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再遇梅嬉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雍正皇帝特别重视皇子`们的教育,尤其是汉文化的学习教育,每个皇子都有好几个汉族子弟侍读。
上书房负责招览那些出类拔萃的汉家子弟入上书房,琴棋书画剑拳马等各方面人才都有。
四皇子弘历,自幼聪颖,过目成诵,深受康熙爷喜爱,自幼养在宫中,亲自教育,弘历的侍读,也是上书房精挑细选的拔尖人物。
本故事中的这四位爷,都是弘历的侍读,也算是他的心腹。
弘历多次下江南,到了浙江,一般都住在童家在海宁的老宅子——酣梦居。
这个老宅子,是童家老祖宗、宋代大学者童伯羽回乡建的,后人在此基础上不停扩建,到了童一山这里,占地已经超过15亩,在海宁数一不二。
一行人到了江南,弘历在当地官员陪同下视察灾情,其余三人四处游玩,其实是替弘历暗访。
第二日,童钰在市场上闲逛,看到一幅小绢画,标价五文钱,就买了下来。
画的是雨中兰,笔意却是粗放简约,了了几笔,传神达意,像是友人小聚时兴手拈来。好的东西,大约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产生,无需雕琢,比如《寒食贴》。
这幅绢画题款“风雨故人来”,满满的故事和画面感。落款“文涛”。
“文涛?”童钰像是在哪里听说过此人。
“文涛,叫袁江,是江浙一带的画家,他擅长山水、亭台、楼宇,早年拜师仇英,画风工整,深受当今圣上喜爱。这幅画与他的风格大相径庭,所以你根本没想到是他画的,一时没想起来也正常。”身后来了一位青衣小帽的少年。
他接过童钰手中的绢画,看了看,“这幅绢画,是有故事的,公子要听吗?”
童钰这才想起,原来这文涛就是如今宫里那位御用画师袁江,这画风里的小情小调,与排场宏大的宫庭画,风格的确迥异。
“当然想听。请这位小哥茶楼一叙!”
两人在瞰云楼挑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来,上了店里最好的普洱和海宁当地的小吃食。
童钰这才仔细打量对面的少年。
这少年生得相当俊俏,朗目星眉,肤如脂玉,风姿润朗,童钰看得错不开眼睛。
童钰的老祖母,动不动就捏着童钰的脸蛋,说,咱钰儿长大可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可着这北京城,哪里去找这么美貌的孩子?
“惭愧了,老祖母!您要是瞧了这货,怕是要把孙儿踩到泥里去了!”
这货,简直、简直是天上的星月一样的人物,童钰这肉身显得有些浊。
“咱们是不是哪里见过?”童钰问完,无端地想起贾宝玉见到林黛玉时的话:“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也未为不可。”
干嘛问这些?他有些脸红。
少年只用一双星眸看着童钰,笑而不语。
童钰的心脏忽然停跳了半拍。
“对面的酒楼,以前叫花月楼。楼里有个头牌叫美兰,才貌双全。袁江入宫前,跟这位美兰姑娘相好。后来这花月楼被查抄,才改成了现在的酒楼。你手里的这幅画,是美兰姑娘作画,袁江题款。当时美兰姑娘的爹病重,需要大笔银子。但美兰姑娘的画,远没有袁江的有名气,为了帮助美兰,两人就合作了很多画,多数都是娟画、扇面。”
“那美兰姑娘现在去了哪里?”
童钰对袁江多了一份了解。
他印象里的袁江,不苟言笑,呆板拘谨。没想到,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少年说:“应该是被袁江赎身了。”
“敢问阁下尊姓大名?”童钰看着花儿一般的少年,问。
“在下姓梅,”顿了片刻,少年才又道,“名亦东。祖藉江浙,这次是回乡省亲。但叔伯一家迁到了关外做生意去了。无处可去,只好四处转悠。”
“梅公子若是没有去处,不嫌弃可随我到家里小住。”童钰说。
少年看着童钰,笑起来,“那就多谢公子了。”
简直就是万人杀啊!笑起来也这么动人。
童钰悄悄地吞了两口口水。难怪汉哀帝会有“断袖之癖”的传闻了。世上原来真有一种美,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心动并忍不住想呵护的。
“那咱们走。我有几位朋友介绍给你认识。他们一定会喜欢你的。”
童钰站起身,拉起梅亦东的手往外走。
童钰能猜到,沈又希和刘凤冈见了这位少年,该是多么吃惊,大约要以为潘安重生,宋玉再世。
梅亦东却忽然红了脸。
美男子有些小女子情态,也属正常的?
童钰挑了挑眉,把他的脸红看在了眼里。
情况正如童钰所料。
沈又希和刘凤冈围着梅亦东上下左右打量,像看一个稀罕物件一样。
打量完毕,齐声对童钰说:“小钰儿,你要失宠了!”
童钰没理二位,只把浓眉挑了两下。
当得知少年姓梅后,刘凤冈立即问:“梅嬉是你什么人?”
“那是在下的孪生妹妹。”
“令妹可有许配给谁家?”沈又希问。
拜托!不要这么直接好不好?童钰都要替两人害臊起来。
梅亦东看了童钰一眼,说,“已经许配了人家。”
两人又是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
“是童家吗?”又是不约而同的问题。
梅亦东笑而不答。童钰又一次挑了挑眉毛。
“有你们这样面目可憎又无趣的朋友,简直太悲哀了!”童钰作悲哀状。
好!打住,打住!
普天之下,这样惊世骇俗的美貌,也只有小钰儿能配得上?他们高兴。
四个人一起,是要找些项目玩才好,不然,只顾着看人,会把人看化了。
“带你去看看童家的园子,这可是江浙的一景。晚上,带你去听戏。”刘凤冈说。
四个人在园子里转悠着。
“你不知道?这园子里养着海宁最好吃的蟹,在那边的湖里,咱们去捞几只怎样?”
沈又希走到哪里,最热衷的就是吃。
这吃货倒也奇怪,胃口巨大,但怎么吃都不胖,一心想练一身和哥哥一样的疙瘩肉,吃下去的都变成了汗流出来了。
正是吃蟹的季节,童家早就命人捞了送到京城去了。所剩也无几了。
四个人坐上小划子,手拿长竿网兜,下了湖。
“今天各人捞了各人吃啊!”身手最好的沈又希边捞边说。
“知道你身手好,弓马骑射样样精通,还跟着你父亲学会了沈家家传剑法飞叶剑。可是捞螃蟹这种事,不见得你就比我们强。”刘凤冈说。
这不,第一个捞上螃蟹来的,是梅亦东。
三个人暗中就更较着劲了。
只顾撅腚弯腰在水里翻腾,根本没注意,这载人的小船快要翻了。
说翻就翻!
四个人扑通扑通全进了湖,跟螃蟹做朋友去啦!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上岸的竟然还是梅亦东。
等三个落汤鸡爬上来的时候,这少年正双手抱胸,气定神闲地看着他们。
他身上竟然一丝水花也没有。
大家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明明看见你落水了。怎么上来的?”
他挑了一挑不算浓的眉毛,说:“自然是自己把自己拎上来的啊!”
“这是什么绝招?能不能教教我?”沈又希说。
梅亦东也不做声,伸出两根手指,指了指湖面上的小船。
大家一齐转头看过去。
翻了的小划子忽然又慢慢地翻回来了!
他勾了勾手指,小划子慢慢地回到了湖边。
大家张大了嘴,啥也说不出来。
刘凤冈到底也是见过世面的,他强按住没让自己大叫一声“鬼呀”,撒腿而去。
“又希,还记得梦花馆主的《九尾狐》吗?他会不会跟我们异类?”只听刘凤冈牙齿打着颤,悄声问。
“这不是什么妖法。你们若有心,也能学会。这是意念控物法。”童钰说。
“我在一本《奇谭录》里看到过,里面讲印度来的一个传教士,就会这种隔空移物的功法。”童钰问,“你会的这个功法,和书里讲的可是同一流派?”
“是不是同一流派我不清楚。我只想告诉大家,人的意念可以做很多事情。你们以为人是靠肉身活着,其实人是靠意念活着的。”梅亦东说。
“你的这个意念控物法,一般人能学习吗?”童钰问。
“当然。心性够纯粹才好。”梅亦东说。
“我要学!我要学!能拜你为师吗?”刘凤冈抢着道,“学会这个,回去吓吓那帮老先生去。”
因为这项特殊技能,即使梅亦东明明跌进了水里,衣服依然干着,他们也觉得合情合理了。
总之,三个落汤鸡不再纠结吃螃蟹的事情,急火火地跑回去换衣服,学意念控物法去了。
三个人齐刷刷硬挺挺地躺在地上,闭着眼睛,先从关注自己的呼吸开始,让注意力集中,集中在自己的一根手指上。
最先泄气的是刘凤冈,他第一个放弃了。
最先找到感觉的是沈又希,因为跟着父亲学过气功,会用丹田之气,所以找起感觉来比较容易。
童钰一直没言语。慢慢的,脊背在发热,有潮汐一样的气流,往指尖涌去。
梅亦东看着地上横着的三个人,忽然忍不住笑起来,“算了。看着你们的样子,实在好笑。你们自己慢慢找感觉。我可饿了,要吃饭去了。”
刘凤冈立即爬起来,“吃饭,吃饭!人是铁,饭是钢,是?咱们吃了饭再练不迟。”
几个人去吃饭途中,刘凤冈悄悄地问童钰,“你确定那家伙不是在捉弄咱们?”
童钰摇摇头,没说话。
是夜,童钰一直在琢磨着这个意念控物法。
半夜,他手持烛台,拿着一张纸,敲开梅亦东的门,直接钻进了他的被窝,惊得梅亦东张大嘴巴看着他。
“外面冷,快到被窝里来,看我给你表演。”童钰把他拉进被子,抖着手中的纸对梅亦东说。
随着童钰的手指,纸从被子上慢慢飘起来,飘到半空,在空中打着旋儿。
“怎样?明天找个茶杯试试。”童钰兴奋得眼睛冒星子。
梅亦东却不以为然,“你以前见过梅嬉啊?那你,觉得我这个妹妹怎么样?”
“嗯?”童钰没反应过来,“梅嬉?”哦,他的那个孪生妹妹。
“梅嬉,挺神秘的。画功不错。”
童钰的思维频道还在那张纸上,他看着慢慢落下来的纸。
“你说,我什么时候能像你一样?”他指的是拉船这样的重物。
“你已经入门了。慢慢习练就行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意念,只有那些异常专注、心无杂念的人,才能做到。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梅亦东看着童钰近在咫尺的脸,有些不自然。
“嗯!那好。睡!”童钰说着,拍了拍梅亦东的手,侧身睡去。
“他不是应该回自己的房间睡吗?”梅亦东心里嘀咕,“这是他家,他想睡哪儿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哦!”
“你洗澡用的什么东西?味道这么好闻?”童钰猛地翻过身,在他身上嗅了嗅。
梅亦东吓得赶紧拉紧了被头,“和你用的一样。赶紧睡,我困死了。”用手指熄了蜡烛。
上书房负责招览那些出类拔萃的汉家子弟入上书房,琴棋书画剑拳马等各方面人才都有。
四皇子弘历,自幼聪颖,过目成诵,深受康熙爷喜爱,自幼养在宫中,亲自教育,弘历的侍读,也是上书房精挑细选的拔尖人物。
本故事中的这四位爷,都是弘历的侍读,也算是他的心腹。
弘历多次下江南,到了浙江,一般都住在童家在海宁的老宅子——酣梦居。
这个老宅子,是童家老祖宗、宋代大学者童伯羽回乡建的,后人在此基础上不停扩建,到了童一山这里,占地已经超过15亩,在海宁数一不二。
一行人到了江南,弘历在当地官员陪同下视察灾情,其余三人四处游玩,其实是替弘历暗访。
第二日,童钰在市场上闲逛,看到一幅小绢画,标价五文钱,就买了下来。
画的是雨中兰,笔意却是粗放简约,了了几笔,传神达意,像是友人小聚时兴手拈来。好的东西,大约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产生,无需雕琢,比如《寒食贴》。
这幅绢画题款“风雨故人来”,满满的故事和画面感。落款“文涛”。
“文涛?”童钰像是在哪里听说过此人。
“文涛,叫袁江,是江浙一带的画家,他擅长山水、亭台、楼宇,早年拜师仇英,画风工整,深受当今圣上喜爱。这幅画与他的风格大相径庭,所以你根本没想到是他画的,一时没想起来也正常。”身后来了一位青衣小帽的少年。
他接过童钰手中的绢画,看了看,“这幅绢画,是有故事的,公子要听吗?”
童钰这才想起,原来这文涛就是如今宫里那位御用画师袁江,这画风里的小情小调,与排场宏大的宫庭画,风格的确迥异。
“当然想听。请这位小哥茶楼一叙!”
两人在瞰云楼挑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来,上了店里最好的普洱和海宁当地的小吃食。
童钰这才仔细打量对面的少年。
这少年生得相当俊俏,朗目星眉,肤如脂玉,风姿润朗,童钰看得错不开眼睛。
童钰的老祖母,动不动就捏着童钰的脸蛋,说,咱钰儿长大可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可着这北京城,哪里去找这么美貌的孩子?
“惭愧了,老祖母!您要是瞧了这货,怕是要把孙儿踩到泥里去了!”
这货,简直、简直是天上的星月一样的人物,童钰这肉身显得有些浊。
“咱们是不是哪里见过?”童钰问完,无端地想起贾宝玉见到林黛玉时的话:“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也未为不可。”
干嘛问这些?他有些脸红。
少年只用一双星眸看着童钰,笑而不语。
童钰的心脏忽然停跳了半拍。
“对面的酒楼,以前叫花月楼。楼里有个头牌叫美兰,才貌双全。袁江入宫前,跟这位美兰姑娘相好。后来这花月楼被查抄,才改成了现在的酒楼。你手里的这幅画,是美兰姑娘作画,袁江题款。当时美兰姑娘的爹病重,需要大笔银子。但美兰姑娘的画,远没有袁江的有名气,为了帮助美兰,两人就合作了很多画,多数都是娟画、扇面。”
“那美兰姑娘现在去了哪里?”
童钰对袁江多了一份了解。
他印象里的袁江,不苟言笑,呆板拘谨。没想到,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少年说:“应该是被袁江赎身了。”
“敢问阁下尊姓大名?”童钰看着花儿一般的少年,问。
“在下姓梅,”顿了片刻,少年才又道,“名亦东。祖藉江浙,这次是回乡省亲。但叔伯一家迁到了关外做生意去了。无处可去,只好四处转悠。”
“梅公子若是没有去处,不嫌弃可随我到家里小住。”童钰说。
少年看着童钰,笑起来,“那就多谢公子了。”
简直就是万人杀啊!笑起来也这么动人。
童钰悄悄地吞了两口口水。难怪汉哀帝会有“断袖之癖”的传闻了。世上原来真有一种美,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心动并忍不住想呵护的。
“那咱们走。我有几位朋友介绍给你认识。他们一定会喜欢你的。”
童钰站起身,拉起梅亦东的手往外走。
童钰能猜到,沈又希和刘凤冈见了这位少年,该是多么吃惊,大约要以为潘安重生,宋玉再世。
梅亦东却忽然红了脸。
美男子有些小女子情态,也属正常的?
童钰挑了挑眉,把他的脸红看在了眼里。
情况正如童钰所料。
沈又希和刘凤冈围着梅亦东上下左右打量,像看一个稀罕物件一样。
打量完毕,齐声对童钰说:“小钰儿,你要失宠了!”
童钰没理二位,只把浓眉挑了两下。
当得知少年姓梅后,刘凤冈立即问:“梅嬉是你什么人?”
“那是在下的孪生妹妹。”
“令妹可有许配给谁家?”沈又希问。
拜托!不要这么直接好不好?童钰都要替两人害臊起来。
梅亦东看了童钰一眼,说,“已经许配了人家。”
两人又是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
“是童家吗?”又是不约而同的问题。
梅亦东笑而不答。童钰又一次挑了挑眉毛。
“有你们这样面目可憎又无趣的朋友,简直太悲哀了!”童钰作悲哀状。
好!打住,打住!
普天之下,这样惊世骇俗的美貌,也只有小钰儿能配得上?他们高兴。
四个人一起,是要找些项目玩才好,不然,只顾着看人,会把人看化了。
“带你去看看童家的园子,这可是江浙的一景。晚上,带你去听戏。”刘凤冈说。
四个人在园子里转悠着。
“你不知道?这园子里养着海宁最好吃的蟹,在那边的湖里,咱们去捞几只怎样?”
沈又希走到哪里,最热衷的就是吃。
这吃货倒也奇怪,胃口巨大,但怎么吃都不胖,一心想练一身和哥哥一样的疙瘩肉,吃下去的都变成了汗流出来了。
正是吃蟹的季节,童家早就命人捞了送到京城去了。所剩也无几了。
四个人坐上小划子,手拿长竿网兜,下了湖。
“今天各人捞了各人吃啊!”身手最好的沈又希边捞边说。
“知道你身手好,弓马骑射样样精通,还跟着你父亲学会了沈家家传剑法飞叶剑。可是捞螃蟹这种事,不见得你就比我们强。”刘凤冈说。
这不,第一个捞上螃蟹来的,是梅亦东。
三个人暗中就更较着劲了。
只顾撅腚弯腰在水里翻腾,根本没注意,这载人的小船快要翻了。
说翻就翻!
四个人扑通扑通全进了湖,跟螃蟹做朋友去啦!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上岸的竟然还是梅亦东。
等三个落汤鸡爬上来的时候,这少年正双手抱胸,气定神闲地看着他们。
他身上竟然一丝水花也没有。
大家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明明看见你落水了。怎么上来的?”
他挑了一挑不算浓的眉毛,说:“自然是自己把自己拎上来的啊!”
“这是什么绝招?能不能教教我?”沈又希说。
梅亦东也不做声,伸出两根手指,指了指湖面上的小船。
大家一齐转头看过去。
翻了的小划子忽然又慢慢地翻回来了!
他勾了勾手指,小划子慢慢地回到了湖边。
大家张大了嘴,啥也说不出来。
刘凤冈到底也是见过世面的,他强按住没让自己大叫一声“鬼呀”,撒腿而去。
“又希,还记得梦花馆主的《九尾狐》吗?他会不会跟我们异类?”只听刘凤冈牙齿打着颤,悄声问。
“这不是什么妖法。你们若有心,也能学会。这是意念控物法。”童钰说。
“我在一本《奇谭录》里看到过,里面讲印度来的一个传教士,就会这种隔空移物的功法。”童钰问,“你会的这个功法,和书里讲的可是同一流派?”
“是不是同一流派我不清楚。我只想告诉大家,人的意念可以做很多事情。你们以为人是靠肉身活着,其实人是靠意念活着的。”梅亦东说。
“你的这个意念控物法,一般人能学习吗?”童钰问。
“当然。心性够纯粹才好。”梅亦东说。
“我要学!我要学!能拜你为师吗?”刘凤冈抢着道,“学会这个,回去吓吓那帮老先生去。”
因为这项特殊技能,即使梅亦东明明跌进了水里,衣服依然干着,他们也觉得合情合理了。
总之,三个落汤鸡不再纠结吃螃蟹的事情,急火火地跑回去换衣服,学意念控物法去了。
三个人齐刷刷硬挺挺地躺在地上,闭着眼睛,先从关注自己的呼吸开始,让注意力集中,集中在自己的一根手指上。
最先泄气的是刘凤冈,他第一个放弃了。
最先找到感觉的是沈又希,因为跟着父亲学过气功,会用丹田之气,所以找起感觉来比较容易。
童钰一直没言语。慢慢的,脊背在发热,有潮汐一样的气流,往指尖涌去。
梅亦东看着地上横着的三个人,忽然忍不住笑起来,“算了。看着你们的样子,实在好笑。你们自己慢慢找感觉。我可饿了,要吃饭去了。”
刘凤冈立即爬起来,“吃饭,吃饭!人是铁,饭是钢,是?咱们吃了饭再练不迟。”
几个人去吃饭途中,刘凤冈悄悄地问童钰,“你确定那家伙不是在捉弄咱们?”
童钰摇摇头,没说话。
是夜,童钰一直在琢磨着这个意念控物法。
半夜,他手持烛台,拿着一张纸,敲开梅亦东的门,直接钻进了他的被窝,惊得梅亦东张大嘴巴看着他。
“外面冷,快到被窝里来,看我给你表演。”童钰把他拉进被子,抖着手中的纸对梅亦东说。
随着童钰的手指,纸从被子上慢慢飘起来,飘到半空,在空中打着旋儿。
“怎样?明天找个茶杯试试。”童钰兴奋得眼睛冒星子。
梅亦东却不以为然,“你以前见过梅嬉啊?那你,觉得我这个妹妹怎么样?”
“嗯?”童钰没反应过来,“梅嬉?”哦,他的那个孪生妹妹。
“梅嬉,挺神秘的。画功不错。”
童钰的思维频道还在那张纸上,他看着慢慢落下来的纸。
“你说,我什么时候能像你一样?”他指的是拉船这样的重物。
“你已经入门了。慢慢习练就行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意念,只有那些异常专注、心无杂念的人,才能做到。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梅亦东看着童钰近在咫尺的脸,有些不自然。
“嗯!那好。睡!”童钰说着,拍了拍梅亦东的手,侧身睡去。
“他不是应该回自己的房间睡吗?”梅亦东心里嘀咕,“这是他家,他想睡哪儿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哦!”
“你洗澡用的什么东西?味道这么好闻?”童钰猛地翻过身,在他身上嗅了嗅。
梅亦东吓得赶紧拉紧了被头,“和你用的一样。赶紧睡,我困死了。”用手指熄了蜡烛。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2/142160/600281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2/142160/600281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