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48章 人为刀俎我鱼肉,进退有度不强求

第48章 人为刀俎我鱼肉,进退有度不强求

推荐阅读:小小侠女探诡案末世之为母则刚病娇大佬求抱抱吞噬进化:从北极狼开始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春秋发明家凤归权倾天下佛系女主在末世的强者之路娇柔通房死遁后,世子爷他疯了万界之开局四合院,万界成至高

    于翼和李穆家族,是二大世家,他们表面相似,实质却又完全不同。
    二个家族都贵盛无比,在杨坚一朝,五品之上者百余人,足可以担得起李半朝,于半朝之美誉。
    但他们又完全不同。
    李氏一族,因为主心骨李穆太老了,老到连杨坚都已经没有开战的欲望。
    这注定了他们一族,不被杨坚视为潜在的对手。
    李穆当时已是七十多岁,风烛残年,时日无多,仅仅自保而已。
    他也确实死于杨坚立隋之后的第六个年头。
    第二个原因,是李穆的族侄李崇以幽州总管之职,率军血战于砂城,全军为国尽忠。
    李氏一门,门风忠烈,是杨坚需要大肆宣扬和表扬的功臣和忠臣。
    这种标竿一旦树立,就需要一直红旗飘扬。
    但最大和最核心的不同,在于李氏一族,在朝中担任的,更多是虚职,虚有美名,并非实权要职,对杨坚构不成威胁。
    但于翼一族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他们在军队之中,根基深厚,在中央和地方掌控了可怕的实权,这让任何一个当政者,都如芒刺在背。
    让杨坚不安的,还有于翼的出身,那也是敏感和不同凡响。
    于翼的父亲曾是北周的太师,于翼本人也还有一个非常敏感的身份,他是北周的实际奠基者周太祖宇文泰的女婿,是根正苗红,具备最高资格和资历的北周朝的外戚。
    于翼本人也是北周的核心武臣,几乎参与了北周历次事关国运的大战,威名震天下。
    于翼可谓是北周核心权力层的高级统帅。
    在杨坚矫诏辅政之时,他任幽州总管,这是北周帝国三大军事强区。
    幽州是于翼苦心经营的老巢,历来兵强马壮,况且地处边陲,一旦事出非常,进退皆宜,非常容易为自己谋私利。
    于翼一族,很多族人都任职地方总管或刺史,主管一方军政,在朝任上柱国,大将军的也有十余人。
    让我们在于仲文的一封为自己和叔父于翼脱罪的奏文中,看看于氏家族在朝野的可怕实力。
    当时,他们叔侄以待罪之身,被杨坚关入牢中,于翼向杨坚服软。
    在文中,于仲文举出了于氏一族为杨坚任劳任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赤诚之心。
    “当群凶问鼎之际……臣第二叔(于)翼先在幽州,……内外安抚,得免罪戾。臣第五叔(于)智……镇绥蜀道。臣兄(于)凯作牧淮南,……臣第三叔(于)义……恭行天讨。自外父叔兄弟,皆当文武重寄。”
    于仲文显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对杨坚吹牛。
    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家族。
    他们显然是杨坚一朝的实权集团,于氏一族,在朝中也有一个称谓,“贵戚”。
    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力,已成跺跺脚,隋朝政坛都要抖三抖的力量。
    树欲静而风不止,居高位之上,月满则亏,是自然之理。
    于是,一场政治风波很快降临于家。
    于家的核心,于翼被人告发,说当年尉迟迥反叛之时,他有联络尉迟迥的企图和行动。
    这是大罪,但杨坚的行动,似乎过于迅速,还没有确认罪证,于翼竟然立即被投入监狱。
    一同入狱的,还有于仲文。
    这个罪名可能是莫须有。
    事实上,于翼是最早一批,向杨坚表示效忠,并且以实际行动支持杨坚的北周重臣。
    以结果论,于翼不应该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
    但这种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可轻可重,可大可小,也可实可虚。
    尺度和结果,掌握在杨坚和于翼二个人的手上。
    这个案件非常简单,但目的明确。
    杨坚需要于翼的服软,也需要于翼的态度。
    杨坚心知肚明,于翼也心知肚明。
    于翼端坐狱中,仰望不见天日的牢顶,意兴索然。
    为了了于氏家族,他需要表态。
    但他并没有自己上书。
    他让于仲文给杨坚上了一封声情并茂的奏文。
    在文中,于仲文回忆了自己和于氏家族在杨坚立隋过程中的辛苦,付出和忠心,并且重新对杨坚表示绝对的效忠。
    杨坚接受。
    他很快就释放了于翼叔侄,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意味着如果杨坚需要,他可以无限期关押于翼,甚至处死于翼,还可以罪及于氏家族。
    君臣之际,名份已定,君要臣死,臣又何得不死。
    于翼终于得以善终,他在开皇二年老死家中。
    于翼之后,杨坚收回了太尉之职,自此之后,杨坚只保留这个职位名称,终其一朝,再也没有人能担任此职,也不敢担任此职。
    相对于自然老死的北周元老,有些一时风头无两,却又不知进退的前北周重臣,下场就要悲惨得多。
    除了刘昉,宇文忻,梁士彦谋反被诛,同一级别的前北周大臣,就数王谊资格最老,资历最深。
    王谊是杨坚少时同学,也是尉迟迥三方叛乱时南线的最高指挥官。
    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是杨坚的儿女亲家,他的儿子娶了杨坚的第五个女儿,王谊是富贵一时的外戚。
    杨坚本人就是以外戚的身份,篡夺了北周的天下,因而他对于外戚,有着天然的防范心理。
    更何况,他的这个外戚,是比自己功名更盛,武功更强的文武双全之辈。
    这是最招杨坚猜忌的身份和位置。
    王谊很早就在北周崭露头角,当年宇文护权倾天下,只手遮天之时,周闵帝在朝堂之上,唯一能做的就是拱拱手,是一个默不作声的傀儡天子。
    朝臣之中,自然不缺为虎作伥之人,但王谊立于帝侧,朝士微有不恭,他就勃然作色,要去殴打对方。
    失礼之士,怎么会料到有一个如此较真之人,好汉不吃眼前亏,他们赶紧惶惧请罪。
    这让周闵帝保留了表面上的尊严。
    王谊自此成名,从此成为北周朝的忠义之臣。
    王谊也曾经是北周武帝的救命恩人。
    并州之战,是周武帝平生最危险的一战。
    他过于托大,和大部队分散,孤军深陷城中,眼看即将被北齐军队俘杀,是王谊拼死率麾下骁雄,将武帝从濒死边缘救下。
    救命之恩大过天。
    忠勇皆备的王谊成了周武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甚至让其挂帅,率领诸宗室亲王出征。
    让诸王屈居于一个外姓手下,这是绝对的信任和荣耀。
    但就是这样一个北周重臣,也为杨坚所用,可见杨坚篡周立隋,实在是天命所归,大势必然。
    但杨坚本人的威望,资历,甚至人脉都远远比不上王谊,在王谊面前,杨坚有很重的心病。
    他是真的不自信。
    在一次和王谊的谈话中,杨坚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不自信和戒意。
    他当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和王谊说:“吾昔与公位望齐等,(公)一朝屈节为臣,或当耻愧。是行也,震扬威武,欲以服公心耳。”
    杨坚心中,始终认为,当日和他同朝为官的同僚们,会有二心,他也时刻担心自己会重蹈北周静帝的后尘。
    这种担心和恐惧已是杨坚骨血之中,无法抹去的因子。
    王谊,已经是原北周一朝硕果仅存的核心重臣。
    再加上杨坚为了笼络王谊并取得他的支持,将自己的五女嫁入王谊家为媳妇,一朝成为天子亲家,更助长了王谊的权势。
    这就给了王谊一个更加让杨坚忌讳的身份,也是杨坚当日篡周的最大依凭,当朝皇帝的亲家。
    和杨雄,梁睿激流勇退不同,王谊不是一个愿意放弃到手权力的人。
    他在天下大定之日,依然毫不收敛地活跃于隋初的政坛之上。
    按照杨坚多疑猜忌,刻薄无恩的秉性,他们二人,迟早会走上对立面。
    只是,这个日子来的太快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9/9407/54569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9/9407/54569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