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家父子的小秘书 > 第463章 定都应天由来

第463章 定都应天由来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经过朱元璋的解释蓝春瞬间就明白了,原来朱棣迁都北平还有这么一层关系,他娘的自己怎么没转过弯呢,竟然忽略了北平曾经是朱棣的封地。

    “表哥,是这样吗?”

    虽然明白了,但是蓝春还想得到朱标的肯定,看一下对方是不是真这么想。

    “没错,老四是最像父皇的皇子,所以孤才笑,我是笑老四不容易,不仅要提防余孽,还要提防北元。”

    这是大哥对于弟弟的关心,要不然也不会在听到朱棣迁都决定后第一反应不是骄傲,而是心疼。

    “咱没猜错的话老四那臭小子绝对天天晚上都睡不安生,正好迁都北方是咱一直都想做的事,所以他就顺水推舟迁都北平。”

    这时朱元璋突然插话,他能理解朱棣的选择,同时也暴露自己刚才在外面偷听。

    “父皇,你怎么还偷听呢,趴自己儿子墙根,真是老不羞。”

    对于蓝春的数落朱元璋不以为然,不被蓝春怼两句他还会感觉不习惯。

    “臭小子,咱偷听怎么了,难道你还有啥秘密瞒着咱?”

    “那没有,就是我还没想好,所以就没提出来。”

    蓝春说的正是迁都一事,同时也在解释为啥没有提出来,而是和朱标私下商量。

    “无妨,你不用给咱解释,你跟标儿说就等同跟咱讲。之前咱也和标儿聊过迁都的事,不过因为朝廷正在进行的事太多,所以耽搁了。”

    老朱心中不是没有迁都的想法,这件事一直都在他内心深处,只是建国之初没有条件,也做不到。

    眼见朱元璋并不反对迁都,于是蓝春干脆就把话摊开了说。

    “那父皇你觉得要不要迁都,我觉得迁都北方就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现在草原就是大明的后花园,还有必要大费周章迁都吗?”

    蓝春本以为朱元璋会犹豫,甚至说不迁都,可是对方听后没有一丝犹豫,非常干脆说道:

    “迁,必须迁都!”

    ???

    今日问号出现的频率有点多,因为蓝春实在没想明白,都城在哪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为什么?迁都花费可不小,如今也没有北元威胁,为啥还要迁都。”

    什么身份考虑什么身份的事,蓝春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皇帝的位置上,所以并不明白为啥要大费周章去迁都。不过也有可能是装的,因为笨一点可以活的长久,古代人不懂换位思考,他们就知道一点,那就是你想当皇帝。

    朱标和朱元璋并没有嫌弃蓝春笨,反而觉得对方很好,这就是帝王,希望你聪明,帮他解决问题,但是又不希望你太聪明,什么都懂。

    “臭小子,你可能不知道咱当初为什么把都城定在应天。”

    “不知道,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呢。”

    随后朱元璋耐心为蓝春普及,就像聊家常一样。

    “前元当初在中原大地肆意妄为,民不聊生,尤其是北方,几十里都没有一户人家,只有南方还算可以,所以咱才把都城定在应天。”

    “加上之前咱的大本营就在应天,根据当时的形势来判断的话应天是最适合的都城,只有在应天才能保证军队和朝廷官员一应供给。”

    “后来咱上位后一直在往北方迁移百姓,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哪个百姓愿意背井离乡前往陌生地,可是咱也没办法啊!”

    讲到这里朱元璋眼眶湿润,似乎是想起了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不过嘴上却没停。

    “就连咱的老家凤阳同样人口稀少,后来只能迁移一部分百姓过去。这都是没办法之举,咱大明总不能只有半壁江山,北方经历常年战乱,想要恢复就离不开人烟。”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咱也想过迁都,而且也让标儿去西安考察过,不过你的一系列改革让咱暂时放下了这个想法。”

    “开封咱也考虑过,宋朝当时就在那里建都,但是咱不喜欢,地理位置有点不好。”

    讲到这里朱元璋突然起了逗蓝春的心思。

    “小子,咱考考你,你回想一下历史上大一统王朝都城都在哪里!”

    这个问题并不难,蓝春思考几秒钟后就反应过来,紧接着脱口而出。

    “北方!”

    “对,大一统王朝都城都在北方,只有咱大明比较特殊,都城定在了南方,也是形势所迫。”

    “至于大一统王朝都城为什么定在北方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和你所犹豫的点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方便抵御草原牧民部落,遇到入侵朝廷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

    这就是战略意义,都城也不是随意定的,都有含义。

    “明白了父皇,我现在能理解您的苦,连定都都是迫不得已。”

    蓝春就像个捧哏似的,捧着朱元璋聊,惹得对方笑容满面。

    “你小子,竟会哄咱开心,既然你都知道,那咱就接着给你讲讲迁都北方的好处,虽然不用提防草原,但是好处也有很多。”

    紧接着朱元璋就像一名长辈在给小辈讲故事似的继续说:

    “南方发展已经成型,现在大明需要关注的就是北方,一旦迁都绝对能带动北方发展,快速恢复生机,这是一大好处!”

    “还有就是刚才所讲的战略意义,中原大地一直以来的敌人就是北方草原,虽然如今有老三老四几个在外守着,但是保不齐那天牧民就会死灰复燃,迁都北方能够第一时间做出部署。”

    古代海战基本没有,所以大一统皇朝首先考虑就是来自北方的威胁,也是有理可依。

    “刚才咱听见老四竟然弄出了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口号。哼,如果不是这一点,咱都能抽死他,幸好没丢老朱家的人。”

    讲到这里朱元璋突然话锋一转,随后神秘一笑,朱标看到这一幕已经猜到自己父皇要干嘛了,于是有些无奈道。

    “父皇,你这样会不会不好呀。”

    “有什么不好的,咱用他的东西是他的荣幸,你把他叫回来,咱当面问他要他敢不给吗?”

    没错,朱元璋打算把这句口号拿来当做皇明祖训,顺便当作迁都口号,以此来收获北方百姓民心。

    对于老朱这种不要脸行为蓝春早已习惯,所以并不惊讶,甚至他连对方打算迁都哪里都猜到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2/142536/601889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2/142536/601889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