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康熙带着保成分别去慈宁宫和慈仁宫走了一趟。
    几人也就闲话家常,压根儿没人提起乌玛禄。
    太后道:“我前些日子和你皇祖母聊了聊,有心想往你这宫里再进几个人。”
    康熙点了点头:“凭皇额娘和皇祖母挑选。”
    “今年的八旗秀女,要不选几个家世出众的,以作备选。”太后如是说。
    “也好。”
    太后又道:“也不是我要催你,只是离赫舍里氏过世快三年,后宫三年无主,也算是全了你与她少年夫妻的情谊。可到底不是个久事。”
    “儿子心里有数,本打算今年过了她的忌日,便重新立个皇后。”
    太后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康熙点头:“钮祜禄妃出身名家,进退有度,性情柔淑,举止端庄,又是宫里的老人。”
    康熙又道:“有很多都是宫里的老人,儿子寻思着,到时候把宫里的位分给进一进。”
    太后点了点头:“合该如此。”
    她道:“你对后宫之事向来不上心,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倒是之前……”
    她顿了顿,将原本没有说出口的话咽了下去,道:“趁此机会,把宫里的位分都进一进,让大家一同高兴高兴,也是好的。”
    在场的人都知道她要说什么,但因为她自己没有说出口,所以大家都佯装没有听到。
    康熙点头:“这事既然定下来了,倒不如这次的八旗选秀,就让钮祜禄氏跟皇额娘你们一块儿去吧。”
    太后答应了下来。
    太皇太后全程没有说什么。
    说了一会儿话,康熙快要离开的时候,她才说道:“前朝的事固然重要,但帝王家中无私事,延续子嗣同样重要。”
    “孙儿知道。”
    太皇太后笑着:“那就好,希望上天保佑咱们爱新觉罗家多子多孙。”
    康熙应了两声,退了下去。
    等康熙离开,太皇太后看了太后一眼,微微摇头,满是不赞同:“你啊你。”
    “皇额娘,我只是想到了董鄂妃。”太后叹了口气,“我怕啊……”
    “我知道,你心里有怨。”太皇太后叹道,“但这些都已经过去了。”
    “玄烨比福临懂事,你要放心。”即便提起的是自己儿子,太皇太后也十分客观,“咱们啊,都要相信他。”
    太皇太后轻声道:“我已经错了一次,不能再错第二次。”
    她轻轻道:“咱们不能把这孩子逼得太紧。”
    太后垂首,满头珠翠,冰冷华丽:“一切都听皇额娘的。”
    年仅三十二岁的太后以臣服的姿态展露在太皇太后面前,乖顺听话而懂事。
    深宫冰冷。
    即便是父母兄弟姊妹,都要多加思量,行差错步不得。
    康熙回了宫后,翻看起了书。
    来华的国外之人,越发的多了,献上来的稀奇玩意儿、藏书更是数不胜数。
    他翻看的正是南怀仁所翻译成满文的《几何原本》。
    南怀仁曾是他的科学老师,讲授几何学和天文学,也曾陪同他出巡,沿途观天测地。
    然而清朝廷中如南怀仁一样的人大有人在。
    他不吝于学习新知识。
    他非常清楚的明白,正是因为他的祖辈不拘一格,才有了这大清江山。
    明朝因循守旧,才败于清。
    这个时代永远不会因为个人意愿而停止发展,只会脚步不停,如同车轮。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的到来,他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他脚下的领土。
    他越发肯定,一旦清朝停下发展的脚步,终有一日,会被西方诸国攻打。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
    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并无交情,只有利益。
    一旦清廷势弱,周边尔尔小国,定如豺狼虎豹,从清廷身上撕下肉来。
    就如同明朝后期一般。
    明朝势弱,于是清代明。
    若有一日,清朝势弱,自然有一朝代来代替清朝。
    他用手敲了敲桌子,收回了思绪。
    纵然有那一天,也是千百年后的事情了。
    他如今再忧心,也不过是杞人忧天。
    人生不过百年,他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保证自己为帝王的百年内,天下添加长治久安罢了。
    生不满百年,何怀千岁忧。
    他招来南怀仁以及其他外臣,诸如纳兰明珠,商讨收复台湾之事。
    郑成功乃大忠大义之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无法为清廷所用,然而台湾自然是要收复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汉人有句话说的好,成王败寇。
    无论那些意图反清复明的人,到底有多憎恨他,然而掌控着天下的人是他和他的祖辈。
    也许有朝一日,清廷也会被完全推翻。
    但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他就是这天下的主人,他就是有责任为整个天下做算计。
    反清复明势力不除,天下一日难安。
    战争四起,百姓何辜。
    他们全的是他们的忠贞孝廉,丢失性命的却是普通百姓——他们复的明,百姓真的好过吗。
    说到底,也不过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正因为看得见这些,所以他希望在自己的治下,百姓能够好过。
    朝中事多,他无暇注意其他事情。
    也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纳兰明珠等人就已经到了,走了一路,汗淋淋。
    小孟公公倒了茶水后,就站在身后伺候着。
    梁九功在一旁站着,等着吩咐。
    康熙看见茶水,想起了那个温柔平和的人,不过一瞬,他就收敛了思绪。
    纳兰明珠谦卑的等着。
    他心里明白,在场的,都是康熙的心腹,即便位卑低贱,假以时日,也会手握大权。
    生死富贵,也不过是帝王的一句话。
    纳兰明珠知道,索额图自太子册封之后,多有朋党,结亲闭空,已经招来了皇上的不喜。
    而他,正好是皇上选出来和索额图制衡之人。
    他这样想着,表现的越发谦卑了。
    商谈战事,一谈便是两个时辰。
    等夜里,群臣都走了,梁九功问道:“皇上,今儿翻牌子吗?”
    “我打算去看看马佳贵人。”
    梁九功领了差,这就下去叫人准备。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7/7784/47924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7/7784/47924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