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闲聊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听到周新这么说,曹永罗内心松了一口气。
    环境是会改变人的,从周新说话的语气和内容来看,对方并没有因为这段时间的大获成功而和之前有本质上的不同。
    “其实外面吃来吃去都差不多。
    来这边吃牛排汉堡吃多了,我反而怀念燕大食堂的快餐了。
    也许怀念的不是燕大的食堂而是在燕大无忧无虑的日子。
    我和你不同,我在学习上的天分有限,能进燕大还是靠我老子能给我争来一个过一本线上燕大的名额。
    来圣芭芭拉之后这边全英文授课,我基本上上课内容下课之后还要自学一遍。”
    现在消息闭塞,大部分人对曹永罗这个群体没有清晰的认识。
    即便是二十年之后,对于曹永罗这种人,网络上也是以猜测为主,没有什么权威的说法。
    网上流传的说法基本上是我朋友、我听说、我朋友的朋友。
    而没有谁出来说,我享受了什么你们这帮平民没办法享受的权利。
    周新前世在申海创业的时候,他的投资人里也有这一群体。
    但是从给人的观感来说,周新觉得曹永罗比他之前的合伙人来头还要更大。
    当然也有可能是错觉。
    因为周新并不清楚曹永罗是什么来头,记忆里的传闻也只是传闻。
    周新笑道:“对你来说交换,学的怎么样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就算你一门课都不及格,也不会影响到你毕业之后要走的路。”
    曹永罗苦笑一声:“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是我还有兄弟姐妹,资源是需要靠竞争的。
    家庭的资源是有限的,能够分到你身上的资源就更加有限。
    你需要表现得比别人更加优秀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
    拿来燕大上学为例,上一本线就能够来燕大就读,如果我没能上一本线,会麻烦很多,想留在燕京的话就只能去燕京理工或者燕京师范了。
    除非我愿意去申海,复旦倒是考多少分都能去。
    这就是区别。
    同样的我如果在圣芭芭拉的成绩够好,未来家里能够帮我运作到更高一个级别的高校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以背景只是助力,自身还是需要付出些许努力。”
    周新承认自己酸了,不管前世还是现在,都是靠勤学苦读才上的名校,结果对方随便考多少分都能去复旦。
    去复旦对他来说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过好在他不是十八岁,对于天龙人这种现象也见怪不怪了。
    不仅仅华国有类似的现象,在国外天龙人的现象更加不需遮掩。
    周新抿了一口荔枝味的气泡水,冰凉的口感让在温暖环境里想要停滞思考的大脑重新清醒,不知道为什么这家餐厅的暖气开得特别足。
    壁炉把十二月的洛杉矶变成了八月的燕京。
    “没想到你也会有类似的烦恼。
    圣芭芭拉从学术上来说不如伯克利,但是也是工科强校了。
    他们在学术上的要求绝对不会低到哪里去。”
    周新之前也有圣芭芭拉读博的朋友,那边厉害的博士,从发表的成果上来说,并不会比伯克利的普通博士差。
    曹永罗倒不会因为对方说圣芭芭拉不如伯克利而滋生不满的情绪。
    虽然曹永罗不擅长学习,准确地说是不擅长理论知识学习,但是他很擅长社交和审时度势。
    在他看来,现在周新就是大腿,他们家全家的资产加起来估计都没有周新的身家高。
    自己微末时认识的朋友能够成为大佬,简直不要太好。会因为朋友的成就而感到嫉妒很正常,但是让这种情绪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正常交往那就不正常了。
    周新发迹太快,曹永罗还来不及嫉妒,内心已经满是对对方的钦佩。
    曹永罗父辈同事的子女,有不少出国的,出国能够不依赖家里关系混的好的就没有几个。
    大多在外面也是靠家里关系,在金融机构做和华国相关的业务。
    比如在阿美利肯的时候任职于贝尔斯登投资银行,后来跳槽到花旗,负责花旗集团在华国的投行。
    此前花旗在华国屡屡碰壁,她接手之后陆续获得华国人寿、华国网通、华国建设银行这种超级巨大规模ipo项目的承揽。
    自己的本事占多少就不好说了。
    曹永罗在圈内见过太多这种事迹,所以才更加知道周新纯靠自己能够成为亿万富翁有多么不容易。
    “是的,这边的课程很难,语言只是原因之一。
    它本身的难度就很高。
    我都有点后悔选工科了,如果选商科,会好很多。
    商科存在比较多的主观判断,只要语言基础打好了,后续至少及格是没有问题的。
    像工科不存在这种模糊空间。”
    曹永罗显得很懊恼。
    周新提醒道:“反正你也只是交换一年。
    后续申请硕士项目或者博士项目的时候变成商科相关的领域就好了。
    其实你来燕大就可以选商科,何必选微电子呢。”
    曹永罗无奈道:“不是我想选,这都是我爸帮我定的。
    他觉得工科好,未来工程师治国是趋势,学什么商科。
    我们和国外差距最大的就在于科学技术。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当时也觉得工科好。
    说起这个,你在创业这条路上这么成功,那你还在读博士吗?”
    周新点头道:“在,我还是想好好把博士给念完。
    创业成功,赚到的财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之前我可能只能把博士念完,然后就业,这看似很好但是实际上只有一条路。
    但是现在我念博士是因为我喜欢半导体这门科学,而不是我只有这个选项。
    大多数时候自由就在于你有选择的权力。
    和王卫、李力相比,你比他们更自由,因为你可以选择出国,我又比你更自由。”
    曹永罗点头道:“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我可能会嫉妒。
    但是你说,我一点嫉妒的情绪都没有。
    光是我们之前在燕大,你每天最早出寝室去图书馆,最晚回来,这种刻苦程度根本不是我能够比得上的。
    包括你每一门考试都能拿第一,学习天分也不是我能比得上的。
    所以你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很正常,只是我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9/9367/54453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9/9367/54453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