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看穿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在胡正明看来,与短短半年时间创业赚了四百万美元相比,能够获得比尔盖茨的邀请是一件更难得的事情。
    当下正是微软和比尔盖茨如日中天的年代。
    胡正明同样能够赚到四百万美元,虽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但是他无法获得单独和比尔盖茨见面的机会。
    他再次确认道:“是单独会面吗?”
    “是的,比尔盖茨秘书已经把邮件发给我了,里面有写时间和地点,以及仅有我们两个。
    我估计周围会有一些安保人员。”
    “那我去会不会不太合适?”胡正明问道。
    虽然比尔盖茨当下还没有投资过半导体相关企业,但是不代表和比尔盖茨见面就没有意义了。
    对方随便的人脉关系,都能为胡正明的公司带来很大的助力。
    胡正明在两年前成立的思略微电子,专注于eda平台,当然eda也有很多细分方向,思略微电子做的方向是:密集建模和快速的全芯片电路仿真。
    后来cadence会全资收购思略微电子也是出于思略微电子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能够帮助cadence缩小纳米技术和ic性能之间的差距。
    收购是2003年的事情了,而在现在,胡正明还有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
    他一直奔波于学术界和业界,也是为了给思略微电子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eda这个领域,先发优势太明显了。
    后来者想有突破,要么砸钱要么在某个细分领域你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思略微电子走的是第二条路,走得还不错,这种时候就该砸钱了。
    第二条路的瓶颈期是很矮的。
    胡正明希望通过比尔盖茨认识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人。
    周新:“我可以发封邮件问问对方的秘书。
    看对方是否介意。”
    胡正明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次还是你一个人去。
    这应该是你和盖茨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你之前也在微软实习过。
    大人物们不会做无缘无故的举动。虽然我不太了解互联网行业,但是想必一定有什么是有价值的被对方看上了。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机会,关键性的机会也就那么寥寥几次,你自己好好表现。
    如果能够搭上微软,能够节约很多年的时间。
    第一次和别人见面还是别把提要求的机会浪费在我身上。”
    周新还想说什么,胡正明摆了摆手:“我知道你的意思。
    虽然是我把你带到伯克利来的
    由于你没有到实验室来工作,然后你这段时间大多数时候都在外贸跑
    其实我对你的了解也不是很深。
    但是以我粗浅的了解,你绝对不是会因为这种事而内心忐忑,需要有人帮你把关。
    你之所以想带我去,是希望让我对你现在的实力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也方便以后和我达成一些条件。
    你还是希望在伯克利取得一个博士学位对?”胡正明问道。
    周新心中一阵无奈,老胡二十年前的嗅觉比二十年后还要更加敏锐。
    几乎一眼看穿了他的想法。
    这让周新想到之前他博士毕业后想去中兴工作,胡正明直接说他是火中取栗一样。
    他笑道:“教授,我不想提什么条件,我一定会按照伯克利的博士毕业要求,完成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定不会让你违背你的职业道德。”
    胡正明补充道:“只是你没办法和普通博士生一样,每天都呆在实验室工作。”
    周新点头道:“我保证我最后毕业时候发表的论文和拿出的成果一定能够达到相关要求。
    时间上确实无法像其他博士那样,把这个当成是他们唯一的工作。”
    胡正明反问道:“如果没达到呢?”
    周新:“没达到我不会选择延迟毕业,在我相对空闲的时候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到学业上。”
    胡正明还是有些困惑:“你既然事业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
    即便是博士毕业,也几乎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赚到五百万美元。
    为什么还坚持希望拿到这个博士学位?
    从你希望不呆在实验室却保证会拿出达到毕业要求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你是一个结果为导向的人。
    如果你致力于学术,那么赚到五百万美元,已经足够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衣食无忧,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业上。
    如果你致力于实现商业上的成功,希望创办一家伟大的企业,那么你应该直接退学,集成电路领域的博士对你做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并不会有多少帮助。
    我不太懂你未来到底想做什么?”
    “赚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还是希望回到华国做集成电路方面的创业。
    教授,你去过很多次华国,应该也和华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专家和从业人士聊过。
    当前这种环境下,华国没有集成电路领域的创业环境和资金支持。
    我需要自持到足够多的资金,才能够支撑我回华国创业。
    所以现在互联网领域是整个华尔街资本都涌入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获得财富的地方,我需要靠这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回到华国,我的身份决定了,如果我是在华国赚到的这些钱,是会有一定安全上的风险。
    而在阿美利肯,伯克利博士的身份,能够给我提供足够的庇护。
    所以我最终还是希望回华国做集成电路领域的创业。”
    周新很坦诚,因为不仅仅是他,后世无数华人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为华国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年代,阿美利肯也没有意识到半导体可以是武器,他们巴不得把半导体产品卖给华国。
    这才是自信,后面的阿美利肯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现。
    不过确实那时候也没有自信的资本了。
    胡正明听完后默默点头,他很了解华国集成电路的产业环境,可以说只有政府想扶持集成电路产业。
    从民间资本到国有资本,就没有看好这一块的。
    差距太大,你回去搞半导体创业,压根赚不到钱。
    现在回去连政策扶持都没有。
    华国一直到2000年的6月才出台具体扶持半导体发展的文件。
    这个阶段发展的原动力完全依赖于政策投入。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9/9367/54453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9/9367/54453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