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仙侠小说 > 从北宋开始成仙 > 第十六章 百官进献

第十六章 百官进献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杨惟德等人对视一眼,皆是看懂了彼此的意思,一齐拱手礼道:“多谢上仙。”
    “不必谢吾,非吾出手,而是这位皇帝陛下命数如此罢了。”张玉清就站在众人头顶传音道。
    “命数……”杨惟德闻言,咀嚼两下,却不知为何忽地后背冷汗涔涔而出。
    这位司天监正敏锐的察觉到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这种淡漠的语气,莫非真如古书所记载,仙人不管人间帝王生死事?’他想着。
    “下臣不知可否多嘴问一句,官家他虽无性命之忧,可他何时才能苏醒过来呢?”
    杨惟德脸色苍白,虔心问道。
    “直至他寿命断绝之日。”
    仙人的回复仿佛瞬间摧毁了之前某种沉寂在人群中的喜悦气氛,霎时间,整座溪山之顶所有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这一问一答,张玉清没有瞒着任何人。
    甚至他直接取消了传音限制,还刻意扩大了杨惟德的音量,这也就导致了这简简单单的一个问答传入了所有人的耳膜之中。
    ‘坏了!’众多朝廷官员瞬间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互相一个眼神交换,确认了现下恐怕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官家不会再醒过来了。
    更糟糕的事,这件事整座溪山上的人都知道了。
    甚至都不用去观察,光是从身边人一个个难掩惊悸的脸色上就能得知这一点。
    此刻溪山的人,约莫有一千多人。
    若都是些平民百姓倒还好了,可是,其中大半是朝廷官员、吏员,各大道观佛寺的道士和尚,京城禁军以及真仙道统传人。
    无法灭口啊……
    这位上仙真是,如此石破天惊的消息就不会遮掩一二吗。
    现在搞得所有人都轻易知道了皇帝恐怕会昏迷一辈子。
    恐怕这个消息一传出溪山,马上就得天下大乱。
    当今官家膝下无子,也不知是为何,所有的皇子均活不过2岁这道坎,就连公主也只有一个福康公主勉强长大了,其余的皇女都是早夭。
    无人把持社稷,必然生乱!
    “求求上仙出手救一救当今官家啊!”杨惟德反应最快,当下立刻就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中书令悄悄拉过身边一人,责令他立即快马加鞭下山调动皇城司兵马来溪山,随后第二个磕头求上仙救一救官家。
    呼啦啦官员们跪了一地,和尚道士一看,得了,咱们也别闲着了,先跪着吧。
    更远处的内宦、禁军此刻皆是跪地祈求。
    “当今官家仁厚宽爱,上仙慈悲,且渡官家过此劫难吧。”禁军与内宦中不少人此刻都真心实意祈求道。
    千人之中,约莫有七八百人是诚心跪拜,顿时张玉清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愿力化作灵气钻进他的四肢百骸之中。
    点点滴滴法力凝结而出,浑身舒畅无比。
    赵元俨脸色僵硬,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
    将近七十岁的人了,竟然没有察觉到长生上仙只是表达了皇帝性命无忧,却没有说他什么时候能醒。
    或许是这两日遭遇太急太快,返老还童带来的兴奋太重,导致他失了惯有的思考逻辑能力。
    霎时间赵元俨红了眼眶,诚心跪拜道:“玉清太元长生仙尊,不知,不知可否有法子救我那皇侄一命,弟子甚至愿舍弃仙缘,只求社稷稳固,不致天下大乱!”
    “赵元俨!”上仙那道威严的嗓音平添几分怒火,响彻所有人的耳畔,如惊雷炸响!
    “吾赐你仙缘,岂是给你用在此处乎?!”
    仙人暴怒,赵元俨如同做错了事的孩子,面色一阵错愕,刚刚升起的几分悲伤情绪顿时化作惶恐,连连道:“不,不……弟子,弟子昏了头,仙尊恕罪恕罪!!”
    “嗯——”张玉清满意的颔首而立,这一番敲打了赵元俨,还含有帮他把这件事传播得更广泛一些的心思。
    宁愿舍弃仙缘救人,不愁那位官家醒了之后不记这位皇叔的情。
    “罢了,都是痴儿……”
    随后,一道深深的叹息忽而响彻溪山,牵动所有人的心绪。
    天空之上忽而金光大作,一道溢散着七彩光华的竹简书册缓缓降下,落在赵元俨手中。
    “宣吾法旨。”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是!”赵元俨精神骤然振奋几分,打开逐渐黯淡下来的竹简,映入眼眸的是一道道金色的字体。
    他张开嘴,缓缓念诵仙人法旨。
    “帝王赵祯,性情敦厚,宽爱百姓。
    因红羊劫难在即,不宜擅起刀兵,凡我人族,皆以安宁为要。
    吾欲更改其人命数,特赐法旨如下。
    一个时辰内进献纯金凡万两,三牲六畜,聚于山顶,扶持帝王清醒!”
    听到仙人愿意出手,百官倒也不疑有他,都是趴俯在地口中称谢。
    “愿遵上仙法旨。”
    倒没有人质疑上仙要黄金做什么。
    换句话说,这或许是有史以来第一位真正与人间有沟通的仙人,谁也不知道换取仙人庇佑的代价是什么。
    或许黄金是必需品吧。
    也有可能只是因为这位仙人喜爱黄金,就如同佛教喜欢塑造金身似的。
    区区些许黄金……反正也不是自己的,肯定得从国库出,献了也就献了。
    万一有人质疑,惹怒了上仙,事后必然会被人弹劾意图对官家不利。
    说不定还要被扣个宋奸的帽子,被关入天牢。
    眼下先答应着吧,这位上仙又是能隔空传音,又是能飞天遁地的,汴梁城中数千人包括自己等人在内都见着了。
    倒也不虞被人装神弄鬼哄骗了。
    凡有人有心质疑的,没见着那边哭着喊着要从自家库房里掏一万两黄金的八贤王真的返老还童了吗?
    八贤王何等地位,总不至于联合江湖术士一起骗百官玩吧?
    对于封建王朝的掌权者来说,一万两黄金这个数额也不能算小。
    倒不是没有,主要是一般家中有金子的都拿来打造器物把玩了。
    没几个成日囤金条玩的。
    仙人既然说了要一万两,也没人敢缺斤少两或是自作聪明的多献一些。
    有中书省开后门下例条,又涉及到皇帝的病情,一切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
    八仙王府的下人跟国库的官吏快马加鞭称量了半个时辰,正正好凑了个一万两,其中还有不少金盆金饰金面具。
    眼下也来不及融金成条了,百人禁军押送着数匹马车奔赴溪山。
    一万两黄金足足有一千斤,以及三牲六畜合计又是千斤之重,总算赶在一个时辰之内驮运上山。
    “上法坛!”
    杨惟德指挥着军中壮士搬运祭品,点燃贡香,众人毕恭毕敬祈求上仙赐福。
    张玉清也不犹豫,当即落下剑光,从怀中取出布袋,从堆叠起的金山最高层一块一块往口袋里面扔金砖。
    “显灵了,仙人显灵了!”法坛下众人嘴巴里惊讶的能塞下一个鸡蛋。
    几乎数百人同时见证了高高堆起的黄金祭台在迅速减少。
    就仿佛……那些金子从未存在过一般。
    张玉清奋力搬运黄金,凡遇到形状不规则的金器,便用一手小金刚咒将之捏作长宽高一模一样的金砖。
    如此高效率的收集之下,一千斤黄金很快就被收进他的布袋之中,鼓鼓囊囊好不喜人。
    此时他的布袋已高高膨胀起来,一千斤黄金就是大约25升的体积,换算成大瓶可乐能有十瓶。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5/5415/36362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5/5415/36362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