理。”

    宋原来了兴趣,一边冲宁老爷子和钱氏道谢,一边示意手下接过碗去,道:

    “既然老人家诚心让你们用人家的好家伙事,还不快谢过,拿过去用,用完了,洗干净送回来,切不可损坏了。”

    谢平赶紧拱手到底,和弟弟接过木碗,拿出去和一众兄弟一起用。

    谢安其实还想听听老头讲故事呢,但无奈上命不可违,只好乖乖跟在谢平后面端着碗出去了。

    看他们走出去,宋原继续道:

    “这个事,晚辈才疏学浅,见识浅薄,还真不知道,愿闻其详,老人家请赐教。”

    “呵呵,宋大人客气了。这个只是本地的说法,大人不知情有可原。

    这酸枣木虽恶,但它浑身是刺,不大好惹,村人把它好比成那泼辣妇人。

    因此给女儿做的嫁妆里头,总会有那么一两件酸枣木做的东西,以期望自家女儿嫁去夫家后,以刺为护,不被欺负。

    唉,这个世道,妇人不易,这也是那爱护女儿的人家的一个美好愿望把。

    还有,酸枣仁有安眠的功效,想来这酸枣木应该也有类似效果。

    我用这酸枣木做碗,我的孙女每日用着,想来也对身体好。”

    宋原这才恍然,心道:“看来此地女人地位很高啊,幸好自己不用在本地娶媳妇,不然恐怕会被这酸枣的尖刺所伤。”

    再细看那木碗,只见整个木碗呈深红色,越到碗底越红。

    整只碗浑然天成,不见一丝一毫的拼接和缝隙,也不见榫卯。

    竟然是用一整块木头挖的!

    这得多粗的木头才能挖这么大的碗?还一下子挖了这么多。

    想到自己的师傅一直想寻找雷击枣木,不知道这酸枣木行不行。

    只是这让自己怎么开口讨要人家剩下的边角料,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不是,他们都是什么人啊,觉得自己走南闯北,漂泊不定,想要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跟自己要。

    仿佛自己是个大罗神仙,什么愿望都能实现似的。

    这不,听说自己要来冀北送那个孩子和学习周大婶的救人术和杀人术。

    顺便再看看有没有人贩子余孽的蛛丝马迹,看看有没有可能皇子在此地。

    这皇帝就巴巴的把自己叫过去,要找什么百年人参,还要新鲜的,他要献给太后。

    这太后也是,先是到处找三七,现在又找什么鲜人参。

    是不是听说长嫂的娘家经营有药铺,想去白要啊。

    可是,长嫂已经嫁给宋家多年,她娘家的东西,能是白要的?

    要是能白要,母亲和长嫂也就不会日日精打细算的数着铜板过日子了。

    天天的,啥也不是,净想着占便宜。

    哪个朝代的皇帝和太后,还有勋贵,有当朝这么惨?

    幸好盛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还算有个安慰。

    周越心里也了然了,为什么婆婆钱氏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

    为什么原身的周月如此泼辣,宁愿跟秀才公和离也不愿意做个受气的平妻。

    为什么清墨二十二岁不嫁人,家里人也觉得理所应当,并愿意出那每年五两银子的罚款。

    本朝对女子并不苛待,尽量男女一视同仁。

    尽管人口不丰,对大龄未婚的男女,也多有宽宥。

    规定不论男女,二十岁未婚,才开始交罚款,每年五两银子。

    这位宋大人,已经二十有六,跟宁清墨同病相怜,已经交了六年罚款了。

    好在伯府虽然败落,穷的只剩下宅子和爵位,还有依附在旁的一帮穷亲戚。

    宋府败落也跟那帮子穷亲戚有很大关系。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0/140238/595127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0/140238/595127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