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继续神域外传 > 晋朝黄帝篇(18)

晋朝黄帝篇(18)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第60章 晋朝黄帝篇(18)

    司马丕(341年-365年3月30日),字千龄,河内温县(今hen省温县)人。东晋第六位皇帝(361—365年在位),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母为周贵人。

    咸康八年(342年),袭封琅琊王。永和年间,历任散骑常侍、中军将军、骠骑将军。升平五年(361年),崇德太后扶持下即位,年号隆和。在位时期,内部军阀斗争激烈。大司马桓温执政,几次兴兵北伐,虚耗国力。北方鲜卑慕容部日益猖獗,多次打败东晋,导致东晋走向衰败。兴宁二年(364年),修习断谷饵药以求长生,导致身体中毒,不识万机,请求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兴宁三年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安平陵。爱好书法,代表作《中书帖》等。

    本名

    司马丕

    别名

    司马千龄、晋哀帝

    字

    千龄

    所处时代

    东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丹阳郡建康(今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

    341年

    逝世日期

    365年3月30日

    主要作品

    《中书帖》

    主要成就

    庚戌土断

    籍贯

    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

    谥号

    哀皇帝

    在位时间

    361年—365年

    年号

    隆和(362年)、兴宁(363年)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晋哀帝司马丕生于咸康七年(341年)。

    咸康八年(342年),受封为琅邪王。同年,晋成帝去世,本应司马丕登基,但中书令庾冰因害怕失去权势,遂以司马丕年幼为由,拥戴司马丕叔父晋康帝登基,改元建元。[3]

    永和元年(345年),拜散骑常侍。

    永和十二年(356年),加中军将军。

    升平三年(359年),任骠骑将军。[4]

    登基为帝

    升平五年(361年)五月,晋穆帝去世,皇太后褚蒜子下令说司马丕本来早就该登基为帝,他是皇室正统,如今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皇帝。于是司马丕登基。五月,司马丕登基后大赦天下,同时封弟弟司马奕为琅琊王。同年七月,将晋穆帝安葬在永平陵;九月,立妃子王穆之为皇后。十一月,司马丕下诏让晋穆帝、晋康帝过继给晋显宗司马衍。

    隆和元年(362年)正月,前燕将领吕护、傅末波攻陷小垒,兵临洛阳。正月十三日,推尊生母亲周氏为皇太妃,进升琅邪王司马奕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四月,吕护再次侵犯洛阳。五月,司马丕派北中郎将庾希、竟陵太守邓遐率领水军救援洛阳。七月,吕护军退守小平津。十二月初一日,出现日食,司马丕下诏表示要减轻严峻繁琐的赋税,周详地商议法令,全部遵循减损之要。

    兴宁元年(363年)正月,改元兴宁。同年二月,大赦天下。三月,司马丕生母皇太妃周氏去世于琅邪府,皇帝奔丧,诏令司徒、会稽王昱总管内外众务,同月将其下葬。后司马丕因为喜得一子而大赦天下。同月,司马丕亲自下田劳动以发展农业。

    兴宁二年(364年)三月八日,因为司马丕一向喜欢长生不老之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谷、服丹药,侍中高崧谏曰:“这不是好事情啊,陛下不应如此。”哀帝不听,结果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于是崇德太后褚蒜子摄政。司马丕先任命桓温扬州刺史,后又派人让其入朝为宰相,结果桓温不同意。

    兴宁二年(364年)七月,司马丕下圣旨让桓温入朝,但八月,桓温到了赭圻后就筑城居住在那里,桓温的权势和野心暴露。

    中毒逝世

    兴宁三年(365年)正月一日,皇后王穆之去世。同月,司马丕在西堂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葬在安平陵。司马丕死后谥号为哀,和王皇后并葬于安平陵。

    晋哀帝司马丕没有后嗣,皇太后下达诏令,让琅邪王司马奕继承帝位。

    为政举措

    庚戌土断

    司马丕在位期间实行土断后,又在兴宁二年(364年)三月一日再次推行,史称“庚戌土断”或“庚戌制”。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这一政策有利于行政统一和节省开支。时哀帝下令各地检阅户口把800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严行法禁,因364年3月1日是庚戌日,故此制亦称“庚戌制”。此制颁行后,彭城王司马玄隐匿5户,被查出后收付廷尉。在当时收效较大,但桓温死后,此法亦止。

    关注民生

    隆和元年(362年),司马丕登基不久,下诏减轻田税,一亩只收二升。同年八月,司马丕令袁真运送五万斛米到洛阳,同年冬十月,赏赐大米给贫穷的人,每人五斛。

    历史评价

    褚蒜子:“琅邪王丕,中兴正统,明德懋亲。”

    《晋书》:“哀皇宽惠,可以为君,而鸿祀禳天,用尘其德。”

    书法成就

    司马丕的书法很好,晋朝偏安一隅,多文墨之气,司马丕也有书法作品。《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其中就收录了哀帝司马丕的书法真迹《中书贴》,于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美国着名古董收藏家安思远处购回。

    司马奕(342年-386年),字延龄,河内郡温县(今hen省温县)人,生于建康县(今js省nj市)。东晋第七位皇帝(365年3月31日-372年1月6日),晋成帝司马衍的次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弟,母为周贵人,东晋唯一一位在位期间被废的皇帝。

    咸康八年(342年),册封东海王,历任散骑常侍、镇军将军、车骑将军。晋哀帝即位,受封琅邪王,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兴宁三年(365年),继承帝位,在位六年。太和六年(371年),为大司马桓温所废,降封东海王。咸安二年(372年),降封海西县公。

    太元十一年(386年),在吴县病逝,终年四十五岁。

    本名

    司马奕

    别名

    晋废帝、海西公

    字

    延龄

    所处时代

    东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丹阳郡建康县(今js省nj市)

    出生日期

    342年

    逝世日期

    386年

    籍贯

    河内郡温县(今hen省温县)

    在位时间

    365年-371年

    年号

    太和(366年)

    性别

    男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8/18916/81900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8/18916/819001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