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不敢苟同(一)
推荐阅读:进入宗门后,我开始摆烂、绝美妻子的失踪、救命!重生在高考考场怎么办?、透视:从捡漏开始暴富、重生当天断绝关系,我变身万亿富翁、假千金算命火遍全网,家人哭惨了、透视眼你不去乱看,赌什么石呢!、重生被读心后,高冷战爷跪地哄、全院轮转,皮科大夫请求出战、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皇帝自打接受使团觐见,寒暄几句后,就再未出一言。
之前是不必,现在是不想。
因为皇帝现在不高兴,很不高兴!
若沃斯使团只为通婚之事来访,这是好事,相邻两国通婚,可助保持和平,大可光明正大的来。
可他们虚晃数枪,迷惑过大宣层层监控,竟是为了求娶楚清!
怎么,在沃斯人眼中,楚清是什么大人物吗,有那么重要?
皇帝垂着眼皮,声色不动,内心已经怒气层叠。
沃斯若不是认为楚清重要,岂能求娶?且听那四王子所言,竟是嘲笑我大宣不知人善用、讥讽朕没有给那楚清足够施展才华的空间?
竟然说求娶楚清成为沃斯的女主人,把整个沃斯给她当舞台,她是歌舞伎吗还舞台!真是可笑至极!
皇帝没有半点说话的意思,殿内众臣子却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也没有人站出来发言,谭勉皱了皱眉,与成枫对视一眼。
两人将殿内众臣扫视一圈,武将们蠢蠢欲动,想要骂人;文官们也不安分,交头接耳,互递眼神,似乎商议由谁发言合适。
想到楚清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若此时朝臣言论稍有倾向,会让外人看了笑话,谭勉示意成枫结束话题。
此刻皇帝态度不明,成枫决定使用“拖字诀”。
副宰相成枫便上前禀道:“皇上,通婚有利于两国友好互往、守望相助;
但亦有弊端,比如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易生事端;
故臣以为,此事应慎重对待,不宜草率,待得众臣商议后,制定出相应条文方可。”
言罢,又转向沃斯使团:“用贵国的话说,‘谨慎是智慧的长子’、‘用时不爱惜,就要损坏;做时不慎重,就要失败’,还请贵国使团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成枫直接把话题扯回“通婚”问题,因为这才是沃斯使团来访的名义;又表达谨慎的态度,四王子和帕卓也无法不认可。
成枫的发言还是比较符合皇帝心意,毕竟若因一个楚清出嫁不出嫁的问题纠缠不休,不但显得大宣国小家子气,更是把楚清抬举太高,于朝廷并无益处。
皇帝终于开口:“成相所言有理,两国通婚不是儿戏,要以双方的谨慎和责任作为基础;
本着为两国子民负责的态度,应制定稳妥的律法条例进行约束,也要制定清晰的执行步骤;
各位使节此行旅途遥远,正好,正值我大宣元宵节,且元宵灯会还在持续,各位可尽情赏玩,也好好休息休息,其他事待节后再议。”
终结话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把天聊死;二,由权威人物解除聊天。
显然,皇帝将二者都做到了。
沃斯使团也不着急,两国间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不拖上十天半月不叫认真,拖个半年一年甚至数年也不算奇怪。
再说,就算是大宣皇帝同意把楚清嫁到沃斯国,那也得讨论讨论聘礼和陪嫁,制定行程,林林总总都是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于是,沃斯使团回到馆驿,开启了纵情吃喝玩乐的逍遥模式。
于是,沃斯人跑大宣享受元宵节,而大宣朝臣却早早结束假期,直接进入紧张的朝议模式。
通不通婚的话题竟然一带而过,全都针对“嫁楚清”的问题打起转来。
作为楚清的好友和忘年交,洪国公的立场明确:“通婚可以,嫁楚清,没门!
皇上,楚清那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您也曾说过楚清为女子的表率,那么能耐的一个人,您舍得把她送给沃斯那蛮子国?”
武将们与楚清不是很熟,但洪亮战绩显赫,且极有威信,自然以洪亮马首是瞻。
户部尚书刘聚之前没有在使团面前表态,但楚清毕竟还兼着户部下属的“司棉员外郎”一职,故而态度很是维护:
“皇上,楚清于大宣所做贡献不提,单说皇上知人善用,不介意其女子身份,破例提拔,实乃您治政之仁德;
也为百姓树立典范,打造良好舆情;
因此,楚清不仅是一个女子、一名官员,还是体现我大宣朝廷包容性的一个象征;
将其嫁去别国,老臣认为是个损失。”
刘聚没有刻意提高楚清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力,只从皇帝仁政角度出发,以歌颂皇帝英明的名义,去讲述不该把楚清推出去。
皇帝的眉头轻蹙了一下,极其轻微、短暂,几乎看不出来。
头天沃斯四王子关于“才华”、“施展”、“舞台”等话语还言犹在耳,皇帝的情绪还没有从被讽刺的愤怒中抽离出来,今天刘聚却重提“知人善用”,皇帝不禁想:岂不是强调朕有眼无珠?
皇帝短暂地蹙了那一下眉毛,别人都没看到,郑春秋却瞧个正着。
他个子高,就算做低头思考状,他抬抬眼皮也能从众人脑壳上方偷瞄皇帝脸色。
皇帝明显是不喜刘聚这番话嘛!
郑春秋心中窃喜,昨天他没捞到表态的机会,今天可不能放过:“皇上,臣不敢苟同刘尚书所言!
楚清是曾为朝廷做过贡献,可那也是她身为大宣子民的本分,更遑论她也因此得到朝廷重用;
食君之禄,必当分君之忧,她所做的一切与各位朝臣无有不同;
臣承认,此人的确优秀,可是她对于个人利益过分追求,也让她产生普通人无法企及的狂妄和骄傲,此人在朝堂之上数次撒野就是明证!
朝堂,是议政之处,是庄严、肃穆的地方,岂容一个妇人撒野!
不过,民间有句俗话:各花入各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尽管臣不认同此人人品,却也不认为这种人不会有人欣赏;
既然沃斯蛮子看上她了,且还愿意用玉矿为聘,倒也不失为此人的可用之处;
所以臣认为,物尽其用,区区一个孀寡之人,就能换得两国皆大欢喜,有何不可呢?”
郑春秋不讲“人尽其才”,而说“物尽其用”,摆明不认同楚清是人才的说法,最多算个不起好作用的物件。
并强调楚清两次在朝堂上“撒野”,而根本不提及楚清因何会撒野、朝堂上他们这些人又是如何对楚清撒野的。
这波节奏带的相当好,因为朝臣们全都想起当时的场面了,那真可谓是记忆犹新啊。
尤其对于被楚清回怼、讥讽过的人,此时已经有人头上青筋暴跳,仿佛重临其境般。
之前是不必,现在是不想。
因为皇帝现在不高兴,很不高兴!
若沃斯使团只为通婚之事来访,这是好事,相邻两国通婚,可助保持和平,大可光明正大的来。
可他们虚晃数枪,迷惑过大宣层层监控,竟是为了求娶楚清!
怎么,在沃斯人眼中,楚清是什么大人物吗,有那么重要?
皇帝垂着眼皮,声色不动,内心已经怒气层叠。
沃斯若不是认为楚清重要,岂能求娶?且听那四王子所言,竟是嘲笑我大宣不知人善用、讥讽朕没有给那楚清足够施展才华的空间?
竟然说求娶楚清成为沃斯的女主人,把整个沃斯给她当舞台,她是歌舞伎吗还舞台!真是可笑至极!
皇帝没有半点说话的意思,殿内众臣子却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也没有人站出来发言,谭勉皱了皱眉,与成枫对视一眼。
两人将殿内众臣扫视一圈,武将们蠢蠢欲动,想要骂人;文官们也不安分,交头接耳,互递眼神,似乎商议由谁发言合适。
想到楚清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若此时朝臣言论稍有倾向,会让外人看了笑话,谭勉示意成枫结束话题。
此刻皇帝态度不明,成枫决定使用“拖字诀”。
副宰相成枫便上前禀道:“皇上,通婚有利于两国友好互往、守望相助;
但亦有弊端,比如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易生事端;
故臣以为,此事应慎重对待,不宜草率,待得众臣商议后,制定出相应条文方可。”
言罢,又转向沃斯使团:“用贵国的话说,‘谨慎是智慧的长子’、‘用时不爱惜,就要损坏;做时不慎重,就要失败’,还请贵国使团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成枫直接把话题扯回“通婚”问题,因为这才是沃斯使团来访的名义;又表达谨慎的态度,四王子和帕卓也无法不认可。
成枫的发言还是比较符合皇帝心意,毕竟若因一个楚清出嫁不出嫁的问题纠缠不休,不但显得大宣国小家子气,更是把楚清抬举太高,于朝廷并无益处。
皇帝终于开口:“成相所言有理,两国通婚不是儿戏,要以双方的谨慎和责任作为基础;
本着为两国子民负责的态度,应制定稳妥的律法条例进行约束,也要制定清晰的执行步骤;
各位使节此行旅途遥远,正好,正值我大宣元宵节,且元宵灯会还在持续,各位可尽情赏玩,也好好休息休息,其他事待节后再议。”
终结话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把天聊死;二,由权威人物解除聊天。
显然,皇帝将二者都做到了。
沃斯使团也不着急,两国间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不拖上十天半月不叫认真,拖个半年一年甚至数年也不算奇怪。
再说,就算是大宣皇帝同意把楚清嫁到沃斯国,那也得讨论讨论聘礼和陪嫁,制定行程,林林总总都是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于是,沃斯使团回到馆驿,开启了纵情吃喝玩乐的逍遥模式。
于是,沃斯人跑大宣享受元宵节,而大宣朝臣却早早结束假期,直接进入紧张的朝议模式。
通不通婚的话题竟然一带而过,全都针对“嫁楚清”的问题打起转来。
作为楚清的好友和忘年交,洪国公的立场明确:“通婚可以,嫁楚清,没门!
皇上,楚清那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您也曾说过楚清为女子的表率,那么能耐的一个人,您舍得把她送给沃斯那蛮子国?”
武将们与楚清不是很熟,但洪亮战绩显赫,且极有威信,自然以洪亮马首是瞻。
户部尚书刘聚之前没有在使团面前表态,但楚清毕竟还兼着户部下属的“司棉员外郎”一职,故而态度很是维护:
“皇上,楚清于大宣所做贡献不提,单说皇上知人善用,不介意其女子身份,破例提拔,实乃您治政之仁德;
也为百姓树立典范,打造良好舆情;
因此,楚清不仅是一个女子、一名官员,还是体现我大宣朝廷包容性的一个象征;
将其嫁去别国,老臣认为是个损失。”
刘聚没有刻意提高楚清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力,只从皇帝仁政角度出发,以歌颂皇帝英明的名义,去讲述不该把楚清推出去。
皇帝的眉头轻蹙了一下,极其轻微、短暂,几乎看不出来。
头天沃斯四王子关于“才华”、“施展”、“舞台”等话语还言犹在耳,皇帝的情绪还没有从被讽刺的愤怒中抽离出来,今天刘聚却重提“知人善用”,皇帝不禁想:岂不是强调朕有眼无珠?
皇帝短暂地蹙了那一下眉毛,别人都没看到,郑春秋却瞧个正着。
他个子高,就算做低头思考状,他抬抬眼皮也能从众人脑壳上方偷瞄皇帝脸色。
皇帝明显是不喜刘聚这番话嘛!
郑春秋心中窃喜,昨天他没捞到表态的机会,今天可不能放过:“皇上,臣不敢苟同刘尚书所言!
楚清是曾为朝廷做过贡献,可那也是她身为大宣子民的本分,更遑论她也因此得到朝廷重用;
食君之禄,必当分君之忧,她所做的一切与各位朝臣无有不同;
臣承认,此人的确优秀,可是她对于个人利益过分追求,也让她产生普通人无法企及的狂妄和骄傲,此人在朝堂之上数次撒野就是明证!
朝堂,是议政之处,是庄严、肃穆的地方,岂容一个妇人撒野!
不过,民间有句俗话:各花入各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尽管臣不认同此人人品,却也不认为这种人不会有人欣赏;
既然沃斯蛮子看上她了,且还愿意用玉矿为聘,倒也不失为此人的可用之处;
所以臣认为,物尽其用,区区一个孀寡之人,就能换得两国皆大欢喜,有何不可呢?”
郑春秋不讲“人尽其才”,而说“物尽其用”,摆明不认同楚清是人才的说法,最多算个不起好作用的物件。
并强调楚清两次在朝堂上“撒野”,而根本不提及楚清因何会撒野、朝堂上他们这些人又是如何对楚清撒野的。
这波节奏带的相当好,因为朝臣们全都想起当时的场面了,那真可谓是记忆犹新啊。
尤其对于被楚清回怼、讥讽过的人,此时已经有人头上青筋暴跳,仿佛重临其境般。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5/5232/35302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5/5232/35302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