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演万物,夜月寒 第九章 蝉鸣禅道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鸣蝉话冥禅,蝉声语禅道。
夏日的蝉鸣最易扰人清梦,也同样搅得厉尘风无法冥想。万籁俱寂之时,唯独蝉声不断,所以即便淡定如厉尘风,也会因此无法起那无生无为之意。有声即有生,有声亦有为,蝉声不断名之不休,蝉鸣不敛称为不息。而只要有这不休不息的蝉在,厉尘风就感到很难入冥想。
《捭阖决》的冥想旨在感受天地万物之意,然后配合天地共同起此意,之后利用这意境将周身阴气收为己用,最后才是与自身阳气相合存于体内。这种冥想并非那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入定,而是扩大自己的感受,感天,感地,感万物,再寻求引发共鸣之道。这种冥想尤其注重环境与外物,所以厉尘风此刻如果想引发共鸣,就只能和这蝉鸣共鸣了。
厉尘风终于又睁开了眼睛,心中苦闷道:“没想到还会有这种情况,李叔也没提醒过我。难道我真要去把后院的树砍了,或是挖地三尺造出一个密室来?”他想到此处便走下了床,这是他来到安城后的第一次冥想,可谁能料竟会因这蝉鸣而作罢。他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随即便喝了一口,他想要冷静一下。这蝉声的躁意,使他自己的心都烦躁了起来。
夏天的阳气最为浓重,虽说阴气也会较少,可厉尘风是天生的阴脉,控制阴气易如反掌,所以他认为这是自己提升内功的最好季节。事实也证明他是对的,在来夜月的路上,他不仅完全消化了爷爷的内力,稳固了境界,更是一刻不停地修炼着,使他内腑中的阴阳气缕又多了一些,所以他再次和夜寒比拼内力时,才会势均力敌。
但厉尘风可能是因天生阴脉的缘故,他生性也是极其孤僻喜静,所以途中他选择落脚的客栈周围也很安静,自然更不会有这吵人的蝉鸣,所以他途中修炼的很顺畅。可是这个宅子是所老宅,门前有藤蔓缠绕,屋后有绿树成荫,所以难免日有鸟叫,夜有虫鸣。
这样白天还好,能使厉尘风感到周围越发的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再配上这炎炎夏日,真可谓是阳气充裕。但是一到了晚上,厉尘风才发现自己现在想进冥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难免手足无措,心中自然也就愈加烦躁,也就更进不去冥想。这样的情绪堆叠而起,烦躁之意也越发强烈,最后只得坐下来喝茶,以求静心养神了。
一连喝了一壶茶,他的心情才逐渐平复了下来。可能是因习惯成自然的原因,他此刻竟产生了出去细闻那蝉鸣之意。他走出自己屋子,便向后院那蝉声鼎沸的树下走去。可不论他怎么听,这蝉声中都是生机盎然,丝毫不显半点衰竭之意。他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在树下来回地踱步,心中郁闷道:“难道自己真要闹中取静,学自己母亲那样去念经参禅?”
他不是没有办法入冥想,而是不想用那种闹中取静的法子,原因就是他感觉那样不自然。厉尘风母亲信佛,他也自然陪母亲进过佛堂,听过诵经念佛,见过打坐参禅,学过闹中取静。可是自从他学会鬼道的“归意”,知道了自然的重要性,他就感觉那种刻意为之的静不自然。
师法天地,道法自然,鬼法归也,后万物可演,万型可化,万法可通,这就是鬼道归意。他一开始就感觉李幽冥所教的鬼道更贴近于道法,而不是佛法,所以他愿意跟李幽冥学鬼道。而此时此刻,他不愿用,更不敢用那佛家法门来进入冥想,因为他不想再一次的自欺欺人了。不过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很厌恶佛教苦今生,修来世的理念,正所谓:
今生未可知,往生怎得晓?
一入此空门,自空万物空。
在厉尘风看来,佛者最为唯心,也最为不合理,所以他从很久以前就产生了这种理念:
“谁说这辈子刻意去受苦,下辈子就一定能幸福,更何况还没人知道到底有没有下辈子。纵使有,那为何修佛之人今生要抑制七情六欲,自成苦果。只行善还不行,还要去刻意受苦,难道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超脱。可你超脱之后又再如何去行善,行善可也是会产生情愫的,此情,名之乐,谓之喜,行善而不喜不乐者,亦称之不喜于行善,不乐于行善,你不高兴去普渡众生,你还普渡什么。纵然你还是普渡了众生,但是你自身却始终都充满了疾苦和矛盾,一个连自己都出不了苦海的人,我为何还要相信你能来渡我出苦海。别跟我说有来世,也别跟我说有佛会来渡你,只要是我厉尘风没见过的东西,我一概都不相信。”
此刻厉尘风心想道:“我立在这天地,活于这自然,晓得这归意,所以这冥想我同样要无为而入。我不能学那些身处在杂乱坏境之中以力求稳固本心之人,他们是刻意地闹中取静。只有那些本心不稳之人,才会用这种方法。心静是自静,但是自静却不代表你能控万物而静,所以乱还是乱,蝉鸣依然在。你刻意不去听,因此而听不见那蝉鸣,只不过又是在自欺罢了。”
厉尘风不想再自欺了,所以他不愿用。而且虽然他极其擅于自欺以欺人,但是他不敢再在修炼上也用这种方法。因为如果把这种自欺之法用在修炼上,那就属于真正的自欺欺人了。只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
他至今还记得李幽冥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高明的计谋也会毫无作用。他现在是要用这修炼出来的武功去杀人,而不是去吓人。如果他不能用一种足够客观的方法来修炼,到头来,他只会骗了自己,骗了朋友,所以他不仅是不愿用,更是不敢用那种方法。
厉尘风来回踱着步,突然他感到自己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他蹲下身子,借着月光一看,才发现那竟是一只死了的蝉。蝉的生命很短暂,本来一只死蝉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厉尘风此刻看到那只死蝉,却猛然站起了身来,一刻不停地朝自己屋中飞奔而去。
他看到这死蝉时,就想到了《捭阖决》中的一句话。
阳远终阴,阴极反阳。阴阳相求,由捭阖也。
蝉一刻不停地鸣叫,极力地耗费着自身的阳气,最终迅速耗光了它体内为数不多的阳气,快速地死去了,此为阳远终阴。阴极反阳这句厉尘风还没理解到,不过他注重的是后一句话,鸣叫的是公蝉,而鸣叫的目的是寻求母蝉来进行繁衍,此为阴阳相求,可理解为以阳求阴。
而厉尘风此刻急着跑回屋中,就是受到了蝉的启发,想试着用阳气来吸引阴气。厉尘风体内的阳气分为两种,一种为今天早上吸收的,这种阳气活跃而不好控制,需要在冥想中用同等的阴气中和。而另一种则是阴阳缠绕之气,这种气分解后的阳气是可以被厉尘风控制的,但是他自从会用这种气之后,就没想过用这种气来辅助修炼。
厉尘风盘膝坐回了床上,他直接分解了几丝阴阳缠绕之气,然后控制着这些阳气分布于自己的体表。果然,厉尘风立马感受到了周身阴气自动涌进了自己的身体。他赶忙试着控制这些阴气和体内躁动的阳气相结合,但是出乎意外的是,它们竟然结合不到一起。
“难道真要起那无为无生之意,才可以使阴阳相合吗?”厉尘风思考着,他闭目感受着自己体内的变化。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刚才分解出来的阴气,竟然主动找上那躁动的阳气,开始与它缠绕在了一起。
“原来是这样。”厉尘风感受到这些后,嘴角就不由地勾起了一个弧度。他马上分解了更多的阴阳气丝,然后用分解后的阴气去融合躁动的阳气,再把分解后的阳气分布在了体表吸引阴气,最后直接用体表的阳气和引过来的阴气结合。
片刻之后,厉尘风的体内便形成了一个循环。直到他体内躁动的阳气完全被吸收,这个循环才停了下来。厉尘风兴奋地睁开了眼睛,因为这种新方法不仅比之前的更为简洁方便,而且这种方法还有可能加快他修炼的进度。
他坐在床上等到酉时过去,才抽出了残己,把它平放在了双膝上,又闭上了眼睛。残己是阴阳双属性的剑,厉尘风每天早上用回气式收敛阳气时,残己上也会存下不少。等到晚上厉尘风冥想时,残己就会把它吸收不掉的阳气再返还给厉尘风。所以残己在修炼时,也算是厉尘风身体的一部分,再加上厉尘风经常喂它自己的血,他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
残己似乎知道厉尘风想做什么,一股比平时要多的阳气从残己上进入了厉尘风的身体。厉尘风感受到那一大股阳气,便不自觉地笑了一下,然后便用起那种新方法开始继续修炼。这次他果然又轻易地就找到了阴气,并且又完成了那个循环。
等到这次循环结束,厉尘风就兴奋地抱着残己从床上跳了下来。原来他刚在试自己能否随时汇聚阴气,事实证明他的天阴脉不是白叫的。这样只要他每天早上能吸收到足够的阳气,那么他就能随时随地修炼了,而不是必须要在晚上冥想时才可以修炼。
不过,厉尘风还此刻很冷静的,他知道自己不能急功近利。李幽冥一开始没告诉他这种方法是因为自己体内阴阳缠绕之气太少,这种方法用不出来。而后来自己得到了爷爷的传功,他还不肯告诉自己,就因为怕自己急功近利,只求速成。造成自己内腑压力过大,内腑承受不了急剧增加的阴阳之气,最终内腑碎裂而亡。此刻冷静非凡的厉尘风下定了决心,他不仅要把内功练好,更要练得扎实。
屋外鸣蝉依在,厉尘风却不用再冥想参禅。
屋外蝉声依旧,厉尘风也悟出了新的禅道。
夏日的蝉鸣最易扰人清梦,也同样搅得厉尘风无法冥想。万籁俱寂之时,唯独蝉声不断,所以即便淡定如厉尘风,也会因此无法起那无生无为之意。有声即有生,有声亦有为,蝉声不断名之不休,蝉鸣不敛称为不息。而只要有这不休不息的蝉在,厉尘风就感到很难入冥想。
《捭阖决》的冥想旨在感受天地万物之意,然后配合天地共同起此意,之后利用这意境将周身阴气收为己用,最后才是与自身阳气相合存于体内。这种冥想并非那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入定,而是扩大自己的感受,感天,感地,感万物,再寻求引发共鸣之道。这种冥想尤其注重环境与外物,所以厉尘风此刻如果想引发共鸣,就只能和这蝉鸣共鸣了。
厉尘风终于又睁开了眼睛,心中苦闷道:“没想到还会有这种情况,李叔也没提醒过我。难道我真要去把后院的树砍了,或是挖地三尺造出一个密室来?”他想到此处便走下了床,这是他来到安城后的第一次冥想,可谁能料竟会因这蝉鸣而作罢。他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随即便喝了一口,他想要冷静一下。这蝉声的躁意,使他自己的心都烦躁了起来。
夏天的阳气最为浓重,虽说阴气也会较少,可厉尘风是天生的阴脉,控制阴气易如反掌,所以他认为这是自己提升内功的最好季节。事实也证明他是对的,在来夜月的路上,他不仅完全消化了爷爷的内力,稳固了境界,更是一刻不停地修炼着,使他内腑中的阴阳气缕又多了一些,所以他再次和夜寒比拼内力时,才会势均力敌。
但厉尘风可能是因天生阴脉的缘故,他生性也是极其孤僻喜静,所以途中他选择落脚的客栈周围也很安静,自然更不会有这吵人的蝉鸣,所以他途中修炼的很顺畅。可是这个宅子是所老宅,门前有藤蔓缠绕,屋后有绿树成荫,所以难免日有鸟叫,夜有虫鸣。
这样白天还好,能使厉尘风感到周围越发的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再配上这炎炎夏日,真可谓是阳气充裕。但是一到了晚上,厉尘风才发现自己现在想进冥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难免手足无措,心中自然也就愈加烦躁,也就更进不去冥想。这样的情绪堆叠而起,烦躁之意也越发强烈,最后只得坐下来喝茶,以求静心养神了。
一连喝了一壶茶,他的心情才逐渐平复了下来。可能是因习惯成自然的原因,他此刻竟产生了出去细闻那蝉鸣之意。他走出自己屋子,便向后院那蝉声鼎沸的树下走去。可不论他怎么听,这蝉声中都是生机盎然,丝毫不显半点衰竭之意。他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在树下来回地踱步,心中郁闷道:“难道自己真要闹中取静,学自己母亲那样去念经参禅?”
他不是没有办法入冥想,而是不想用那种闹中取静的法子,原因就是他感觉那样不自然。厉尘风母亲信佛,他也自然陪母亲进过佛堂,听过诵经念佛,见过打坐参禅,学过闹中取静。可是自从他学会鬼道的“归意”,知道了自然的重要性,他就感觉那种刻意为之的静不自然。
师法天地,道法自然,鬼法归也,后万物可演,万型可化,万法可通,这就是鬼道归意。他一开始就感觉李幽冥所教的鬼道更贴近于道法,而不是佛法,所以他愿意跟李幽冥学鬼道。而此时此刻,他不愿用,更不敢用那佛家法门来进入冥想,因为他不想再一次的自欺欺人了。不过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很厌恶佛教苦今生,修来世的理念,正所谓:
今生未可知,往生怎得晓?
一入此空门,自空万物空。
在厉尘风看来,佛者最为唯心,也最为不合理,所以他从很久以前就产生了这种理念:
“谁说这辈子刻意去受苦,下辈子就一定能幸福,更何况还没人知道到底有没有下辈子。纵使有,那为何修佛之人今生要抑制七情六欲,自成苦果。只行善还不行,还要去刻意受苦,难道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超脱。可你超脱之后又再如何去行善,行善可也是会产生情愫的,此情,名之乐,谓之喜,行善而不喜不乐者,亦称之不喜于行善,不乐于行善,你不高兴去普渡众生,你还普渡什么。纵然你还是普渡了众生,但是你自身却始终都充满了疾苦和矛盾,一个连自己都出不了苦海的人,我为何还要相信你能来渡我出苦海。别跟我说有来世,也别跟我说有佛会来渡你,只要是我厉尘风没见过的东西,我一概都不相信。”
此刻厉尘风心想道:“我立在这天地,活于这自然,晓得这归意,所以这冥想我同样要无为而入。我不能学那些身处在杂乱坏境之中以力求稳固本心之人,他们是刻意地闹中取静。只有那些本心不稳之人,才会用这种方法。心静是自静,但是自静却不代表你能控万物而静,所以乱还是乱,蝉鸣依然在。你刻意不去听,因此而听不见那蝉鸣,只不过又是在自欺罢了。”
厉尘风不想再自欺了,所以他不愿用。而且虽然他极其擅于自欺以欺人,但是他不敢再在修炼上也用这种方法。因为如果把这种自欺之法用在修炼上,那就属于真正的自欺欺人了。只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
他至今还记得李幽冥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高明的计谋也会毫无作用。他现在是要用这修炼出来的武功去杀人,而不是去吓人。如果他不能用一种足够客观的方法来修炼,到头来,他只会骗了自己,骗了朋友,所以他不仅是不愿用,更是不敢用那种方法。
厉尘风来回踱着步,突然他感到自己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他蹲下身子,借着月光一看,才发现那竟是一只死了的蝉。蝉的生命很短暂,本来一只死蝉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厉尘风此刻看到那只死蝉,却猛然站起了身来,一刻不停地朝自己屋中飞奔而去。
他看到这死蝉时,就想到了《捭阖决》中的一句话。
阳远终阴,阴极反阳。阴阳相求,由捭阖也。
蝉一刻不停地鸣叫,极力地耗费着自身的阳气,最终迅速耗光了它体内为数不多的阳气,快速地死去了,此为阳远终阴。阴极反阳这句厉尘风还没理解到,不过他注重的是后一句话,鸣叫的是公蝉,而鸣叫的目的是寻求母蝉来进行繁衍,此为阴阳相求,可理解为以阳求阴。
而厉尘风此刻急着跑回屋中,就是受到了蝉的启发,想试着用阳气来吸引阴气。厉尘风体内的阳气分为两种,一种为今天早上吸收的,这种阳气活跃而不好控制,需要在冥想中用同等的阴气中和。而另一种则是阴阳缠绕之气,这种气分解后的阳气是可以被厉尘风控制的,但是他自从会用这种气之后,就没想过用这种气来辅助修炼。
厉尘风盘膝坐回了床上,他直接分解了几丝阴阳缠绕之气,然后控制着这些阳气分布于自己的体表。果然,厉尘风立马感受到了周身阴气自动涌进了自己的身体。他赶忙试着控制这些阴气和体内躁动的阳气相结合,但是出乎意外的是,它们竟然结合不到一起。
“难道真要起那无为无生之意,才可以使阴阳相合吗?”厉尘风思考着,他闭目感受着自己体内的变化。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刚才分解出来的阴气,竟然主动找上那躁动的阳气,开始与它缠绕在了一起。
“原来是这样。”厉尘风感受到这些后,嘴角就不由地勾起了一个弧度。他马上分解了更多的阴阳气丝,然后用分解后的阴气去融合躁动的阳气,再把分解后的阳气分布在了体表吸引阴气,最后直接用体表的阳气和引过来的阴气结合。
片刻之后,厉尘风的体内便形成了一个循环。直到他体内躁动的阳气完全被吸收,这个循环才停了下来。厉尘风兴奋地睁开了眼睛,因为这种新方法不仅比之前的更为简洁方便,而且这种方法还有可能加快他修炼的进度。
他坐在床上等到酉时过去,才抽出了残己,把它平放在了双膝上,又闭上了眼睛。残己是阴阳双属性的剑,厉尘风每天早上用回气式收敛阳气时,残己上也会存下不少。等到晚上厉尘风冥想时,残己就会把它吸收不掉的阳气再返还给厉尘风。所以残己在修炼时,也算是厉尘风身体的一部分,再加上厉尘风经常喂它自己的血,他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
残己似乎知道厉尘风想做什么,一股比平时要多的阳气从残己上进入了厉尘风的身体。厉尘风感受到那一大股阳气,便不自觉地笑了一下,然后便用起那种新方法开始继续修炼。这次他果然又轻易地就找到了阴气,并且又完成了那个循环。
等到这次循环结束,厉尘风就兴奋地抱着残己从床上跳了下来。原来他刚在试自己能否随时汇聚阴气,事实证明他的天阴脉不是白叫的。这样只要他每天早上能吸收到足够的阳气,那么他就能随时随地修炼了,而不是必须要在晚上冥想时才可以修炼。
不过,厉尘风还此刻很冷静的,他知道自己不能急功近利。李幽冥一开始没告诉他这种方法是因为自己体内阴阳缠绕之气太少,这种方法用不出来。而后来自己得到了爷爷的传功,他还不肯告诉自己,就因为怕自己急功近利,只求速成。造成自己内腑压力过大,内腑承受不了急剧增加的阴阳之气,最终内腑碎裂而亡。此刻冷静非凡的厉尘风下定了决心,他不仅要把内功练好,更要练得扎实。
屋外鸣蝉依在,厉尘风却不用再冥想参禅。
屋外蝉声依旧,厉尘风也悟出了新的禅道。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1/21925/92138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1/21925/92138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