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点评郭德岗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郭德岗此时内心五味杂陈。羞愧、尴尬、被冒犯的情绪在肚子里翻腾。

    随着心脏剧烈的跳动一股股血直冲脑门,只觉得头脑发胀。

    一个成年人被这半大小子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指指点点。

    还是在还不算太熟识的同行余谦面前和主办方领导面前,今天这人可丢大了。

    为了这次难得的演出机会,他特意将自己倾注很多心血改编的作品拿了出来。

    初次表演节目的紧张,确实导致他在演唱小曲时的确出现两处失误。

    但极不明显,一般人绝对听不出。

    他自信刚刚为自己伴奏的三弦老师也并未发觉。

    即使是是自幼教自己戏曲的老师傅,也能只能发现其中一处问题。

    这半大的孩子怎么会听出来三处?他还自称并没有接触过这一行当。

    身边的余谦和主办方领导大脑飞速运转,在思考如何打破这让人窒息的尴尬瞬间。

    余谦平日待人随和,但此时不禁也暗骂起来。

    这刘星也太冒失了,本来是要来拜师的,还不知道说点好听的。

    不懂专业想跟着人家学手艺,还没学呢,就什么都要指点一番。

    看来我得赶紧给这位郭兄赔个不是,毕竟人是我带来的。

    中年领导此时心中也纠结万分,两只脚就像踩在热锅上,不知是走还是留。

    自己接下来还要答谢其他表演完成的演员,这人眼看就要表演完成回后台来了。结果冒出这么一小孩。

    毕竟是这位余谦带来的人,我也不好插嘴。否则真想跟这孩子说道说道,年纪轻轻怎么能如此狂妄。

    此时刘星眼神扫过众人,他们在思考什么,自己又怎么会不知道。

    他神情不卑不亢,正色说道:

    “郭德岗叔叔您别介意,您刚唱的小曲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级水平了。

    其中多处改编也很精巧雅致,我很欣赏您的才华。

    只是想再和您进行一些专业上的探讨。我年纪轻,若我说的不对,请您随时指正批评。”

    刘星这一番话,先扬后抑,随后又摆正了自己作为小辈的姿态。

    用简单几个字就证明了自己并不是白丁一个。

    起码对郭德岗的这首小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听到此话众人稍稍放松了紧张的神经。

    听到这番话郭德岗的脸色也好了很多。甚至有些期待刘星接下来要说什么。

    刘星继续说道:

    “这三处只是您表演中很微小的失误或者说是表演习惯,并不能称之为错误。

    一般听众也根本察觉不了一点。

    这第一点便是您弹唱时把“晚辈来祭祖先灵”误唱为“祖先堂”。

    我想这并不是您的改编,而是口误。”

    郭德岗听到这里,只觉得惊讶。不禁自上到下再次打量这位少年。

    这确实是自己表演中的意外,他唱错后也意识到了。及时调整心态,才继续表演。

    若不是对这首小曲极为熟悉的行家,根本听不出这一点。

    刚刚这段表演,若是被自己的老师听到了,也一样会点出这一处错误。

    眼前这位名叫刘星的少年,并不像他自我介绍对相声完全没接触过。

    刘星接言道:“这第二处失误,和您这小小的口误有关。

    可能是您意识到表演中的口误了,心中难免紧张。

    所以接下来的一小段演唱气息有些乱了。

    在进行速度较慢的唱腔前,没能及时进行补气。

    为了不影响下面大段的演唱,只能采取深吸的技法。

    而这一深吸,在麦克风的放大下,就没有能做到悄无声息,不露痕迹。

    若是小一些的剧场,或者麦克没有这么灵敏,您的这小小的失误根本不会被注意到。”

    郭德岗此时想,这刘星不仅对这冷门的北京小调如此熟悉。

    这戏曲演唱的换气方法他也如此了解,若不是自幼学习戏曲,他怎么会懂得深吸、补气、偷气这些专业技巧呢?

    今天我的老师若在现场,可能都不会注意到换气的细节。

    其实在表演中意识到气息乱了,他便摆动头部转移视线,借势调整。

    想到这里他不自觉的后背发紧。

    意识到能发现这种细节的人,专业水平应该不在自己之下。

    刘星见郭德岗在思考,恭敬的点头示意他,自己要接着说了:“郭德岗叔叔,您是唱评戏和梆子出身的?”

    郭德岗此时只觉得身上汗毛战栗,这小伙子是怎么知道的呢?

    “您刚开始演唱这首北京小曲时,我并未察觉。

    相信您是刻意在避免梆子的演唱习惯。但唱到曲子中间时,还是表现出了梆子的特点。

    这一点更加算不得是失误,反而算是您独到的风格,我觉得很有趣。”

    郭德岗听完刘星的一席话,哪里还有被冒犯的感觉。更多的是对这位少年的欣赏、好奇还有期待。

    欣赏他小小年纪便有对传统艺术独到的见解。

    好奇他这老道的鉴赏水平是从何而来。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这般年纪已经可以与自己旗鼓相当,那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刘星这时也觉得心里发虚,刚刚只顾说话时也没怎么留心说话的尺度,像机关枪一样,点出人家的失误,还是三条。

    急忙反思是不是刚才有点用力过猛了,这郭德岗会不会被打击到了。

    毕竟听谦大爷说他目前事业进展比较不顺利。被自己这么一顿输出,自此不说相声了可咋办。

    耽误一代相声大师,自己不成了千古罪人了。

    连忙补充道:“郭德岗叔叔,我刚才提到,很欣赏您对这首小曲的改编。

    您对原词做了很大改动,这小曲本是下九流的娱乐。

    但是经过您的改良删减,虽然叙事不再完整,但升华了整个故事的文学基调。

    从浪曲儿变成了使人扼腕的传统曲艺文化。立意上比原版高出很多。”

    郭德岗听到这里颇感欣慰,为了使这首小曲能登上舞台,他倾注了多少个日夜。

    无数人不认同他,不看好他,觉得相声戏曲没什么前途。

    他就是怕老祖宗留下的这点好玩意儿最终都消失,无人提及。

    总算有个人能懂自己在执着什么了,这人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便能和自己产生共鸣。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2/142070/600009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2/142070/600009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