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名扬天下(中)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巨大的黑龙太师椅,端坐在上的现世魇君。
身姿小小,尚不及椅子高,但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却让人不寒而栗。
那含着不属于孩童的阴深计谋的眼睛黑得渗人,镶嵌在沐之白皙的皮肤上,竟显得黑白乍眼,别有阴鸷森冷的意味。
众臣做梦都没想到,这舌战群臣的竟会是个小娃娃!
一旁,福果颇有骄傲之色,一扫拂尘,朗声道:“沐府二小姐沐之,入朝!”
“天啊?是沐霁言的女儿!那个妖童!”
“太可怕了!一定是民间说的那样,是魇君转世!要么就是妖怪投胎!”
“莫非真是神童?!”
众臣惊异不已,纷纷交头接耳。
沐之无心在“神童”身份这件事上多纠缠,便咳嗽两声,尽力将嗓子放得粗狂些,可惜出口仍然奶里奶气的:
“皇上,北楚之争已非一时,一向从中调停的云炎这次也参与战事。臣以为,云炎与大楚必有所协定,或者可以说是赌约,赌的就是我皇会不会御驾亲征,前往东原出兵应战!”
“什么?”
“这这这”
“荒谬!”
“无稽之谈”
沐之一说完,群臣哗然,尤其是先前被沐之骂得体无完肤的老臣们,更是唇枪舌剑地迎面而来,但白轩辕却是颇有兴趣的样子。
沐之继续道:
“如段玉大人所言,大楚一破,云炎必不战而退。但究竟该如何具体办法呢?
大楚地处北离东部,云炎地处北离南部,三国势均力敌,相互抗衡。其中云炎地广人稀,物资较匮乏,在三国之中相对势弱,所以他不敢贸然联合大楚进攻,只能协定:
若北离御驾亲征深入东原,那么东有大楚,南有云炎,腹背受敌,西不可撤,北离就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地形,云炎便会开战呼应大楚;
若北离不御驾亲征,云炎便全身而退。所以说大楚与北离之战,云炎是看谁势强便帮谁,只等从中渔利,瓜分战败国。
而大楚只有在获得云炎的帮助下,才有胜的可能,因而百般挑衅,就等御驾到东原。这就是大楚云炎按兵不动的原因。”
沐之说完,那身形魁梧的司徒将军朗声道:“皇上,臣赞同!所以皇上您万万不能御驾亲征!臣司徒牛使请命,愿前往卧龙关迎战!”
司徒牛屎?
沐之很不厚道地在这种严肃的场面下想发笑:将军,看来你爹妈是标准的起名废啊
她心中笑罢,赶紧放眼打量。
只见司徒牛使身形高大,皮肤黝黑,面庞并不十分英俊,却有常年征战沙场才能历练出的霸气与沧桑,一双眼睛更是透露出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果敢。
前世亦为军人的沐之乍一见此人,心中不免添了几分好感。
“也就是说,朕不能御驾亲征了?”白轩辕出声打断了沐之的开小差。
“非也!”沐之摇头。
“这一会儿要亲征,一会儿又不行,朝堂之上国家大事,岂容尔等小儿嬉戏?”林琛赶紧借题发挥,鼓动得群臣纷纷附和。
“什么意思?难道朕明知此中利害,也一定要亲征?”白轩辕也有些糊涂了。
沐之却笃定道:“没错!不仅要御驾亲征,而且还要大张旗鼓风风光光地御驾亲征!兵往卧龙关,御驾至云炎!”
……………………………………
……………………………………
两个月后。
一望无际的草原,无边深远的广袤天空,冷风呼啸间荒草折风而动,天地苍茫一片。
依沐之那日在朝堂上力说群臣的谋略,白轩辕的幡龙御驾浩浩荡荡地开往了云炎。
而前往北界卧龙关迎战的,则是大将司徒牛使和左副将段玉,以及被任命为右副将的沐之。
二十万大军已在征战途中行进了两个多月,终于在入冬时分进入东原。
对于沐之受命右副将,朝中老臣拼命反对,但司徒牛使却是一万个乐意。
司徒牛使年近五十,征战沙场三十余年,段玉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却也已戎马近十年。
这二人均军功赫赫,颇有资历,官职均尊于沐之,却都毫不摆谱,处处对沐之礼敬有加。
这不仅是因为沐之在朝堂上帮他俩出了口恶气,更是因为沐之已然力证“神童”身份,显露惊人的将兵之能,所谈军法均让二人打心眼儿里地佩服。
“段将军,还有几日可出东原?”掀开厚重的马车帘,沐之用嘶哑的声音问到。
段玉策马一旁,微微探身,道:“如果不下雨,五日之内便能出东原。沐大人,你要不要停车休息一下?”
这段玉虽是个领兵带将的将军,但为人不失幽默,时不时地会开两句玩笑,尤其爱语调回转地戏称沐之“沐大人”,逗得众将士哈哈大笑。
能和这二人一同作战,沐之必胜的信念又坚定了几分。
行军打仗最怕将领之间嫌隙不和,一个说往东,另一个偏说往西,不顾数万士兵的性命,一味地固执孤行,最后必然战败。
虽说胜败兵家乃常事,但这一仗她却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否则照她临行前与白轩辕的协定,沐霁言和柳知月将为此战陪葬。
但若成功,白轩辕许诺,沐霁言的一切罪名可一笔勾销。
“不用了段将军,行军要紧,不用管我。”沐之安慰笑笑。
段玉担忧地皱眉,想再说些什么,但见沐之看向车窗外的眼神十分坚定,他只好抿了抿嘴,继续前行。
舟车劳顿,快马不停,沐之不是不难受,而是能忍着。
大楚在知道领兵前来的不是白轩辕以后,就已蠢蠢欲动,颇有拿下卧龙关之势,情势可谓一触即发。
卧龙关易守难攻,一旦被楚军占领,则对北离极大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她怎么可能让整个队伍因为她而滞步。
一路上吃的是难以消化的粗粮和硬邦邦的雪块,马车颠簸,车窗漏风,半夜时分根本冻得无法入睡。
两个月行军赶路下来,沐之已因严重脱水而变得极度虚弱,满脸不见一点血色,整个人瘦成了皮包骨,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照顾她的两个奶娘早已病倒,被留在了途径的城镇,现在她身边只剩段玉亲自照顾。
这一切对于常人来说已劳苦不堪,更何况她现在的身体还只是个两岁的孩子。
沐之哀叹自己作为成年人,却不得不被禁锢在这样的小小身躯里。
可对于全军将士来说,那个冷静犀利地在朝堂上舌战群臣的魇君,那个终日静静地坐在马车里未曾露面的小神童,放佛是上天眷顾北离而派下的星宿神仙。
这一战,多了些天命必胜的味道。
……………………………………
……………………………………
五日过后,二十万大军将出东原。
段玉掀开车帘,对沐之道:“我已下令,半个时辰后驻地休息,等你身子好些再继续行军。”
沐之躺在车厢里,挣扎了两下,没能坐起来,急道:“不可!怎能为我滞留全军?大战在即,不能耽误时间!”
段玉皱起眉头,严肃道:“可猛士若是失了大将,这仗还怎么打?”
“段大人放心,我还死不了,别忘了,我可是大祸害魇君祸害都是要活千年的”沐之的声音微弱无力,她极力将话语说得连贯完整,段玉的眉头却拧得更紧了。
“我不管你是什么魇君还是神童,在我眼里,你只是我的属下,我必须对你负责!”
段玉说的坚定而真诚,沐之不由笑笑,道了声“谢了,兄弟。”
段玉面色动容,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却听马车外传来急“报”声,二人相视一眼,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段玉抱起沐之,弯身跳出马车。
远远望去,只见前方跑来一匹马,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正趴在马背上。未等马跑近,那士兵就从马背上掉了下去。
只见那士兵断了条胳膊,满身血污,盔甲已残破碎裂,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卧龙关要守不住了三千备战援军已撑不住了快”前来报信的士兵用尽最后的力气,从怀中掏出守城大印,说完便脑袋一沉,没了脉搏。
段玉见状一惊:“没想到楚贼这么快开战,难道皇上与云炎的和谈不成功?”
沐之摇头,道:“只要皇上到云炎,以云炎见缝插针的龟缩态度,绝不会开战。云炎本指望坐等瓜分,却不料堂堂北离君王忽然亲临,云炎必知我国强势警告意味。
再加上皇上带去的十万人马就驻扎在云炎边境,皇上每日均亲笔书信交与守军大将,只要有一日信笺未到,十万大军就会立刻杀进云炎。云炎本就想坐山观虎斗,又怎会公然与我们为敌。”
沐之说完从段玉怀里跳下,打了两晃才站稳身子。她走上前细细察看尸体,发现了些问题。
一旁的司徒牛使不解问道:“那楚贼为何还是早早开战了?”
沐之回答:“因为他们现在也在和云炎谈判,发觉云炎意图中立,那么大楚会觉得即使单打独斗,也总是有胜的几率。”
沐之只顾专心察看尸体,丝毫没有发觉四周投来的难以置信的目光。众人怎会知道,沐之前世见过的尸体,比她如今见过的人都多。
她查看了一会,指着尸体道:
“二位大人请看,这士兵身前的伤口,都是皮肉从里往外翻,边缘成洞形,外翻的皮肉成褐色焦状,应该是带倒钩的火射箭矢所致。”
“这是攻城所用的箭矢!”司徒牛使气愤道:“箭矢带有倒钩,一拔就带块皮肉下来!这楚贼小儿最阴狠毒辣,真真小人作为!”
“没错,是攻城箭。”沐之点点头,后又生疑:“难道楚军已经混入卧龙关内?能围攻下我军位于后方的三千备军,楚军这批人马的数量至少在五千以上。”
看到沐之的脸色渐渐阴沉,段玉不由担忧道:“这”
沐之想了想,道:“这么看来,前面很可能有埋伏。但是追击一个重伤的信兵,二十人足矣,怎可能由得信兵逃脱来报信,我猜,楚军是故意为之,让我们忌惮前面有五千以上兵力的埋伏,为保障援军兵力富足,我们只能改道。”
段玉表示赞同:“卧龙关东南部密野深林,地形多变,行军带着这么多辎重,必然折损多半,因而只能取道东北,从东兮峡谷穿过,绕到卧龙关前侧,刚好可以打敌人一个包围。”
司徒牛使开始发愁:“如此一来就是时间问题了,强行军的话也要十几日才能绕到卧龙关,而且强行军战斗力不高,打包围战恐怕有困难。”
沐之却轻轻挑眉,“将军误会了,我可没说要取道东兮峡谷。”
“可前面有埋伏,东南又不能行?”
“我前面所说的是敌军希望我们想到的。卧龙关久攻不下是为何?很简单,兵力不够。卧龙关外的兵力应该只有五万以内,用来进行车轮战,消耗关内将士战斗力,剩下的主力部队定埋伏在东兮大峡谷内。
峡谷两端出口狭隘,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地。峡谷的南口肯定隐伏有兵力,只等我们二十万大军进去后——一口气全剿!而届时卧龙关的守关兵力早已疲惫至极,失去战斗力,根本无法为我们提供后援。”
段玉附议:“将军,我觉得沐大人说的有道理。一旦进入峡谷就等于进了敌军的口袋,两边悬崖无法攀登,在两方人马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突围的话,跟全剿也没什么区别了。”
司徒牛使也点头赞同:“这一招很险,但若成功便可一战而胜!看来楚贼的野心真不小啊!现在卧龙关敌军数量不多,我们要是抓紧时间行军,至少也能先灭敌人一翼!”
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不利转化为有利才是王道!
沐之深谙《孙子兵法》,认真思索了一阵,她决定依旧谨遵祖师爷爷的智慧,便道:
“司徒将军,既然敌人一上来就长蛇吞象,那我们何不兵分两路:
十万步兵轻骑负辎重前往东兮峡谷,秘密驻兵峡谷之外;
另十万步兵只带援助粮草,轻装穿过密林,强行至卧龙关。待剿灭关外四万敌军,所余兵力立即开往峡谷,和埋伏在峡谷外的十万步兵轻骑一起,从峡谷东西两侧打他们一个反全剿!”
司徒牛使和段玉面面相觑,既赞同沐之谋略,又吃惊于沐之计谋里的野心和魄力。
六日后,沐之和司徒牛使所带的十万步兵抵达卧龙关。
如沐之所料,卧龙关外的敌军果然只有不到四万兵力,被北离十万大军一个闪电战打得溃不成军,剩下不到五千人纷纷向东兮峡谷逃去。证实了沐之先前所言,楚军的主力果然在峡谷内。
司徒牛使喜道:
“沐将军,我们现在应该立即起兵前往,不然那五千楚贼到了峡谷,只怕楚军主力会立即撤退,段玉领着十万兵力,最多只能堵住一侧峡谷口,这包围战就打不了了。”
沐之笑道:“将军,不急,我们这就前往峡谷口。不过大军开拔之前,我有一计,请将军一听。”
……………………………………
……………………………………
十日后,东兮峡谷外。
十二月的风,凛冽肃杀。大地上铺陈着厚厚的白雪。大风吹起雪粒飞扬,和灰白色的万里长空一并构成天地茫茫。
沐之裹着毡毯坐在帐篷外,久久望着天空。
空气中,气氛变得很微妙。一派悠然太平下,像是有暗流在悄悄汇集。
司徒牛使从不远处翻身下马,见沐之竟坐在外面,便赶紧走上前,命人将她抬回营帐。
她抬手制止,道:“是我要出来的,咳咳咳我有事和将军商量”说完这句话,她又咳嗽了好一阵才缓过来。
司徒牛使赶紧站到她身旁上风向的位置,一脸担忧神情。
本在那两个月的行军路上,沐之就已极度虚弱到日日昏睡,现在连番起战加军队强行,再加上近日又感了风寒,她已近乎体力透支,连说话都困难。
军队里的军医都以医治外伤为主,面对她这个碰一下都怕碎了的孩子,也是手足无措。
行军打仗,主帅一旦病重,军队往往都会直接班师回朝。不少叱咤风云的大将都是因救治不及而病死前线。
想到这里,司徒牛使的眉头皱成“川”字型。眼下沐之虽不是主帅,却已然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况且沐霁言是他心中最敬仰的文臣,若是沐之有个三长两短,他如何向沐霁言交代。
“沐将军,现在我们的兵力都已驻守在峡谷两端,将楚军牢牢包围在峡谷内,却为何迟迟不攻?严冬酷寒,极其消耗粮草,这样耗下去,军队体力是恢复了,但粮草迟早也会告罄啊!”
“我今日就是要和将军商讨此事。咳咳将军,今夜可战。”
“为何是今夜?”见沐之还是受风咳嗽,司徒牛使赶紧又拿出条毡毯。
“将军请看,东南方天空云层成鳞状密集分布,云层边缘伴有淡黄色晕圈。除此以外,咳咳大片的云彩咳咳咳成上下交错状,相接面朝西北方向。以此推断,今夜二更之时,东南来势,峡谷内必起大风。”
沐之运用现代从军时学过的地理知识,观察云层分布情况和冷锋低气压的移动速度,这样判断。
司徒牛使也略懂天象,但从不曾看得如此精密笃定,他瞬间对沐之既佩服又惊讶,同时也有些担忧,毕竟战事可不是玩笑,怎能看看天象就决定起战时间呢?
“沐将军,从卧龙关来时,你说有一计,让全关疏散百姓,所有将士均和我们一同前往东兮峡谷,卧龙关内不留一个人。现在又仅凭几片云彩就决定开战,会不会太大意了?”
沐之知道司徒牛使是实心眼儿的人,不善言辞,所以面对他的言语相冲,她只笑笑,并不介意。
“我们这里二十万人马,咳咳咳加上从卧龙关带出的三万将士,总共二十三万人马。楚军只有十六万人,就数量来说,这一战我们占优势;
峡谷两端的出口都被已我们封死,楚军等于是瓮中之鳖,地形上,我们亦有优势。咳咳但若硬攻,楚贼必然狗急跳墙,作殊死反抗,届时我们虽胜却也会折损过多。所以,我们只有借上天东风一用——火烧东兮峡!”
“也就是说二更会起东风,风向会助我们火烧峡谷,我们只需从两端拦截逃窜楚军即可!”
“不。火发上风,无攻下风。处于下风向的段将军负责率领先锋营十万人马进攻,而我们的上风向东南口只负责拦截大楚皇帝!咳咳”
司徒牛使渐渐明白了沐之计谋最妙之处,“如此一来,一定会有不少楚贼从我们这边的东南口逃窜了!”
“没错!这个豁口就是留给他们的。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所以今夜我们的任务是剿灭敌军主力和生擒大楚皇帝南青严,剩下的逃窜楚贼则可杀回卧龙关全剿!”
“我明白了!火势一起,楚贼见无路可逃,必然抱必死之心相战,就会使我们伤亡太多,所以要留豁口给他们。”司徒牛使语气中已十分肯定沐之的计策。
“卧龙关处在楚贼回国必经之途,这对峙的十日内,他们粮草早已告罄,要想逃回大楚,就必须去卧龙关补给。
所以我下令清空关内所有百姓和粮草,一来是为了断绝他们的补给咳咳二来是以防穷寇拿全关百姓做要挟!到时候咳咳等他们残军惊魂未定到了卧龙关,却发现空无一人时,我们已经兵到关外,届时就可以将残余楚军一网打尽!”
“好计策!!”司徒牛使大呼一声,一想到楚贼狼狈逃窜的模样,他不由兴奋地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如此妙计,楚贼焉有狗命可活!哈哈哈哈”
“一切就看老天爷借不借我东风了。”
身姿小小,尚不及椅子高,但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却让人不寒而栗。
那含着不属于孩童的阴深计谋的眼睛黑得渗人,镶嵌在沐之白皙的皮肤上,竟显得黑白乍眼,别有阴鸷森冷的意味。
众臣做梦都没想到,这舌战群臣的竟会是个小娃娃!
一旁,福果颇有骄傲之色,一扫拂尘,朗声道:“沐府二小姐沐之,入朝!”
“天啊?是沐霁言的女儿!那个妖童!”
“太可怕了!一定是民间说的那样,是魇君转世!要么就是妖怪投胎!”
“莫非真是神童?!”
众臣惊异不已,纷纷交头接耳。
沐之无心在“神童”身份这件事上多纠缠,便咳嗽两声,尽力将嗓子放得粗狂些,可惜出口仍然奶里奶气的:
“皇上,北楚之争已非一时,一向从中调停的云炎这次也参与战事。臣以为,云炎与大楚必有所协定,或者可以说是赌约,赌的就是我皇会不会御驾亲征,前往东原出兵应战!”
“什么?”
“这这这”
“荒谬!”
“无稽之谈”
沐之一说完,群臣哗然,尤其是先前被沐之骂得体无完肤的老臣们,更是唇枪舌剑地迎面而来,但白轩辕却是颇有兴趣的样子。
沐之继续道:
“如段玉大人所言,大楚一破,云炎必不战而退。但究竟该如何具体办法呢?
大楚地处北离东部,云炎地处北离南部,三国势均力敌,相互抗衡。其中云炎地广人稀,物资较匮乏,在三国之中相对势弱,所以他不敢贸然联合大楚进攻,只能协定:
若北离御驾亲征深入东原,那么东有大楚,南有云炎,腹背受敌,西不可撤,北离就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地形,云炎便会开战呼应大楚;
若北离不御驾亲征,云炎便全身而退。所以说大楚与北离之战,云炎是看谁势强便帮谁,只等从中渔利,瓜分战败国。
而大楚只有在获得云炎的帮助下,才有胜的可能,因而百般挑衅,就等御驾到东原。这就是大楚云炎按兵不动的原因。”
沐之说完,那身形魁梧的司徒将军朗声道:“皇上,臣赞同!所以皇上您万万不能御驾亲征!臣司徒牛使请命,愿前往卧龙关迎战!”
司徒牛屎?
沐之很不厚道地在这种严肃的场面下想发笑:将军,看来你爹妈是标准的起名废啊
她心中笑罢,赶紧放眼打量。
只见司徒牛使身形高大,皮肤黝黑,面庞并不十分英俊,却有常年征战沙场才能历练出的霸气与沧桑,一双眼睛更是透露出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果敢。
前世亦为军人的沐之乍一见此人,心中不免添了几分好感。
“也就是说,朕不能御驾亲征了?”白轩辕出声打断了沐之的开小差。
“非也!”沐之摇头。
“这一会儿要亲征,一会儿又不行,朝堂之上国家大事,岂容尔等小儿嬉戏?”林琛赶紧借题发挥,鼓动得群臣纷纷附和。
“什么意思?难道朕明知此中利害,也一定要亲征?”白轩辕也有些糊涂了。
沐之却笃定道:“没错!不仅要御驾亲征,而且还要大张旗鼓风风光光地御驾亲征!兵往卧龙关,御驾至云炎!”
……………………………………
……………………………………
两个月后。
一望无际的草原,无边深远的广袤天空,冷风呼啸间荒草折风而动,天地苍茫一片。
依沐之那日在朝堂上力说群臣的谋略,白轩辕的幡龙御驾浩浩荡荡地开往了云炎。
而前往北界卧龙关迎战的,则是大将司徒牛使和左副将段玉,以及被任命为右副将的沐之。
二十万大军已在征战途中行进了两个多月,终于在入冬时分进入东原。
对于沐之受命右副将,朝中老臣拼命反对,但司徒牛使却是一万个乐意。
司徒牛使年近五十,征战沙场三十余年,段玉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却也已戎马近十年。
这二人均军功赫赫,颇有资历,官职均尊于沐之,却都毫不摆谱,处处对沐之礼敬有加。
这不仅是因为沐之在朝堂上帮他俩出了口恶气,更是因为沐之已然力证“神童”身份,显露惊人的将兵之能,所谈军法均让二人打心眼儿里地佩服。
“段将军,还有几日可出东原?”掀开厚重的马车帘,沐之用嘶哑的声音问到。
段玉策马一旁,微微探身,道:“如果不下雨,五日之内便能出东原。沐大人,你要不要停车休息一下?”
这段玉虽是个领兵带将的将军,但为人不失幽默,时不时地会开两句玩笑,尤其爱语调回转地戏称沐之“沐大人”,逗得众将士哈哈大笑。
能和这二人一同作战,沐之必胜的信念又坚定了几分。
行军打仗最怕将领之间嫌隙不和,一个说往东,另一个偏说往西,不顾数万士兵的性命,一味地固执孤行,最后必然战败。
虽说胜败兵家乃常事,但这一仗她却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否则照她临行前与白轩辕的协定,沐霁言和柳知月将为此战陪葬。
但若成功,白轩辕许诺,沐霁言的一切罪名可一笔勾销。
“不用了段将军,行军要紧,不用管我。”沐之安慰笑笑。
段玉担忧地皱眉,想再说些什么,但见沐之看向车窗外的眼神十分坚定,他只好抿了抿嘴,继续前行。
舟车劳顿,快马不停,沐之不是不难受,而是能忍着。
大楚在知道领兵前来的不是白轩辕以后,就已蠢蠢欲动,颇有拿下卧龙关之势,情势可谓一触即发。
卧龙关易守难攻,一旦被楚军占领,则对北离极大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她怎么可能让整个队伍因为她而滞步。
一路上吃的是难以消化的粗粮和硬邦邦的雪块,马车颠簸,车窗漏风,半夜时分根本冻得无法入睡。
两个月行军赶路下来,沐之已因严重脱水而变得极度虚弱,满脸不见一点血色,整个人瘦成了皮包骨,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照顾她的两个奶娘早已病倒,被留在了途径的城镇,现在她身边只剩段玉亲自照顾。
这一切对于常人来说已劳苦不堪,更何况她现在的身体还只是个两岁的孩子。
沐之哀叹自己作为成年人,却不得不被禁锢在这样的小小身躯里。
可对于全军将士来说,那个冷静犀利地在朝堂上舌战群臣的魇君,那个终日静静地坐在马车里未曾露面的小神童,放佛是上天眷顾北离而派下的星宿神仙。
这一战,多了些天命必胜的味道。
……………………………………
……………………………………
五日过后,二十万大军将出东原。
段玉掀开车帘,对沐之道:“我已下令,半个时辰后驻地休息,等你身子好些再继续行军。”
沐之躺在车厢里,挣扎了两下,没能坐起来,急道:“不可!怎能为我滞留全军?大战在即,不能耽误时间!”
段玉皱起眉头,严肃道:“可猛士若是失了大将,这仗还怎么打?”
“段大人放心,我还死不了,别忘了,我可是大祸害魇君祸害都是要活千年的”沐之的声音微弱无力,她极力将话语说得连贯完整,段玉的眉头却拧得更紧了。
“我不管你是什么魇君还是神童,在我眼里,你只是我的属下,我必须对你负责!”
段玉说的坚定而真诚,沐之不由笑笑,道了声“谢了,兄弟。”
段玉面色动容,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却听马车外传来急“报”声,二人相视一眼,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段玉抱起沐之,弯身跳出马车。
远远望去,只见前方跑来一匹马,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正趴在马背上。未等马跑近,那士兵就从马背上掉了下去。
只见那士兵断了条胳膊,满身血污,盔甲已残破碎裂,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卧龙关要守不住了三千备战援军已撑不住了快”前来报信的士兵用尽最后的力气,从怀中掏出守城大印,说完便脑袋一沉,没了脉搏。
段玉见状一惊:“没想到楚贼这么快开战,难道皇上与云炎的和谈不成功?”
沐之摇头,道:“只要皇上到云炎,以云炎见缝插针的龟缩态度,绝不会开战。云炎本指望坐等瓜分,却不料堂堂北离君王忽然亲临,云炎必知我国强势警告意味。
再加上皇上带去的十万人马就驻扎在云炎边境,皇上每日均亲笔书信交与守军大将,只要有一日信笺未到,十万大军就会立刻杀进云炎。云炎本就想坐山观虎斗,又怎会公然与我们为敌。”
沐之说完从段玉怀里跳下,打了两晃才站稳身子。她走上前细细察看尸体,发现了些问题。
一旁的司徒牛使不解问道:“那楚贼为何还是早早开战了?”
沐之回答:“因为他们现在也在和云炎谈判,发觉云炎意图中立,那么大楚会觉得即使单打独斗,也总是有胜的几率。”
沐之只顾专心察看尸体,丝毫没有发觉四周投来的难以置信的目光。众人怎会知道,沐之前世见过的尸体,比她如今见过的人都多。
她查看了一会,指着尸体道:
“二位大人请看,这士兵身前的伤口,都是皮肉从里往外翻,边缘成洞形,外翻的皮肉成褐色焦状,应该是带倒钩的火射箭矢所致。”
“这是攻城所用的箭矢!”司徒牛使气愤道:“箭矢带有倒钩,一拔就带块皮肉下来!这楚贼小儿最阴狠毒辣,真真小人作为!”
“没错,是攻城箭。”沐之点点头,后又生疑:“难道楚军已经混入卧龙关内?能围攻下我军位于后方的三千备军,楚军这批人马的数量至少在五千以上。”
看到沐之的脸色渐渐阴沉,段玉不由担忧道:“这”
沐之想了想,道:“这么看来,前面很可能有埋伏。但是追击一个重伤的信兵,二十人足矣,怎可能由得信兵逃脱来报信,我猜,楚军是故意为之,让我们忌惮前面有五千以上兵力的埋伏,为保障援军兵力富足,我们只能改道。”
段玉表示赞同:“卧龙关东南部密野深林,地形多变,行军带着这么多辎重,必然折损多半,因而只能取道东北,从东兮峡谷穿过,绕到卧龙关前侧,刚好可以打敌人一个包围。”
司徒牛使开始发愁:“如此一来就是时间问题了,强行军的话也要十几日才能绕到卧龙关,而且强行军战斗力不高,打包围战恐怕有困难。”
沐之却轻轻挑眉,“将军误会了,我可没说要取道东兮峡谷。”
“可前面有埋伏,东南又不能行?”
“我前面所说的是敌军希望我们想到的。卧龙关久攻不下是为何?很简单,兵力不够。卧龙关外的兵力应该只有五万以内,用来进行车轮战,消耗关内将士战斗力,剩下的主力部队定埋伏在东兮大峡谷内。
峡谷两端出口狭隘,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地。峡谷的南口肯定隐伏有兵力,只等我们二十万大军进去后——一口气全剿!而届时卧龙关的守关兵力早已疲惫至极,失去战斗力,根本无法为我们提供后援。”
段玉附议:“将军,我觉得沐大人说的有道理。一旦进入峡谷就等于进了敌军的口袋,两边悬崖无法攀登,在两方人马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突围的话,跟全剿也没什么区别了。”
司徒牛使也点头赞同:“这一招很险,但若成功便可一战而胜!看来楚贼的野心真不小啊!现在卧龙关敌军数量不多,我们要是抓紧时间行军,至少也能先灭敌人一翼!”
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不利转化为有利才是王道!
沐之深谙《孙子兵法》,认真思索了一阵,她决定依旧谨遵祖师爷爷的智慧,便道:
“司徒将军,既然敌人一上来就长蛇吞象,那我们何不兵分两路:
十万步兵轻骑负辎重前往东兮峡谷,秘密驻兵峡谷之外;
另十万步兵只带援助粮草,轻装穿过密林,强行至卧龙关。待剿灭关外四万敌军,所余兵力立即开往峡谷,和埋伏在峡谷外的十万步兵轻骑一起,从峡谷东西两侧打他们一个反全剿!”
司徒牛使和段玉面面相觑,既赞同沐之谋略,又吃惊于沐之计谋里的野心和魄力。
六日后,沐之和司徒牛使所带的十万步兵抵达卧龙关。
如沐之所料,卧龙关外的敌军果然只有不到四万兵力,被北离十万大军一个闪电战打得溃不成军,剩下不到五千人纷纷向东兮峡谷逃去。证实了沐之先前所言,楚军的主力果然在峡谷内。
司徒牛使喜道:
“沐将军,我们现在应该立即起兵前往,不然那五千楚贼到了峡谷,只怕楚军主力会立即撤退,段玉领着十万兵力,最多只能堵住一侧峡谷口,这包围战就打不了了。”
沐之笑道:“将军,不急,我们这就前往峡谷口。不过大军开拔之前,我有一计,请将军一听。”
……………………………………
……………………………………
十日后,东兮峡谷外。
十二月的风,凛冽肃杀。大地上铺陈着厚厚的白雪。大风吹起雪粒飞扬,和灰白色的万里长空一并构成天地茫茫。
沐之裹着毡毯坐在帐篷外,久久望着天空。
空气中,气氛变得很微妙。一派悠然太平下,像是有暗流在悄悄汇集。
司徒牛使从不远处翻身下马,见沐之竟坐在外面,便赶紧走上前,命人将她抬回营帐。
她抬手制止,道:“是我要出来的,咳咳咳我有事和将军商量”说完这句话,她又咳嗽了好一阵才缓过来。
司徒牛使赶紧站到她身旁上风向的位置,一脸担忧神情。
本在那两个月的行军路上,沐之就已极度虚弱到日日昏睡,现在连番起战加军队强行,再加上近日又感了风寒,她已近乎体力透支,连说话都困难。
军队里的军医都以医治外伤为主,面对她这个碰一下都怕碎了的孩子,也是手足无措。
行军打仗,主帅一旦病重,军队往往都会直接班师回朝。不少叱咤风云的大将都是因救治不及而病死前线。
想到这里,司徒牛使的眉头皱成“川”字型。眼下沐之虽不是主帅,却已然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况且沐霁言是他心中最敬仰的文臣,若是沐之有个三长两短,他如何向沐霁言交代。
“沐将军,现在我们的兵力都已驻守在峡谷两端,将楚军牢牢包围在峡谷内,却为何迟迟不攻?严冬酷寒,极其消耗粮草,这样耗下去,军队体力是恢复了,但粮草迟早也会告罄啊!”
“我今日就是要和将军商讨此事。咳咳将军,今夜可战。”
“为何是今夜?”见沐之还是受风咳嗽,司徒牛使赶紧又拿出条毡毯。
“将军请看,东南方天空云层成鳞状密集分布,云层边缘伴有淡黄色晕圈。除此以外,咳咳大片的云彩咳咳咳成上下交错状,相接面朝西北方向。以此推断,今夜二更之时,东南来势,峡谷内必起大风。”
沐之运用现代从军时学过的地理知识,观察云层分布情况和冷锋低气压的移动速度,这样判断。
司徒牛使也略懂天象,但从不曾看得如此精密笃定,他瞬间对沐之既佩服又惊讶,同时也有些担忧,毕竟战事可不是玩笑,怎能看看天象就决定起战时间呢?
“沐将军,从卧龙关来时,你说有一计,让全关疏散百姓,所有将士均和我们一同前往东兮峡谷,卧龙关内不留一个人。现在又仅凭几片云彩就决定开战,会不会太大意了?”
沐之知道司徒牛使是实心眼儿的人,不善言辞,所以面对他的言语相冲,她只笑笑,并不介意。
“我们这里二十万人马,咳咳咳加上从卧龙关带出的三万将士,总共二十三万人马。楚军只有十六万人,就数量来说,这一战我们占优势;
峡谷两端的出口都被已我们封死,楚军等于是瓮中之鳖,地形上,我们亦有优势。咳咳但若硬攻,楚贼必然狗急跳墙,作殊死反抗,届时我们虽胜却也会折损过多。所以,我们只有借上天东风一用——火烧东兮峡!”
“也就是说二更会起东风,风向会助我们火烧峡谷,我们只需从两端拦截逃窜楚军即可!”
“不。火发上风,无攻下风。处于下风向的段将军负责率领先锋营十万人马进攻,而我们的上风向东南口只负责拦截大楚皇帝!咳咳”
司徒牛使渐渐明白了沐之计谋最妙之处,“如此一来,一定会有不少楚贼从我们这边的东南口逃窜了!”
“没错!这个豁口就是留给他们的。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所以今夜我们的任务是剿灭敌军主力和生擒大楚皇帝南青严,剩下的逃窜楚贼则可杀回卧龙关全剿!”
“我明白了!火势一起,楚贼见无路可逃,必然抱必死之心相战,就会使我们伤亡太多,所以要留豁口给他们。”司徒牛使语气中已十分肯定沐之的计策。
“卧龙关处在楚贼回国必经之途,这对峙的十日内,他们粮草早已告罄,要想逃回大楚,就必须去卧龙关补给。
所以我下令清空关内所有百姓和粮草,一来是为了断绝他们的补给咳咳二来是以防穷寇拿全关百姓做要挟!到时候咳咳等他们残军惊魂未定到了卧龙关,却发现空无一人时,我们已经兵到关外,届时就可以将残余楚军一网打尽!”
“好计策!!”司徒牛使大呼一声,一想到楚贼狼狈逃窜的模样,他不由兴奋地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如此妙计,楚贼焉有狗命可活!哈哈哈哈”
“一切就看老天爷借不借我东风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0/20505/87317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0/20505/87317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