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卖鱼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
    兄弟三个身上的衣裳都结了冰,冻得瑟瑟发抖。
    姜大郎还在不停地打喷嚏,揉鼻子。
    周氏见状,赶紧将丈夫拉到灶台后让他脱衣服烤火。
    姜老汉和老伴也忙的团团转,先让孙子去拿衣裳,又吩咐孙女烧热水,给大儿二儿三儿洗脸洗手,换衣裳。
    “哎呦,怎么弄的全身都湿了,唉,头发都结冰了呦。”
    姜老太太急的不行,连忙去翻找干茱萸,煮水给孩子们去去寒气。
    姜三郎稍微烤烤火,很快就恢复过来,和十三岁的大侄子一起把鱼放进家里的大水缸暂时保存,又吃了两碗热腾腾的面疙瘩,这才回家。
    此刻春娘带着孩子们正躺在炕上打瞌睡,见丈夫掀帘子进来,赶紧起身。
    “怎么这样迟?吃了么?我去把饭热热。”春娘轻手轻脚下了炕,要给丈夫准备吃食。
    “不用忙,我在大哥家已经吃过了。”
    姜三郎坐在炕沿脱去鞋子,钻进热乎乎被窝,喟叹一声,“真暖和。”
    春娘拿了布巾又回到炕上,边给丈夫擦头发边低声问:“怎么头发都湿了,掉河里了?”
    “没有。”姜三郎低低笑道:“今儿大丰收,逮了好几条大鱼,个个都有四尺长。”
    春娘诧异:“四尺?那得多重?咱们往常在河边看到的鱼,最大也就三四斤,长不过二三尺,怎么今年总遇到大鱼?”
    姜三郎双手枕在脑后,悠悠道:“咱这片川河水深,又没有正经渔家,平时没机会看到罢了。”
    转头看向妻子:“明儿一早我去镇上赶集,你看看家里还需要什么,我一并买回来。马上就元旦了,家里的年货都得备一备,樱宝眼看也大了,小闺女的穿戴也置办一些。”
    “好,我想想看,要买些什么……”
    第二天天不亮,姜三郎早早起床,去灶房拿扁担水桶去挑水。
    担满水缸,他才匆匆出了家门,去大哥家汇合。
    周氏见三叔来了,赶紧招呼他吃早饭,说:“你大哥好像病了,今日可能去不了集上。”
    “病了?”姜三郎诧异,问:“要不要请医?”
    “回头我让大成去请。”周氏愁眉苦脸道:“你大哥夜里还发烧呢,我有些担心……”
    姜三郎:“要不我去镇上请郎中吧,村里的终归不怎么样。”
    他们村就有个略懂岐黄的,但也只能看看寻常小病,稍稍重一点就不行了,不仅是医术问题,还因为他手里根本没啥好药材。
    “那就劳烦三郎了。”周氏略略放心。
    吃过饭,姜三郎见二哥也久久没来,就叫侄子姜泉去他家看看。
    结果姜泉跑一圈回来告诉他,二叔也病了,正发热呢。
    姜三郎无奈,只好去陈村正家借了辆驴车,自己与二侄子姜泉两个去镇上卖鱼,顺便请医。
    今日镇上的人特别多,因为是年底,家家赶集买年货。
    姜三郎事先将一条大鱼秤了下,大概七十斤左右。
    若按十文一斤的话,整条鱼可卖七百多文。
    但......
    姜三郎告诉二侄子,活鱼论条卖,一条九百文;死鱼论斤秤,一斤十文。
    这个价格可以说相当贵了,但姜三郎有信心,他的鱼一定能卖出去。
    果然,有很多人来围观,问的多,买的少,大家都嫌贵。
    之后来个有钱人,一次买了两条大活鱼后,其余人也忙不迭掏钱了。
    因为大鱼总共就八条,活的仅五条,一下子被人买去两条,就只剩三条了。
    二侄子姜泉笑的合不拢嘴,边给人秤鱼边对姜三郎道:“三叔,咱们的鱼真好卖。”
    姜三郎笑笑,眼睛却扫向人群。
    他又看到那个乡秩了,乡秩身旁还有另一个人,好像也是收税的。
    姜三郎心里暗叹,赶紧拎起两条不大不小的活鱼放在驴车里。
    朝廷赋税名目很多,有地税、户税、青苗税、市税、渔税、车马税等等,姜三郎现在一个人就占了三样。
    市税非交不可,但渔税车马税就难说了。
    因为这个驴车不是自己的,说不定陈村正已经交过了。
    但这些收税的人若不讲理,你使用了就得再交一遍,不接受反驳。
    渔税嘛,自己虽打了鱼来集上卖,若真较起真来,他也非交不可。
    “陈村的,又来卖鱼了?”
    四十多岁的乡秩面无表情走过来,指了指地上剩下的鱼,“你已经开市,该交税了。”
    姜三郎连忙笑着应声,取出十文交给乡秩,又把藏在驴车里的一条鱼拿出来,递过去:“快过节了,咱家也没啥好东西,这个特意留给您尝尝鲜。”
    乡秩也没客气,伸手接过来,又朝旁边努努嘴,“这位是我同僚,他负责渔税。”
    姜三郎眼明手快,赶紧又取出另一条鱼,递给旁边这位:“一点心意不成敬意,小民也是趁着年底过来卖点鱼贴补家用。”
    渔秩笑眯眯接过来,“嗯,我知道了,但下不为例。”
    送走两座大神,姜三郎终于松口气。
    这会儿,大活鱼还剩两条没卖,死鱼倒是卖的七七八八。
    姜三郎让侄子看摊,他去镇上唯一一家药铺请医。
    哪知到了药铺,就见里头坐满了人,都是来瞧病的。
    铺子里唯一坐诊郎中忙得脚不沾地,根本不肯出诊。
    姜三郎央求半天,老头子依然一口拒绝,并让药童请他出去。
    没办法,姜三郎只得请他开了两副伤寒退热药,拎着往回走。
    回到驴车旁,就见那天那个狐皮帽正挺着肚子,跟姜泉讨价还价。
    “我可是你家老客,怎么,两条鱼让你少一百文都不行?”
    姜泉委委屈屈道:“没有人像您这般还价的,一去就是一百文,我,我哪里能卖给你。”
    狐皮帽挑挑眉,一眼看到姜三郎,指着他道:“你怎么说?”
    姜三郎笑道:“少一百文还是太多了,这鱼不是我一家的,您上回也看到了,咱们是三个人合伙的呢。”
    见狐皮帽沉下脸,姜三郎又赶紧道:“这样吧,我这有一条鱼,是新鲜的,也有四斤重呢,一并饶给你,您看如何?”
    狐皮帽脸色稍霁,勉强颔首,“好吧。”
    付了钱,狐皮帽让挑夫过来担鱼。
    他拎起那条四斤重的,对姜三郎道:“我是特地从县城赶来的,原想看看有没有那天的白鲟,我们老爷喜欢吃新鲜鱼脍。若你再捕到,就送去县城,脚费我会出。”
    姜三郎笑着向他拱手:“那感情好,以后捕到肯定送去县城。请问您府上是……”
    狐皮帽报了个地址,带着脚夫走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6/6999/44429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6/6999/44429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