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发明家 > 第237章 八月开学季

第237章 八月开学季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时间已到盛夏,山河书院已经彻底的完工了,可以正式的招生了。

    今年春季,已经有一些他国的学子前来,但人数不多,仅有二三十人。在麦收的时候,寒汲已向各使馆发出了通知,各国有志学子都可到邯郸的山河学院就学。

    这几年,关于新国的传说太多了。五六年前,是关于木耒的各种美食的传说;这两三年,是关于新国的传说。

    新国的传说简直就是神话,从濒临灭国,到崛起成为一个大国,仅仅只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并且还没有外援,也不与他国结盟。

    而且这几年,新国贸易的许多东西,也是惊爆了了各国的眼球。无论是纸张,肥皂、毛衣,还是粉条、辣椒面、白糖,以及各种漂亮的玻璃珠子,白瓷盘子等等,更有舒适度比丝绸都要好的棉布。据说,宋国的国君购得了一床棉被,价值近万钱。

    去年,又从郑国那里诓来了几个城池,郑国连个屁都没放。现在,关于新国的猜测和传闻越来越离奇,许多的人都想奔赴这里,一睹这新国的风采,以及新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木耒不是大善人,山河学院是收学费的,而且学费还不低,每人每年的学费,在1000钱以上。

    仅是这学费,就已阻止了天下99的人。但这都不叫事,哪个国君没有多余的儿子?哪个大夫没有不擅车马子嗣?这些人,是最合适到这里来学习的。

    对于真正有才学,有抱负的,但财力不允许的人,学院是免学费的,前提是要半工半读,这些人里,才有木耒最想要的人。

    通告发出没多久,距离邯郸最近的南燕国,便有了反应。几个月前,其国君到邯郸请求联姻庇护未果,现在,他把自己的10来个儿子一并打包送到了邯郸,小的只有七八岁,大的已经20多岁了。

    十个儿子上学的花费,绝对用不了一个儿子上学花费的十倍。对于他来说,这么多的儿子没有多大的意义,还不如多生些女儿好。

    开学时间定在农历八月份,在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已经来了200多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各国的太子、公子,以及卿大夫的子嗣。

    但到这里来求学的女子,仅有二十来人。特么的,这里才是联姻的最佳场所啊。

    这山河学院的开设,是为新国招揽、筛选外国的人才,这里学习的都是木耒的言论?至于学那些格物之术、物理化学,对不起,那是本国的特殊人才,才可以涉及的学科。

    想学习那个东西,不应该在山河学院,而是在那个科研所,或者以后的科学院。况且,这些技术可是屠龙之术,是不会传与外人的。

    到新国来的学子们,先要要学习新国的文字,而后才是学习的各种言论,讨论的都是治国之道。

    当然,也有新型的农耕技术,算术等课程,像泮宫里面的御车、射术、音律等课程,这里是一概没有的。

    这山河学院,是木耒亲自设计的。院内有水有假山,教学楼是两层甚至三层的楼房,在一些特殊的建筑上,使用了新国没有外销的瓷砖,以及玻璃窗。

    传授简化字、筛选人才,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的目的,是向外宣扬新国的文化、理念、制度、科技,进而增强各国人对新国的向往。

    新宫门前的大道,有二三十丈之宽。而这新宫南门外,铺设的就是水泥路面。水泥路并不厚,只有十厘米的样子,各国来的学子看到脚下的路面,无不啧啧称奇。

    “这一块巨石,竟有两三丈之宽,这新人是如何从山上劈下,又运至这宫殿之前的?”

    “这新君太过奢靡矣,用石砖铺路又有何妨?如此能彰显新国之富?”

    “这巨石砖又有何新奇?只是颇费些人力,那学院大殿之地砖,乃是玉瓷砖,那玉盘一枚近百钱,新国竟用玉盘之物铺地,那才是奢靡之至!”

    “玉瓷砖算甚,那玻璃窗才是奢靡。两年前,家妹耗近千钱,购的一串玻璃链,而新国那一块玻璃窗,可做数十串的玻璃链!”

    “黄兄不知,在新人之市坊,那玻璃链仅值十几钱,待我返国之时,必装他几十串归去。”

    “黄兄,你黄国偏远,自然是奇贵无比,这玻璃串运至陈仪时,齐商购入也是十几钱一串,不想辗转千里后,竟变成近千钱一串?齐商、鲁商暴利矣!”

    “果真是这样?我即可修书信与我兄侯,让其派人至新国行商,此暴利不可让齐鲁白白得了去。”

    有人感叹新国奢靡,也有人感叹新国奢饰品的廉价,当然也有人感叹新国的文字改革。

    “自武王立国,周公创制大篆,数百年演变无几。而新国新造之字,真乃有违周礼,不知其祖周公旦观之,是否骂其为不孝子孙?”

    “我已习新字数月,新字非常适合书写,那大篆书写字,这新字可写十余字之多。”

    “是矣,听闻新国十岁之孩童,无分男女,皆可书一两千字,确是便于书写、认读。”

    ……

    “邯郸诸多食肆皆由国君亲营,其内有颇多佳肴,于他国不得食矣。诸君,这几日可去食肆一品?”

    “此小聚,必是曹兄出钱,你曹国与新国贸易,获利颇多矣。”

    “只可惜,这邯郸城没有女闾,唉。”

    “莫要说女闾,据说,曾有人想营一女闾,被那新君听闻,抓住打至半死。自此,新国无人敢再言女闾。你齐人若是难耐,趁早去寻个小妾。”

    “据传,曾经在齐、宋、鲁三国盛传之《高年级试行教材·上》便出自新国。且出自国君之手,其仅比我等大一二岁许,哪来这般聪慧?其中诸多言论,吾国之太傅皆不可解。若是我可面见新君对,我定要问个明白。”

    “这新君年幼遭雷劈,才有今日这般聪慧,不知他可否传授雷击之术……”

    “还雷击!新国士卒,皆可掌中生雷,更有金蟾口吐晴天霹雳……”

    …………

    八月开学季,新君木耒为新生致辞:

    今山河学院初启,幸会诸国学子!吾乃新君木耒。

    今逢乱世,战火蔽日,诸国皆谋存图治,如齐之管仲,变法图强。

    诸君自四方来,汇于邯郸。此学院,乃思潮之洪炉,吾等共探新论,以求治国之策,辩驭民之良方。

    旧序倾颓,新规待立。往昔之礼,于今日难应诸般困厄。

    于此,吾等当欲破陈规,勇于思索。民生之休养生息,邦交之纵横捭阖,内政之变革,皆可深入探究之。

    吾新国新立,以新立于世,制新物,行新法。为新民谋福祉,为新人开太平。

    新国之兴,系于人才;人才之盛,在于教育。山河学院,即为育经世致用之才而设。

    诸君在此修学,非为个人之利益,或为学成归国,以所学济世;或辅佐君上,恩泽天下之苍生。

    于此,百般思潮相激,绽为星星之火,以燎乱世之穹苍!

    愿诸学子,为心中之志,为天下之宁,于山河学院潜心向学。

    望诸君学有所成,勿负韶华,勿负家国,勿负天下苍生!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2/142683/603427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2/142683/603427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