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小说 >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 第三十二章 知识青年插队

第三十二章 知识青年插队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一直到天彻底黑,王满银家终于彻底安静下来。
    他先把大黄放开,这才准备做晚饭。
    有这家伙守门,晚上可以做顿好的了。中午啃两个玉米窝窝根本不顶饿,肚子早咕咕叫。
    没说的,捉两条鲫鱼清蒸,再炒一盘鸡蛋地软,焖些白米饭,美滋滋吃一顿。
    这年头没有高压锅,也没有电饭煲,想吃米饭只能铁锅焖。
    刚开始王满银焖米饭掌握不住,要么锅底糊了,要么半生不熟。
    后来找到技巧,主要多放水。等米饭焖得差不多了,再把多余的水舀出来。
    之前买了十斤大米,根本没敢怎么吃,现在已经所剩不多。
    不过倒不用发愁,培育水稻苗的试验成功了。
    实践证明,米粒真的可以发芽,而且出芽率并不算特别低。根据王满银推测,自己从黑市上买来的稻米,很可能农民用土法脱粒的,因此胚芽留存率比较高。
    为此,他特意在空间划分了几分地,专门种植水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个月就能吃到空间牌大米了。
    填饱肚子,将锅碗收拾干净,王满银开始在煤油灯下算账。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一天时间,代销点竟然收入近二十块,外加五十多个鸡蛋。算起来,能提成一块多钱。
    当然,这是第一天开业的原因,接下来估计就没那么多了。
    今天太累,盘完账王满银直接上炕睡觉。
    近段时间生产队的土粪清理完,没早工可挣,明天可以晚点起床。
    王满银想的倒挺好,结果天刚蒙蒙亮,就听到大黄汪汪叫。
    接着有人声传来:“满银,开门,我要买东西。”
    “等下,马上开门。”王满银无语的穿好衣服,打开窑洞门,顿时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没办法,顾客就是玉帝!
    来人是王云刚家的婆姨,说早上做饭发现没盐,拿两个鸡蛋换半斤盐。
    将对方送走,他也没了睡意,索性生火做饭。
    早饭依然简单,蒸几个窝窝了事。
    结果刚生着火,又有石川村的村民过来买农具。
    王满银只能匆匆往锅灶下添了几把柴,而后给对方拿东西。
    总之,吃顿早饭的功夫,来了四五拨人。
    吃过早饭,王满银照例留大黄看家,自己则去生产队挣工分。
    等收工回来,早有几个人在下边路边等着买东西,旁边还有一群孩子凑热闹。
    他们害怕大黄,没敢去家门口等。
    王满银赶忙把土狗栓到粪堆旁,开门让大家进来。
    和早上情况类似,中午不断有人喊门。
    还有人进了窑洞不直接买东西,反而凑到锅灶前,看王满银做什么饭。
    让他郁闷的不能行,幸亏自己没打算做什么好吃的。
    都是同村村民,他也没好意思拦着对方。
    更无语的,有些老头老太太似乎真把代销点当成聚会场地。他们不买东西,也不走人。
    七八个人靠着墙根晒太阳,凑在一起闲聊讲古。
    这情况,王满银根本没有料到。
    晚上王满银刚端起饭碗,村里喇叭响了。不用猜,又要开大会。
    他草草把一碗玉米糁喝光,然后把窑门一锁,留大黄看家,自己则抓个玉米窝窝边吃边走。
    翻过深沟,正好碰到王秋生两口子。
    打了声招呼,三人一起朝饲养室大院走去。
    开了十几次会,王满银早有经验。也不往前凑,靠后找了个圪崂蹲着,和旁边的人闲聊。
    随着驻村干部赵建海和村支书等人在台上就座,会议正式开始。
    王满银原本以为今晚又是学习会,没想到赵建海讲了几句开场白后,便说出这次开会的主要目的——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根据公社的指示,这次咱们罐子村分了十个知识青年,到时候需要派人去原西县城迎接,会后各队派一辆毛驴车……另外,知识青年来咱们罐子村插队,是xx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生活照顾好……”
    听着台上的声音,王满银后世记忆再次苏醒。
    可不是吗?红火年代到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正是这一年开始的。
    不过和他没多大关系,接下来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
    开完会,王满银便随着人群离开。
    罐子村和双水村加一起,四个生产队,大概一千多号人。如果算上山梁那一边的石川村,差不多有近两千口。
    看着人数不少,实际上消费能力很有限。
    就像他想的那样,大家对代销点只是一时新鲜,第二天来买东西的人就很少了。晚上睡前盘账,只卖了十块钱。
    照这样下去,扣除给村里交的副业钱,自己忙乎一个月根本不挣啥钱。
    不过王满银没在意,他开这个代销点本来就不是为了挣钱,只想有个正当职业而已。
    没人更好,倒能闲下来。
    关键是门口当聚会场地这事儿,实在头疼。
    甘蔗没有两头甜,先凑活着做。
    等结婚后,还是让兰花在家守着店。
    说起兰花,这代销点开业两天了,她一次也没来过,十有八九是不好意思。
    王满银原本以为知识青年插队的事儿和自己没关系,谁知道他刚睡下,就听到大黄汪汪,跟着王连顺的声音喊起来。
    “连顺叔,干啥呢,有事儿不能等明天说?”王满银只得起床,呵斥住大黄,然后让王连顺进屋坐下。
    “满银,我刚和支书他们开完会。明天给你派个好活,和一队的福长去原西县城接知识青年。算一天工,记十个工分。”
    “连顺叔,为啥让我去?咋不派别人。”王满银忙摇头道。
    开什么玩笑,这算啥好活儿。
    原西县距离罐子村六七十里地,来往一百四十里。如果当天去当天回的话,天不亮就要出发。
    另外说是全程赶毛驴车,去的时候好说,回来要拉着知识青年们的行礼,再加上七八个人,弄不好要地奔。
    零下七八度的天气,他宁愿躺在被窝里也不想去挣十个工分。
    王连顺也知道这事儿有点不地道:“嘿嘿,没办法,谁让你这怂货还没结婚呢。再说你以前常在外边跑,见过世面,也能和知识青年们搭上话。现在村里证明都开好了,你不去也得去。”
    说完,他拿出一张盖着大队公章的信纸。
    王满银接过来看了几眼到:“支书不跟去,就我和福长叔?”
    “支书和赵干部明天还要到公社开会呢,不去……”
    既然人家证明已经开好,王满银也没办法推辞。更何况因为开代销点的事儿,自己还承了王满囤的情。
    送走王连顺,王满银抓紧时间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呢。
    不美好的事情发生,我可能中招了。今天突然烧到38度多,可惜也没有检测试剂。
    先打个预防针,今后几天如果断更,希望大家原谅。
    /111htl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7/7169/45082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7/7169/450827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